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食肉植物」標籤的文章

新發現的食肉植物Triantha occidentalis

  圖片來源 生長在加拿大溫哥華附近的 Triantha occidentalis 看來普普通通,但最近科學家發現它其實是「吃肉的」! 研究團隊原本在分析不同植物的基因體時發現, Triantha occidentalis 有段基因不見了。因為通常這段基因只在食肉植物中會被刪除,而 Triantha occidentalis 又的確是住在沼澤地--許多食肉植物也都住在類似的地點--所以科學家決定要仔細觀察這種植物。 圖片來源 接著他們發現 Triantha occidentalis 有黏黏的莖,昆蟲黏上去就會下不來。但是會黏昆蟲不表示就會吃啊!為了證明 Triantha occidentalis 的確會吃蟲,科學家用含有同位素氮15的食物餵食果蠅,再把果蠅黏在 Triantha occidentalis 的莖上。 結果研究團隊發現,果蠅上面的同位素氮15有大約一半轉到 Triantha occidentalis 體內了。研究團隊也在 Triantha occidentalis 的莖的黏毛上發現了磷酸酶(phosphatase)。許多食肉植物都會分泌磷酸酶,它們用這個酵素來吸取植物的磷。 世界上約有一千種食肉植物。這些植物多半都生長在缺乏養分的地方(如沼澤地)。過去發現的食肉植物都是以變形的葉片(modified leaf)來捕捉昆蟲,如毛氈苔、捕蠅草、豬籠草、捕蟲堇等,如 Triantha occidentalis 這樣以黏黏的莖來捕捉昆蟲的食肉植物是極少見的。 參考文獻: Qianshi Lin, Cécile Ané, Thomas J. Givnish, Sean W. Graham. A new carnivorous plant lineage (Triantha) with a unique sticky-inflorescence trap.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21; 118 (33): e2022724118 DOI: 10.1073/pnas.2022724118

美洲最大的茅膏菜科(Droseraceae)植物要謝謝臉書

大家可能對「茅膏菜科」(sundew family)這個名字很陌生(筆者也是),但是這個科下面有些有名的植物,如捕蠅草(Venus flytrap, Dionaea muscipula )。他們全科都是吃肉的植物。 最近在巴西的科學家們發現一種新的茅膏菜科的植物: Drosera magnifica 。它也是目前這一科裡面在美洲最大的,高度可達1.5米。 Drosera magnifica 。圖片來源: Nature News 這種植物分佈於巴西的東南部的一座山上。有意思的事情是,發現它的人並不是科學家,而是一位業餘人士。他將這種植物的照片上傳到臉書,引起了聖保羅大學(University of São Paulo)的Paulo Minatel Gonella的注意。 為什麼說它要謝謝臉書呢?因為它所在的地區正被開發為種植咖啡與尤加利的莊園,如果再晚一點發現,它可能就絕種了。目前它被列為極度瀕危(critically endangered),希望不會真的絕種... 參考文獻: 2015/8/5.  New carnivorous plant found on Facebook 。Nature News.

吃肉的植物Genlisea

Genlisea violacea . 圖片來源: wiki 在台灣可能沒有多少人看過 Genlisea 這一屬的植物,這屬的植物大約有30種,原產於非洲以及中南美的砂質土壤中。 一開始看到這種植物,如果跟你說它是吃肉的,你一定不相信。畢竟它既沒有如捕蠅草的葉片,也沒有豬籠草的籠子,更沒有 狸藻的捕蟲囊 。那麼,它是靠什麼來讓它自己吃到肉呢? 這一屬的植物,依靠的是它們的「根」。其實它們沒有根,照片上白白的看起來像根的構造是葉子的變形。它的「根」末端開叉成Y字形,裡面有200微米(micrometer)寬,裡面充滿了長長的毛,全部都指向內部。 Genlisea的「根」。圖片來源: Nature 這麼小的陷阱抓什麼呢?它們主要抓的不是昆蟲,而是土壤中的原蟲(protist)。照片裡面已經卡了一隻原蟲,這些長長的毛會防止牠逃脫,然後我們的吃肉植物就可以享受微米級的肉。 當然,比起奈米雞排可能微米原蟲還是大得多了(誤),不過這就是它謀生的方法。 另外一種捕原蟲的植物則是地錢( Pleurozia purpurea )。 圖片來源: wiki 這種地錢,具有類似狸藻的捕蟲囊的構造,而且,它們的捕蟲囊還有只向內開的蓋子。因此,只要有東西游進去就出不來。 更厲害的是, Genlisea 的「根」會分泌化學物質來吸引原蟲;而地錢雖然不會分泌化學物質,卻因為它的表面總是有不少細菌,而這些細菌正是原蟲的糧食,所以原蟲也很喜歡在地錢身上爬來爬去,一不小心就爬進陷阱囉! 參考文獻: Wilhelm Barthlott, Stefan Porembski, Eberhard Fischer & Björn Gemmel. 1998. First protozoa-trapping plant found . Nature 392, 447 | doi:10.1038/33037 2015/2/6. Jennifer Frazer. For These Plants, No Victim Is Too Small . Scientific Americ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