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開普敦大學的 Jill Farrant 教授在TED上的演講,提到世界上約有175種植物,在遇到極度乾燥的狀況下能夠不死,而且當我們重新供給水給它們的時候,可以在兩天內活過來。 這些復活植物(resurrection plants)看來都是不能吃的植物,它們在農業上有什麼用呢?原來,這175種植物散佈在許多不同的科別中,如含生草(一名耶利哥薔薇 rose of Jericho、復活草,學名 Anastatica hierochuntica )是十字花科( Brassicaceae )的植物,許多重要的農作物都是十字花科的植物,若能經由研究含生草,進而使得十字花科的大白菜、高麗菜等植物可以抗乾旱,在旱澇交替的21世紀應該可以救不少人。 含生草。圖片來源: wiki Farrant 教授的研究團隊發現,這些復活植物之所以能夠抵抗極度乾旱的狀態,是因為它們遇到極度乾旱時,能夠啟動一群基因--這群基因在一般的農作物裡,只有在種子成熟的後期,當種子開始脫水時才會啟動。由於一般農作物遇到極度乾旱時並不會啟動這些基因,因此它們就死了;而復活植物卻可以將這些基因啟動,讓植物在體內只剩下10-20%的水分狀況下,還能活下去。 Farrant教授希望能夠以基因工程的方式,讓一般農作物在遇到極度乾旱時,也可以啟動這些基因。要做到這點,需要把這些基因前面的啟動子(promoter)修改成可以被乾旱啟動的啟動子,或是將帶有可被乾旱啟動的啟動子的這些基因,放到農作物裡面去。 讓我們拭目以待!
本部落格是慈濟大學「植物生理學」以及「植物與人類社會」課程網站,除了有課程資料以外,還有許多豐富的補充資料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