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月, 2017的文章

【原來作物有故事】改變中國命運的茶

不同發酵程度的茶(左:綠茶、右:紅茶、右二:烏龍茶)。 圖片來源: Wikipedia 生活中的茶 不管是紅茶、綠茶,還是飲料店的手搖杯,生活中大家多少都喝過茶吧!在台灣,每人每天平均喝下0.65杯茶,茶在台灣真的是非常普遍的飲料。不過,紅茶跟綠茶其實都來自於山茶屬的植物的葉片,只是發酵的程度不同而已!紅茶是以完全發酵的茶葉製成、綠茶的茶葉沒有發酵,而烏龍茶的茶葉則只有半發酵喔!其實茶跟咖啡一樣都是含有咖啡因的飲料,可能是因為茶跟著華人的時間比咖啡要長很多,所以大家不會那麼在意。但是,兩杯紅茶所含的咖啡因就相當於一杯咖啡,所以小朋友們還是要小心喔。 到底茶是怎麼被發現有提神的效果的?有許多傳說圍繞著茶的發現。有人說是神農氏發現的,也有人說是達摩發現的。在書上第一次出現茶,大約是在公元三世紀初(漢末三國時期)華陀的「食論」:「苦荼久食,可以益思。」,這裡的「荼」就是茶的古字;但是當時茶還是不大普遍。到了南北朝以後,茶就越來越受歡迎,到唐朝時,全國上下都愛上了茶,甚至陸羽還寫了「茶經」這世界第一本專門講關於喝茶、泡茶的書呢! 從古到今,喝茶的方法都不一樣:最初喝茶的人,應該是把茶葉摘下來直接煮來吃,有些還會加米、豆等,比較像客家擂茶;到了宋朝是把茶葉磨成粉末,加熱水攪拌均勻再喝,稱為「點茶」,日本的茶道就是源於此;明朝的時候開始用小壺泡茶,再倒在小杯裡,類似我們現在喝茶的樣子;而清朝則是用蓋碗泡茶,一人一碗,濃淡自己調整。而現在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的手搖杯,則是1980年代在台中誕生的。不過,手搖杯雖然好喝,但含有大量的糖,喝多了對身體不好,小朋友們還是一週最多喝一杯就好囉! 茶如何進入人類歷史 茶對於華人來說不僅僅是飲料,對中國歷史的影響也非常大。因為茶葉必需泡在熱水裡才能飲用,於是大家開始喝煮沸的水,使得因飲用不乾淨的生水而生病的人大大地減少了。 茶葉在唐朝傳入西藏,由於青藏高原缺乏蔬菜水果,茶可以提供維生素與纖維素,很快成為當地居民重要的物資。因此,藏民的俗諺有:「寧可三日無鹽,不可一日無茶」、「茶是肉,茶是血,茶是生命」。除此之外,茶在藏語詞彙中也是條目最多的詞。甚至有很長一段時間,茶在西藏被做為貨幣!因為邊疆民族們對茶的重視與喜愛,從唐代的「茶馬互市」、到宋代頒佈「茶引法」,規定賣茶葉需要政府許可,到了明代設「茶馬司」、茶馬御

