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Cell Host & Microbe 看過灰黴病菌( Botrytis cinerea )嗎?你一定看過,只是你不知道。灰黴病菌是非常常見的植物病原菌,會造成灰黴病。寄主範圍寬廣,主要發生於冬春季低溫多濕季節,24℃以下低溫才會發生,尤以初春春雨來臨時發生嚴重。 這篇論文的主題是關於植物的mRNA如何通過細胞外囊泡(EVs)進入真菌病原體,從而降低感染。研究團隊發現,阿拉伯芥( Arabidopsis thaliana )能將mRNA通過EVs傳遞到灰黴病菌中,這些mRNA在真菌細胞內被轉譯成蛋白質,這些蛋白質能夠減少對植物的感染。 研究團隊的主要發現包括: 1. 植物EVs能夠攜帶mRNA:研究顯示,植物EVs中含有mRNA,並且這些mRNA與生物防禦反應有關。 為了確認植物細胞外囊泡(EVs)中含有mRNA,研究團隊對從阿拉伯芥葉子的葉間液中早期(16小時)收集的純化EVs進行了mRNA分析。在對照組和灰黴病菌感染的葉子分離的EVs中,通過RT-PCR檢測到全長植物mRNA。針對幾種基因(如衰老相關基因21(SAG21)、ATP硫酸轉運酶1(APS1)、過氧化物酶IIC(PRXIIC)和類Hevein(HEL))的全長mRNA,在經過微球菌核酸酶和蛋白酶K消化後,除非先用Triton X-100破壞囊泡,否則仍然可以在純化的EVs中被檢測到。這證明這些mRNAs確實包含在囊泡內部,而不是結合在外表面或與獨立的蛋白聚合物相關聯。 2. 植物mRNA在真菌細胞中被觀察到:利用螢光RNA適配体(Broccoli system)證實了在EVs中的植物mRNA可以被真菌細胞攝取。 螢光RNA適配體(Fluorescent RNA Aptamers)是一種特殊的RNA分子,它們通過高通量篩選(如SELEX)從大量的隨機序列庫中篩選出來。這些RNA適配體具有獨特的結構,使它們能夠緊密結合特定的螢光分子(如螢光染料),從而在特定條件下發出螢光。 這些螢光RNA適配體可以用於標記和追踪RNA分子。其中一個著名的例子是“Broccoli”系統,這是一種螢光RNA適配體,能夠緊密結合DFHBI這種螢光分子。當Broccoli適配體與DFHBI結合後,在藍光激發下會產生綠色螢光,從而使研究人員能夠在活細胞中直接觀察到RNA分...
本部落格是慈濟大學「植物生理學」以及「植物與人類社會」課程網站,除了有課程資料以外,還有許多豐富的補充資料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