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isothiocyanate」標籤的文章

煙草粉蝨(Bemisia tabaci)如何打敗十字花科的防禦系統

  煙草粉蝨。圖片來源: 維基百科 煙草粉蝨(silverleaf whitefly, Bemisia tabaci ),也稱為銀葉粉蝨,是很常見也很重要的害蟲。牠對於許多農藥都有抗性。根據維基百科,煙草粉蝨有大約24種,但從型態上很難區別。煙草粉蝨被列為世界百大入侵種之一,本身以吸食植物篩管的汁液維生,造成葉片上出現壞死斑點,同時也會在葉片上留下分泌物(honeydew)、引發黴菌感染,多種病毒也以牠為媒介。 十字花科(如白菜、高麗菜等)的植物都會合成所謂的「芥末油炸彈」--它們在植物受到傷害時,會因為接觸到水解酶而被分解為異硫氰酸酯(isothiocyanate)。異硫氰酸酯對大部分的昆蟲都具有毒性,但煙草粉蝨卻一點也不怕它。 最近普朗克研究所的研究團隊發現了為什麼煙草粉蝨不怕「芥末油炸彈」的原因。 圖片來源: Nature Chem. Biol . 原本植物合成的「芥末油炸彈」內含的前毒素(稱為protoxin,如上圖)在植物受傷(如被啃咬或刺破)時,前毒素會被水解酶分解切掉葡萄糖(Glc),產生具有毒性的異硫氰酸酯;但煙草粉蝨卻具有兩個屬於糖苷水解酶家族的酵素,可以將前毒素加上更多的葡萄糖。被加上更多葡萄糖的前毒素無法被植物本身的水解酶辨識,所以就不會被分解,於是就不會產生異硫氰酸酯了。 過去有 研究 發現,煙草粉蝨在感染植物時,會讓植物釋放出錯誤的信息,使附近的植物啟動錯誤的防禦途徑(應該要啟動茉莉酸途徑,卻啟動了水楊酸途徑),同時也抑制了正確的防禦途徑,讓植物們反而變得更容易被煙草粉蝨感染。這篇研究進一步發現,牠還可以抑制十字花科的防禦系統...到底有什麼是牠不會的? 參考文獻: Osnat Malka et. al., 2020. Glucosylation prevents plant defense activation in phloem-feeding insects . Nature Chemical Biology.

多形擬桿菌(Bacteroides thetaiotaomicron)與青花菜幫你抗癌

圖片來源: 維基百科 討厭十字花科蔬菜、尤其是青花菜的人其實還不少!很多討厭它們的人,其實是因為十字花科蔬菜有個特別的氣味。 但目前研究已知,十字花科蔬菜所含的硫代葡萄糖苷(glucosinolate,芥子油苷,也就是十字花科蔬菜特殊氣味的來源)有抗癌的功效:硫代葡萄糖苷到腸道內,會被轉化為真正具有抗癌功效的異硫氰酸酯(isothiocyanate)。但是硫代葡萄糖苷到底是怎樣轉化為異硫氰酸酯,一直是個尚未解答的謎題。 最近美國的研究團隊發現,將硫代葡萄糖苷轉化為異硫氰酸酯的,原來是我們腸道內的正常菌叢之一:多形擬桿菌( Bacteroides thetaiotaomicron ,BT菌)。研究團隊發現,多形擬桿菌基因體內有幾個一同表現的基因(稱為操縱子,operon),是這個轉化反應不可或缺的。將這幾個基因( BT2159-BT2156 )轉入其他的擬桿菌,其他的擬桿菌就可以代謝硫代葡萄糖苷、產生異硫氰酸酯了。 這篇研究刊登在2020年二月的《細胞》期刊上。 參考文獻: A Metabolic Pathway for Activation of Dietary Glucosinolates by a Human Gut Symbi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