【原來作物有故事】喚醒世界的咖啡

盛開的阿拉比卡咖啡樹。圖片來源: Wiki 生活中的咖啡 大家喝過咖啡嗎?就算沒喝過咖啡,也知道咖啡有提神的效果。有些人每天早上、中午都要喝一杯咖啡,否則就沒有精神;有些人喝不加糖也不加奶精的黑咖啡、有些人喝加很多糖與牛奶的拿鐵、還有人喝好濃好苦的濃縮咖啡!全世界每天喝掉22.5億杯咖啡,如果不算十四歲以下的人,相當於平均每2.4個人就有一個人喝咖啡喔! 受到很多人喜愛的拿鐵,其實早在十七世紀末就發明了。1683年鄂圖曼土耳其攻打維也納失敗,跟著軍隊到歐洲的科奇斯基卻留下來開了咖啡館:歐洲第一家咖啡館「青瓶」就這樣誕生了。由於歐洲人喝不慣黑咖啡,科奇斯基便把糖與牛奶加到咖啡裡面,拿鐵就這樣誕生了! 咖啡是咖啡樹的果實,目前最受歡迎的咖啡來自於阿拉比卡咖啡樹( Coffea arabica ),但還有另一種咖啡樹「羅布斯塔」( Coffea robusta )喔!羅布斯塔咖啡豆味道比較酸,但是它抗病力強、容易栽培,所以現在世界上有三成的咖啡豆來自於羅布斯塔咖啡樹。 原產於衣索比亞的咖啡,隨著戰爭很快的風靡歐洲;當時還有歐洲的飲料商,為了怕咖啡奪走他們的生意,結合教士請求教宗克萊蒙八世頒佈對咖啡的禁令。沒想到教宗在飲用後卻迷上了咖啡,不願意頒佈禁令!後來在1777年,腓特烈大帝因為擔心大家喝太多咖啡會造成國家財富外流,也頒佈禁令並對咖啡課以重稅;甚至還在四年後將咖啡豆的烘焙權收歸國有,並組成咖啡驅逐隊,上街「聞香」揪出違反禁令者;但所有的這些行動,都沒辦法讓歐洲人離開咖啡!藝術家們如伏爾泰、巴哈、貝多芬都是咖啡的粉絲呢!巴哈還寫了「咖啡清唱劇」,描述迷上咖啡的女兒懇求父親讓她每天喝三杯! 咖啡如何進入人類歷史 在十五世紀以前,咖啡在阿拉伯世界只有僧侶與醫生才可以飲用,幫助僧侶們在修行時可以保持清醒。十七世紀咖啡進入歐洲以後,很快與茶一起取代了麥酒成為歐洲人的飲料。咖啡讓歐洲人醒過來,從此歐洲的文明開始迅速發展。 很快的,咖啡館成為歐洲人聊天與交換情報的地方。英國人暱稱咖啡館為「便士大學」,因為只要花幾個便士買一杯咖啡,就可以在裡面聽到許多寶貴的知識。如:倫敦的勞合咖啡館是航運人士聚集的場所,他們在這裡交換市場情報、做生意,後來就成了世界知名的「勞合保險社」。巴黎的普羅可布咖啡館因為在法蘭西喜劇院對面,也很快成為重要的社交場所。

該不該種基改作物?

農桿菌(左上)與植物細胞(右下)。 圖片來源: Wikipedia 從1994年,第一個上市的基改作物--蕃茄一號(Flavr Savor)開始,基改作物(GMO,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在這個地球上已經超過了20年。在這中間,地球村的居民們接受者有之、喜愛者有之、懷疑者有之、憎惡者有之,但是究竟該不該種植基改作物?要討論該不該種,要先從究竟基改作物是為這個世界帶來好處多,還是壞處多這個最基本的出發點來看。 要做通盤檢討可不容易。在2016年初,美國國家科學院出版了一本厚厚的報告,檢視了許多關於基改作物的研究。雖然目前在市面上的基改作物從玉米、黃豆、棉花、白花芥到白楊、蘋果等共有十種;而牽涉到的基因包括抗蟲、抗除草劑、提升營養價值、抗褐變等,但除了抗蟲(帶有蘇力菌的結晶蛋白,俗稱Bt 蛋白)與抗除草劑(帶有抗嘉磷塞基因)這兩大品系之外,帶有其他基因的基改作物,不論是種植的面積或產量都很少(抗褐變的蘋果2015年才剛被核准),相關的測試也都不多。因此,這篇報告主要針對的是帶有Bt 蛋白與/或抗嘉磷塞基因的基改作物。 他們得到的結論是: 一、在食用的危險性上,雖然在動物實驗(主要使用齧齒類,也就是大鼠或小鼠)中,因為目前為國際所共同接受的實驗測試並不需要使用很多的樣本,讓委員們覺得不論結果如何顯示,都很難導向有或無影響;但由於有相當數量的研究團隊都進行過實驗,加上多年來家禽、家畜都是食用以基改玉米、黃豆為原料所製作的飼料,因此委員會的結論是:目前看不出人類食用有任何可能的風險。 二、在致癌的風險上,委員會比較了過去二十年美加地區與歐洲的癌症發生率與癌症類型變化。由於歐盟一直都禁止進口含有基改成分的食品、也不允許種植基改作物,將這兩大地區進行比較,應該可以看出可能的差異。結果是,不論在癌症發生率與癌症類型變化上,兩大地區差異並不顯著。 三、在導致過敏、以及與過敏原相關的病症(如乳糜瀉、自閉症等)上,目前在標準的抗原性測試上看不出差異。不過委員會認為,因為標準的抗原性測試是將基改作物在模擬人類體內的消化液中測試是否會被消化,如不能被消化就有可能導致過敏;但由於現代人很多都有胃酸分泌不足的問題,所以標準測試是否就能回答這部分的問題,仍有待商榷。至於乳糜瀉或自閉症,委員會在檢視二十年前與最近二十年、以及比較美加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