跳到主要內容

玉米雜交導致的甲基化變化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之前我們曾經提到過異質優勢(heterosis)。異質優勢是指雜交後代相比其父本展現出更好的生長能力、產量、抗性等特性。關於異質優勢有許多理論,但是究竟是哪個理論為真其實也未有定論。

但是雜交的時候究竟對植物產生了什麼影響?除了染色體的大交換之外,有沒有其他基因層面的事件在雜交過程中發生?在最近的研究裡,研究團隊研究了玉米(Zea mays)在雜交過程中DNA甲基化的跨染色體互動。研究團隊主要關注CHH甲基化,這是一種在植物DNA甲基化中常見的非對稱甲基化形式。

CHH甲基化是一種在植物DNA甲基化中常見的非對稱甲基化形式。它指得是甲基(-CH3)被添加到DNA序列中的胞嘧啶(C)上,而胞嘧啶後面緊跟著的是非胞嘧啶核苷酸(即H,代表A、T或G)。這種甲基化模式在植物的基因表達調控和基因體穩定性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CHH甲基化中,甲基化的胞嘧啶不是對稱的,這意味著它們在DNA的兩條互補鏈上並不對應。這種非對稱的甲基化對於維持特定的基因沉默狀態特別重要。

研究團隊比較了F1雜交種和其父本、野生型及回交後代的DNA甲基化狀態。研究結果顯示,雜交觸發了全面性的跨染色體甲基化(TCM)和跨染色體去甲基化(TCdM)變化,特別是在CHH甲基化上。此外,研究團隊還探討了Mop1基因突變對這些甲基化改變的影響,發現Mop1在啟動CHH甲基化的新表觀遺傳狀態中並不是必需的。這項研究對於理解植物基因组中甲基化模式的變化以及它們如何在雜交中被維持和傳遞提供了新的見解。

Mop1基因(也稱為RMR6)在植物中的主要功能是參與RNA干擾(RNAi)途徑,特别是在轉位子(TEs)的沉默和調控中有重要作用。透過參與這個途徑,Mop1基因有助於維持基因體的穩定性和調節基因表現。它透過RNA依賴的RNA聚合酶(RdRP)的活性來執行这些功能,影響小RNA的產生,這些小RNA對於調控TEs的活性和DNA甲基化模式非常重要。因此,Mop1基因對植物的表觀遺傳調控和基因體完整性具有重要影響。

Mop1基因發生突變時,它可能影響RNAi途徑的正常功能,從而對DNA甲基化模式產生影響。這可能導致基因表現的變化,影響植物的生長發育和對環境的反應。總而言之,Mop1基因的突變可能會對植物的表觀遺傳調控產生顯著影響。

Mop1突變後,特別受影響的CHH甲基化區域主要集中在基因體的2 kb上游和下游區域。這些區域附近經常有轉位子,且CHH甲基化的變化特別顯著。在mop1突變植物中,這些特定區域的CHH甲基化明顯降低,尤其是在基因的上下游區域。這表示Mop1基因在這些區域的CHH甲基化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研究雜交過程中的DNA甲基化變化是為了更進一步去理解遺傳材料如何在不同植物間進行交換和表現,以及這些過程對植物遺傳特性的影響。透過研究雜交過程中DNA甲基化的改變,科學家可以更進一步去了解基因表現的調控機制,了解遺傳多樣性的形成,以及這些變化如何影響植物的生長和適應性。此外,這些研究有助於提高作物的育種效率和改良品種,尤其是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提高作物產量方面。

研究雜交過程中的DNA甲基化變化也與異質優勢(heterosis)有關。DNA甲基化在調控基因表達和遺傳信息的穩定性方面扮演著關鍵角色,這對於理解雜交後代的異質優勢現象非常重要。透過研究雜交過程中DNA甲基化的變化,科學家可以更進一步地理解異質優勢的分子機制,這對於作物育種和遺傳改良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Beibei Liu, Diya Yang, Dafang Wang, Chun Liang, Jianping Wang, Damon Lisch, Meixia Zhao, Heritable changes of epialleles near genes in maize can be triggered in the absence of CHH methylation, Plant Physiology, 2023;, kiad668, https://doi.org/10.1093/plphys/kiad668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關於蕃薯,你知道你吃的是什麼品種嗎?

