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柯。攝影:曾柏睿 成癮物質有多少種呢?不知道。但是它們的共同特徵是,一旦上癮,就很難戒。尤其是如古柯鹼、嗎啡、安非他命等高成癮性物質,上癮者往往傾家蕩產,寧願不吃飯也不能沒有它。到底為什麼人會受制於這小小的化學物質呢? 過去的研究發現,這些成癮物質會刺激我們腦部的獎賞系統(reward system),且效果比日常的刺激要強;所以一旦接觸到,上癮的風險不低。 最近美國的一個研究發現:上癮其實不止跟獎賞系統有關,還跟基因有關! 洛克斐勒大學的研究團隊使用了全腦FOS映射技術,來確定哪些腦區在藥物(如古柯鹼和嗎啡)暴露後活性增加。FOS是一種即時早期基因,常用作神經活動的標記。 使用這個技術,研究團隊首先觀察到,依核(Nucleus Accumbens,簡稱NAc)是古柯鹼和嗎啡破壞自然獎賞(食物和水)攝取的關鍵樞紐。 活體內長期追踪依核中的個別多巴胺接受神經元活動顯示,藥物濫用和自然獎賞活化了重疊的神經元群,但藥物引起的活化程度更高。 什麼是依核呢?它是大腦中的一個重要結構,屬於基底神經節的一部分,也是中腦邊緣獎賞系統(mesolimbic reward system)的核心成員之一,位於前腦區。依核在調控獎賞和快感的感受、成癮行為、動機和快樂等心理過程中扮演核心角色。 依核與多巴胺釋放密切相關,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常與快樂和滿足感相關。當依核接收到多巴胺信號時,會產生獎賞感,這是人類和其他動物繼續追求某些活動(如食物攝取、社交互動、性行為等)的動力。 過去的研究顯示,依核在處理各種成癮物質的影響中起著關鍵作用,例如酒精、尼古丁和毒品等。這些物質能增加依核區域多巴胺的水平,強化其獎賞反應,導致成癮行為。 另外,依核也與情緒調節有關,特別是與樂觀和愉悅的情緒狀態相關。異常的依核活動與某些情緒障礙,如憂鬱症和焦慮症有關。 依核在決策過程中也發揮作用,尤其是在評估潛在行為的獎賞價值時。它與前額葉皮質等大腦區域密切相互作用,共同影響個體的動機和選擇行為。 總之,依核是大腦獎賞迴路中的關鍵結構,影響人類的情緒、動機、決策以及成癮行為。 進一步的分析全腦FOS映射技術資料後,研究團隊發現一個稱為 Rheb 的基因,與FOS誘導顯著正相關。 Rheb 是一個小GTP酶,能夠活化mTOR路徑,該路徑在許多生物學過程中(包括細胞增殖和代謝調節)...
本部落格是慈濟大學「植物生理學」以及「植物與人類社會」課程網站,除了有課程資料以外,還有許多豐富的補充資料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