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常常吃生蕃茄、熟蕃茄,但可能不知道,原生種的蕃茄都是小小顆的(類似聖女小蕃茄),大顆的(如牛蕃茄)都是栽培種。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蕃茄有大有小呢? 蕃茄的大小是因為子房室的數目造成的。 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子房室的數目變化呢? 圖片來源: wiki 當我們把蕃茄橫切(如下圖),會看到蕃茄的果實裡面有很多「房間」。大的蕃茄房間比較多,小的蕃茄房間比較少。這些「房間」其實叫做「子房室」(locule)。 大蕃茄有四個子房室,小蕃茄只有兩個。 photocredit:葉綠舒 科學家們過去已經知道,有兩個基因突變會影響到蕃茄的子房數目。一個稱為 lc ( locule number ,子房室數目),另一個是 fas ( fasciated ,簇生)。這兩個突變彼此間有加成效果,所以同時具有 lc 與 fas 的突變蕃茄果實會更大。 最近冷泉港(Cold Spring Harbor)的研究團隊,在蕃茄裡發現了兩個新的基因,當它們突變時會產生超大蕃茄。這兩個基因被稱為 fab ( fasciated and branched ,簇生且分支)與 fin ( fasciated inflorescence ,花莖簇生)。 進一步的分析發現, fab 其實跟阿拉伯芥的CLV1是一樣的。在阿拉伯芥( Arabidopsis thaliana ),CLV1、CLV3與WUS一起調節阿拉伯芥的頂芽生長點。CLV3是個小分子的多肽(大約12-13個氨基酸),當他與CLV1受器結合以後,便會去抑制WUS的表現,而WUS又會去正向調節CLV3的表現。頂芽生長點因為有他們三個(還有其他配角,不過為了聚焦就不提了),得以維持在適當的大小。 當阿拉伯芥的 Clv1 或 Clv3 基因發生缺損時,WUS便會開始到處表現。結果就是頂芽生長點變大、(花莖的)分支也變多。而這篇研究裡的蕃茄, fab 的突變造成不僅是花莖的分支變多(下圖b),每一朵花的花器也變多了(下圖f右下),於是子房室的數目也增加,結果就是有六個子房室的大蕃茄。 圖片來源: Nature Genetics 另一個基因 fin 的突變更誇張,花莖的分支(上圖c)以及每朵花的花器數目增加得更多(上圖g右下),於是長出來有12個子房室的超級大蕃茄! 有趣的事情是, Fin 並不是...
本部落格是慈濟大學「植物生理學」以及「植物與人類社會」課程網站,除了有課程資料以外,還有許多豐富的補充資料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