蕃薯( Ipomoea batatas )從臺灣人的主食、轉變為副食、又轉變為飼料,最後在養生的風潮下,再度躍上餐桌,成為美食,可有人關心過,我們吃的蕃薯是什麼品種嗎? 圖片來源: 農委會 上面這張照片裡的蕃薯,中間的TN57與TN66,就是台農57號與台農66號,是臺灣最受歡迎的兩種蕃薯喔! 台農57號在1955年由嘉義農試分所將日治時代培育出的台農27號與南瑞苕種(Nancy hall)雜交育成。它黃皮黃肉,目前還是全臺灣產量最大的蕃薯。口感鬆軟,適合烤、煮食或製作薯條。主要產地在雲林、台南、高雄。適合在四~十月間種植。台農57號還曾經隨著農技團飄洋過海到史瓦濟蘭去,協助他們解決糧食問題呢! 至於台農66號呢,就是所謂的紅心蕃薯啦!台農66號是1975年也是由嘉義農試分所選出,1982年正式命名。它是目前栽植最普遍的食用紅肉番薯。在臺灣,幾乎全年皆可栽種,秋冬作五個月可收穫,春夏作四個月就可以收穫囉! 最右邊的台農73號,就是現在所謂的「芋仔蕃薯」啦!它是在1990年以台農62號(♂)x清水紫心(♀)雜交後,在2002年選拔出優良子代CYY90-C17,並於2007年正式命名。由於肉色為深紫色,所以得到「芋仔蕃薯」的暱稱。本品種富含cyanidin 及peonidin 等花青素,具抗氧化功用。 至於常吃的蕃薯葉,則是以桃園2號與台農71號為主,這兩種葉菜蕃薯都不用撕皮就可以直接煮來吃,而且莖葉不易倒伏,方便農民採收喔! 如果您愛吃的是蕃薯的加工食品,如蕃薯餅、蜜蕃薯、蕃薯酥,其實他們大多也是用台農57號與66號來加工的喔! 參考文獻: 蔡承豪、楊韻平。2004。臺灣蕃薯文化誌。貓頭鷹出版。 行政院農委會。 甘藷主題館 。

在太空站種蔬菜好像不太安全?

  羅曼生菜,萵苣的一種。圖片來源: 維基百科 美國致力於在太空站種蔬菜已經不是新聞了,之前他們還確認了太空站種出來的蔬菜與地表種出來的一樣營養。 這當然是好事,可是,最近的研究卻發現,在太空站種蔬菜,要非常小心! 發生了什麼事呢?原來,科學家發現,微重力狀況會讓萵苣(lettuce)的氣孔(stomata)更傾向於張開,而這使得萵苣更容易被病菌感染。 研究團隊如何製造微重力狀態呢?他們使用了一種稱為2-D旋轉儀(clinostat)的設備來模擬微重力環境。透過以每分鐘2圈(2 RPM)和每分鐘4圈(4 RPM)的速度旋轉萵苣,可以創造出類似於太空中微重力的條件。 為什麼這樣轉可以模擬微重力環境呢?原來,這種旋轉可以避免植物細胞內的平衡石(statoliths,一種參與重力感應的胞器,含有密度特別高的澱粉顆粒)停留在固定一處,從而模擬了缺乏重力的狀態。 接著,他們觀察植物在微重力狀況下的狀況。他們發現,在沒有病菌的狀況下,每分鐘2圈的速度會讓植物的氣孔開口變小,但每分鐘4圈的速度對氣孔的開閉沒有多大影響。 可是,如果同時有病菌存在時,不論是每分鐘2圈還是4圈,萵苣的氣孔都沒有辦法關得像有重力狀況一樣小。這會造成什麼影響呢? 研究團隊透過使用共聚焦顯微鏡對葉片組織進行堆疊影像分析,來觀察並量化模擬微重力條件下沙門氏菌的入侵深度。他們發現,在每分鐘4轉(4 RPM)條件下,與未旋轉的對照組相比,沙門氏菌的入侵更深,並且在植物內的菌群密度也更高。這意味著模擬微重力條件下的旋轉,不僅促進了沙門氏菌通過氣孔來入侵,也有利於這些病原體在植物組織內的生長和擴散。 這顯然是個壞消息,但是研究團隊並不氣餒,他們想知道,如果提供植物益菌,能不能讓植物提升防禦力呢? 於是他們加入了枯草桿菌(Bacillus subtilis)UD1022。UD1022是一種植物生長促進根圈細菌(PGPR),過去已知,它透過多種機制對植物有益,能促進生長、增強抗逆性、以及作為生物防治劑對抗病原體。研究團隊的觀察發現,UD1022也能夠限制氣孔張開的幅度,從而限制了沙門氏菌等病原體通過氣孔進入植物內部。 然而,研究團隊發現,在模擬微重力條件下,UD1022對氣孔開口的限制作用受到了強烈的抑制。在每分鐘4轉(4 RPM)的條件下,與未旋轉的對照組相比,UD1022處理的植物其氣孔開口寬度

