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GmNNL1」標籤的文章

根瘤菌與宿主的相容性

  住在大豆根瘤裡的緩生根瘤菌。圖片來源: 維基百科 豆科植物與根瘤菌所形成的共生作用,是非常奇妙的關係。在土壤缺氮的時候,植物會分泌類黃酮素(flavonoids)吸引根瘤菌,接著根瘤菌分泌結瘤因子(Nod factors)使植物的根毛捲曲、細胞膜凹陷。然後根毛形成感染絲(infection thread),讓根瘤菌往皮層的根瘤生長點生長。在這中間,植物要抑制自己的防禦系統,好讓根瘤菌可以成功地感染植物並在植物細胞內安家落戶。根瘤菌除了會分泌結瘤因子,還會分泌一些由多醣、脂多醣類的化合物,這些化合物對感染可能有抑制也可能有促進的效果。如中華根瘤菌屬( Sinorhizobium )的NGR234會分泌NopL來抑制光葉百脈根與菜豆的MAPK防禦機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最近發現中華根瘤菌屬的 Sinorhizobium fredii 分泌的NopP對根瘤形成也有影響,但有些是促進,有些卻是抑制。為了瞭解這個機制,研究團隊以全基因組關連研究(GWAS),在大豆中找到一個基因,命名為 GmNNL1 ( Nodule Number Locus 1 )。 GmNNL1 與緩生根瘤菌USDA110( Bradrhizobium USDA110)的NopP有直接的互動,而這個互動造成根瘤形成的抑制。有些大豆的 GmNNL1 被插入了一個179鹼基對的轉位子,造成該基因失去功能,如此一來緩生根瘤菌就可以在大豆的根部形成根瘤了。 參考文獻: Zhang, B., Wang, M., Sun, Y. et al. Glycine max NNL1 restricts symbiotic compatibility with widely distributed bradyrhizobia via root hair infection. Nat. Plants 7, 73–86 (2021). https://doi.org/10.1038/s41477-020-008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