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glucosinolate」標籤的文章

什麼是芥子細胞?

  芥子細胞。圖片取自 期刊 十字花目植物包含17科,其中不乏重要的蔬菜,另外還有一群「芥」,包含了許多重要的辛香料,也都是十字花目的成員。這個目的重要特徵就是他們會合成硫代葡萄糖苷,在植物損傷時會發出「衝」味,讓想吃的動物退避三舍。 「衝」味來自於它的芥子細胞,不過最近的研究卻發現,芥子細胞的發育與保衛細胞有關喔! 看文章

芥子油炸彈也不是都有效!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吃過「哇沙米」的人,應該都不會忘記它的「衝」味,這是因為硫代葡萄糖苷的緣故。植物合成它,來趕走害蟲。 但是,最近的研究發現,也不是每一種硫代葡萄糖苷都能讓害蟲退避三舍喔! 看文章

多形擬桿菌(Bacteroides thetaiotaomicron)與青花菜幫你抗癌

圖片來源: 維基百科 討厭十字花科蔬菜、尤其是青花菜的人其實還不少!很多討厭它們的人,其實是因為十字花科蔬菜有個特別的氣味。 但目前研究已知,十字花科蔬菜所含的硫代葡萄糖苷(glucosinolate,芥子油苷,也就是十字花科蔬菜特殊氣味的來源)有抗癌的功效:硫代葡萄糖苷到腸道內,會被轉化為真正具有抗癌功效的異硫氰酸酯(isothiocyanate)。但是硫代葡萄糖苷到底是怎樣轉化為異硫氰酸酯,一直是個尚未解答的謎題。 最近美國的研究團隊發現,將硫代葡萄糖苷轉化為異硫氰酸酯的,原來是我們腸道內的正常菌叢之一:多形擬桿菌( Bacteroides thetaiotaomicron ,BT菌)。研究團隊發現,多形擬桿菌基因體內有幾個一同表現的基因(稱為操縱子,operon),是這個轉化反應不可或缺的。將這幾個基因( BT2159-BT2156 )轉入其他的擬桿菌,其他的擬桿菌就可以代謝硫代葡萄糖苷、產生異硫氰酸酯了。 這篇研究刊登在2020年二月的《細胞》期刊上。 參考文獻: A Metabolic Pathway for Activation of Dietary Glucosinolates by a Human Gut Symbi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