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芒果」標籤的文章

土芒果的身世之謎:從跟著荷蘭人渡海的柴檨,到臺灣芒果基因庫的祖先

  芒果。由 Michał Boym - This file comes from Polona Digital Library and is available under the URL: https://polona2.pl/item/flora-sinensis-frvctvs-floresqve-hvmillime-porrigens-leopoldo-ignatio-hungariae,Mjk1MTAxMg/38/, 公有領域,  「千章夏木布濃陰,望裏纍纍檨子林,莫當黃柑持抵鵲,來時佛國重如金。」這是曾任臺灣府臺灣縣知縣的孫元衡的詩。當時臺灣的芒果,應該主要是所謂的「土」芒果吧? 時至今日,臺灣芒果的種類之多、色彩之鮮豔、口味之豐富,走進市場時常令人眼花撩亂。但在這些繽紛果實的背後,彼此之間的關係又是怎樣的? 看文章

【原來作物有故事】夏日水果之王:芒果

芒果。圖片來源: Wiki 台灣的夏季水果,除了西瓜以外,就是芒果了!不論是新鮮芒果、芒果冰沙、芒果冰,那甜蜜蜜的滋味,真叫人垂涎三尺!而以未成熟的「土芒果」醃製而成的「情人果」(以前叫「檨仔青」)也是很受歡迎的蜜餞。只是,芒果並不是台灣原產喔!芒果是原產於印度、巴基斯坦、菲律賓與孟加拉的漆樹科熱帶果樹,中文的「芒果」是來自於英文Mango 的音譯,而英文又是源自於馬拉雅拉姆語(印度的官方語言之一)。根據文獻記載,印度大約四千多年前就開始種芒果了;到紀元前四、五世紀傳入馬來群島,十六世紀時葡萄牙人把芒果帶到全世界。2014年全世界生產最多芒果的國家是印度,第二名是中國、第三名是泰國。在印度的泰米爾納德邦,芒果、香蕉和菠蘿蜜被稱為三種皇家水果。 雖然芒果遍佈全世界是葡萄牙人的功勞,但台灣的芒果卻是在1561年(明嘉靖40年)由荷蘭人引進的,當時引進的是現在俗稱的土芒果(在來種),因為由荷蘭人帶來,所以被俗稱為「番檨」。到了清朝,有不少從大陸來台灣的人都吃過芒果。在1698年(清康熙年間)郁永河的《裨海紀遊》中,也提到芒果。由於皇帝沒吃過芒果,當時又沒有冷藏技術,於是在1719年(康熙五十八年)4月29日福建巡撫呂猶龍進貢了一些芒果乾給皇帝,還特別說明「味甘微覺帶酸。其蜜浸與鹽浸,俱不及本來滋味,切條曬乾者,微存原味。」;卻沒想到皇帝一點也不欣賞,還說:「看過了,沒什麼用的東西,不用再送來」!看到這裡,真想幫康熙皇帝點一盤芒果冰,再透過時光機送到他面前呢!以產量而論,2014年芒果是世界第七大水果;在芒果前面還有番茄、西瓜、蘋果、葡萄、柳橙、椰子。在台灣,芒果是種植面積第三大、產量第四大的水果。不過這些並不都是「土芒果」喔!目前台灣生產的芒果,將近九成不是土芒果,而是愛文、金煌等「改良種」芒果。 這些芒果是怎麼來的呢?愛文芒果是農復會在1954 年自美國佛羅里達州引進的,同時還引進了海頓、凱特等品種,逐漸種植、改良、生產及推廣到全台灣的。愛文芒果因為色澤鮮艷、皮薄肉細,纖維少、甜中帶酸,受到大家的喜愛。目前全台灣種的芒果有80%是愛文芒果,而且它也是台灣芒果外銷的主力。2014年愛文芒果的外銷僅次於鳳梨,而台南玉井區與南化區是名符其實的芒果之鄉。 第一個成功栽種愛文芒果的人是台南市玉井區斗六仔部落的鄭罕池先生。1962年,農復會試種由佛羅里達引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