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食品安全」標籤的文章

Lupin 入侵美國?!

最近,美國食藥署(FDA)針對Lupin發出了警訊。 Lupin?路平教授嗎?難道美國出現了狼人? Remus Lupin,路平教授(右二)。圖片來源: 維基百科 當然不是。Lupin是羽扇豆( Lupinus ),在台灣有個俗稱叫做魯冰花。美國食藥署之所以會對羽扇豆發出警訊,主要是因為一些無麩質食品(gluten-free food)裡面添加了羽扇豆來取代小麥。 羽扇豆屬於豆科(Fabaceae),它與花生、大豆是近親。由於羽扇豆蛋白質含量高、膳食纖維含量也高,脂肪含量又低,在歐洲一直都是相當受歡迎的健康食品,但是對美國人來說還是相當新的東西。可是,由於它也含有在花生中會引發過敏的蛋白質,因此,過去對花生、大豆過敏的人,在食用含有羽扇豆的食品時,有可能會引發過敏反應。 過敏的症狀不一而足,可以從皮疹、嘴唇腫脹、呼吸困難到休克;美國對花生過敏的人並不在少數,也就是因為這樣,十幾年前原本航空公司會在短程飛機上發送花生米,後來就改為發送pretzel了。筆者在新聞上看過最嚴重的過敏症狀是休克,而她接觸的劑量卻只是微乎其微--她的男友早上吃了夾花生醬的三明治,因為知道女朋友對花生過敏,還先刷了牙才去約會,沒想到還是引發過敏。 因此,食藥署希望消費者在食用含有羽扇豆成份的食品時,要留意可能產生的過敏症狀。 其實筆者一開始看到歐洲人吃羽扇豆,覺得有點驚訝;因為之前對羽扇豆的印象是,它含有lupinine生物鹼,常常造成放養的牛隻中毒,而羽扇豆的果實裡面生物鹼含量最高;由於羽扇豆在秋天結果,因此牛隻在秋天時最常常發生中毒。沒想到竟然成為「健康食品」? lupinine。圖片來源: 維基百科 在維基百科的資料裡面也提到,lupinine有苦味,不過因為羽扇豆有營養價值,所以現在已經有經過育種培育的不含lupinine的羽扇豆了。但是,似乎還不能去掉會導致過敏的蛋白質,所以FDA才會發佈警訊。 這讓筆者想到,我們常常因為聽說某些食品對身體好(我想那個清單可以一直寫到天邊),就勇敢的「以身試食」,懷抱著「反正是食物又不會怎樣」的想法,但是,食物裡面也含有許多不同的蛋白質、脂肪、醣類等等,對不同的人可能會引發不同的反應;甲的美食可能是乙的毒藥,不見得對人人身體都好,但是大家卻百分之一千的放心⋯而近年來大家似...

你的咖啡裡面真的只有咖啡嗎?

近幾年巴西的乾旱以及病蟲害,使得咖啡減產;而根據2012年英國Royal Botanic Gardens and the Environment的一項研究又顯示,全世界70%的咖啡供應區將因為氣候變遷,在2080年之前消失。因此,最近這幾年咖啡的價格持續上揚... 酗咖啡的癮君子們(筆者也是其中一員),你們在喝下今天早上的咖啡時,是否有想過裡面真的只有咖啡嗎? 過去對於「假」咖啡的鑑定都是很主觀、定性的,包括在顯微鏡下面觀察咖啡顆粒,以及品嚐咖啡來鑑定真假。事實上,在顯微鏡下面觀察咖啡顆粒,在1850年的哈塞爾醫師(Arthur Hill Hassall)就已經在做了。 哈塞爾醫師(1817-1894)。 圖片來源: 維基百科 哈塞爾醫師在顯微鏡下觀察造假的茶葉。 他也在顯微鏡下觀察咖啡。 圖片來源: 維基百科 而最近,巴西的隆得里納州立大學(State University of Londrina)的研究團隊,發展了使用液相層析(liquid chromatography)來定量分析咖啡裡面的不純物。 首先他們用咖啡豆研磨出來的咖啡粉進行液相層析,先建立純咖啡的「指紋」;然後便可以將市面上的咖啡拿來進行分析。 研究團隊說,他們的分析已經有95%的準確度。 咖啡在收穫及加工的過程中,會因為意外加入一些不應該加入的成分,例如木材、樹枝、小的棍棒、羊皮紙、咖啡種子的外殼、整個咖啡漿果甚至團塊狀的泥土;而隨著咖啡價格上揚,也會有一些不純物是有意加入的,譬如玉米、大麥、小麥、大豆、米、大豆、巴西莓種子(scai seed)、紅糖或澱粉糖漿等。這些東西一旦經過烘焙、研磨之後,便成為肉眼難以分辨的物質,而在顯微鏡下觀察,雖然已行之有年,但仍稍嫌主觀。 現在,有這個分析的方法,可以幫助各國的癮君子們了解,到底他們喝的真的只有咖啡,或是有其他的物質摻雜在內?當然,或許最保險的方法,是買了豆子現磨,或是買了豆子回家自己磨;不過最近閱讀「咖啡萬歲」一書時,發現咖啡商人還是可以在咖啡豆上面包覆一層物質來增加咖啡豆的重量。 難道咖啡癮君子們自種咖啡的時代來臨了嗎?唉! 參考文獻: 2014/8/11. Keeping filler ingredients out of your cup of coffee . Science 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