秘魯傳統與現代:如何耕作(tillage)影響了土壤下的微生物世界

  Chiwa (左)與  barbecho(右)。圖片來源:Sci. Rep. 以前的人認為耕作可以「把土翻鬆」對植物有益,但近年來的研究卻發現,耕作會干擾土壤聚合,所以有了所謂的「免耕耕作」(no-till farming)。但是收穫後都不翻土,任由雜草叢生,也會造成操作上的一些困擾。 或許有限度的翻土,讓操作方便,也不會太擾動土壤,是否比較可行呢?最近在秘魯的研究,提供了一些資訊。 研究團隊探討了秘魯安第斯山脈傳統種植馬鈴薯的耕作系統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響。他們比較了「chiwa」(最小耕作)和「barbecho」(全耕作)兩種傳統耕作系統對土壤細菌多樣性、均勻度、群落組成和功能的影響。 「Chiwa」是一種最小耕作系統(MTS),其中常用「chakitaklla」(圖)。這種前印加時期的工具用於腳來定位,由一根長0.8至2.5米的木頭和一根長75至300毫米的金屬條製成。在這種MTS中,「chakitaklla」被用於草地上,以穿孔處植入馬鈴薯種子,種子被埋在0.1至0.2米的深度,並用相同的土壤覆蓋。三到四週後,種植區域附近的土壤被翻轉或翻面,形成種子塊莖上的土堤。 相對的,「barbecho」則是使用類似犁的由牛來拉的工具,甚至會使用耕耘機。 研究團隊發現,這兩種耕作系統雖然共享許多代謝途徑,但在厭氧途徑和多樣性途徑上存在差異,顯示了土壤管理對維持健康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要性。 他們發現,「chiwa」耕作系統,即最小耕作方法,顯示出比「barbecho」耕作系統,即全耕作方法,更高的微生物多樣性。這說明在較少干擾土壤的情況下,能夠支持更廣泛的微生物群落,這對土壤健康和生態系統功能是非常重要的。 分析顯示「chiwa」耕作系統比「barbecho」耕作系統展現了更多的厭氧途徑。這意味著在較少干擾土壤的情況下,能夠促進特定微生物群落的發展,這些群落在厭氧條件下更為活躍。這一發現強調了傳統最小耕作方法在維持土壤微生物多樣性和功能上的潛在優勢。 研究強調了利用微生物生物指標來評估耕作系統影響的潛力,這些發現為理解傳統耕作系統下秘魯農業土壤的微生物群落及其生態提供了新的見解。 論文中沒有提到哪一種耕作法馬鈴薯產量比較高,這是比較可惜的事。 參考文獻: García-Serquén, A.L., Chumbe-Nolasco, L.D.,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