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氯聯苯(PCB,polychlorinated biphenols)令人聞之色變,在台灣最有名的事件是米糠油事件,由於煉製米糠油時的管線破裂,造成管線內的物質污染了油品;而管線內的物質就含有多氯聯苯。一旦誤食含有多氯聯苯的食品,由於它為油溶性,進入身體的脂肪組織後再也出不來,造成苯痤瘡等皮膚疾患,且會遺害子孫。 在美國,多氯聯苯早於1979年禁用;但先前留下的害處依然存在。居住在密西根湖(Lake Michigan)附近的居民,便被警告不要食用太多湖裡的魚,就是因為1950-1960年代有許多工廠將多氯聯苯傾倒到湖中的緣故。 多氯聯苯(PCB)。 圖片來源:"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 structure " by D.328 07:28, 13 August 2006 (UTC) - drawn by D.328 . Licensed under CC BY-SA 3.0 via Wikimedia Commons . 也因此,許多科學家致力於研究如何將土壤中殘留的多氯聯苯給去除掉。這些年來,已經找到了不少的微生物可以氧化多氯聯苯。不過,愛荷華大學(University of Iowa)的研究團隊,在研究這些細菌氧化不同的多氯聯苯時,意外發現了一種在北美常見的多年生野草--柳枝稷,它可以吸收多氯聯苯。 柳枝稷( Pancium virgatum )。 圖片來源:" Panicum virgatum " by Warren Gretz, DOE/NREL - 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 (NREL): PIX number 03246 as low resolution JPEG via IndexPIX NREL is the principal research laboratory for the U.S. Department of Energy's (DOE) Office of Energy Efficiency and Renewable Energy (EERE). Licensed under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
本部落格是慈濟大學「植物生理學」以及「植物與人類社會」課程網站,除了有課程資料以外,還有許多豐富的補充資料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