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Cuscuta」標籤的文章

能辨認菟絲子(Cuscuta)的番茄

  掛滿菟絲子的植物。圖片來源: 維基百科 。 菟絲子( Cuscuta 屬,俗稱dodder)是一種寄生植物,沒有根、完全或幾乎沒有葉片,也沒有葉綠體,植株以吸器(haustorium)侵入寄主植物的韌皮部吸取養分。菟絲子不只會侵害樹木,農作物如白花芥、玉米、亞麻等也都會被它侵害。 雖然大部分的植物似乎都只能無奈地被它寄生,但有些品系的番茄似乎有辦法對抗它們。由不同國家的科學家們組成的研究團隊發現,有些番茄具有能辨認菟絲子的受器(稱為菟絲子受器1,Cuscuta receptor 1 [CuRe1]),能辨認出菟絲子,並啟動防禦措施。但是究竟CuRe1是如何辨認出菟絲子的?直到最近才答案揭曉。 最近研究團隊發現,原來CuRe1能辨認出一個位於菟絲子細胞壁上的蛋白質。這個蛋白質有116個胺基酸那麼長,但其中超過四分之一(30個)胺基酸是甘胺酸(glycine),所以被稱為「富甘胺酸蛋白」(GRP,glycine-rich protein)。番茄藉著辨認這個蛋白質來發覺自己即將被菟絲子入侵,從而啟動防禦措施。 未來或許藉由深入研究這個受器,進而改良其他作物,讓它們也能抵禦菟絲子的寄生。 參考文獻: Volker Hegenauer, Peter Slaby, Max Körner, Julien-Alexander Bruckmüller, Ronja Burggraf, Isabell Albert, Bettina Kaiser, Birgit Löffelhardt, Irina Droste-Borel, Jan Sklenar, Frank L. H. Menke, Boris Maček, Aashish Ranjan, Neelima Sinha, Thorsten Nürnberger, Georg Felix, Kirsten Krause, Mark Stahl, Markus Albert. The tomato receptor CuRe1 senses a cell wall protein to identify Cuscuta as a pathogen.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0; 11 (1) DOI: 10.1038/s41467-020-19147-4

植物之間的「耳語」...

看過菟絲子( Cuscuta spp. )嗎?這種寄生植物喜歡把它長長的莖纏繞在其他植物上,然後再將它的吸器(haustorium)插入植物的莖來吸取養分。嚴重時可以使寄主植物死亡呢! 菟絲子。圖片來源: 維基百科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何被寄生的植物就那麼乖都不抵抗呢?雖然我們也會看到植物被小花蔓澤蘭爬滿而死亡,但是小花蔓澤蘭並不是寄生在植物上,所以植物大概也不知道要如何抵抗吧!但是菟絲子可是會侵入寄主植物的,怎麼植物都不知道要抗議呢? 最近維吉尼亞理工學院(Virginia Tech)的研究團隊發現,原來菟絲子在寄生的時候,會將自己的信息RNA(messenger RNA)送入寄主;而寄主也會送一些自己的信息RNA給菟絲子喔! 怎麼發現的呢?研究團隊利用菟絲子的吸器只會朝寄主莖的中間深入,而不會遍佈寄主全身的這個特性,挑選了三個部位,分離出它們的mRNA: 圖片來源: Science 如上圖A,這三個部位分別是:寄主的莖(HS)、寄主的莖與菟絲子的接觸部位(I)、以及靠近寄主的菟絲子的莖(PS)。照理說,既然菟絲子不會遍佈寄主全身,那麼HS就不可能會有菟絲子的信息RNA了。 分離出信息RNA之後,因為信息RNA並不穩定,所以研究團隊利用反轉錄酶(reverse transcriptase),將信息RNA先反轉錄為互補DNA(complementary DNA),然後再將互補DNA進行分析。研究團隊為了後續分析方便,還將這些互補DNA做成「互補DNA文庫」(cDNA libraries)。 將文庫內的互補DNA定序並仔細地分析與比較後,研究團隊發現,菟絲子會把自己的信息RNA送進寄主的組織中,而寄主也會把自己的信息RNA送給菟絲子(見上圖B)。也就是說,寄主跟寄生生物之間,有「交談」發生喔! 寄生生物會送自己的信息RNA、甚至DNA到寄主的體內,這並不是先例;許多病毒在感染寄主的時候都會做這樣的事情;而農桿菌(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在感染植物時,也會將自己的一段DNA送到植物體內。但是被寄生的生物將自己的信息RNA送到寄生生物體內,這倒是第一遭呢! 究竟它們在「談」什麼呢?目前大概的分析顯示,最大宗的分別是跟代謝有關的基因,以及對刺激作出反應的基因。但是到底它們談話的詳細內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