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Endozoochory」標籤的文章

水晶蘭(Monotropastrum humile)的種子靠鼠婦傳播

  水晶蘭。圖片來源: 維基百科 植物的種子傳播有許多種方法:放水流、隨風飄、黏TT都是很常見的作法,但也有些植物,是靠著被吃掉以後,「酒肉穿腸過,我佛留心頭」,最後臭哄哄地降落在另一個新地點。 不過,這種所謂的「內攜傳播」(Endozoochory),過去的研究幾乎都是脊椎動物擔任便車;畢竟脊椎動物體型比較大,比較可能把種子整個吞下去。種子如果被嚼碎了,當然就沒機會發芽啦! 不過,種子有很大的,也有很小的。很小的種子,會不會也有很小的動物來吞它,然後讓它們搭便車到遠處呢? 最近日本的研究發現,還真有。 我們的主角是「水晶蘭」( Monotropastrum humile )。水晶蘭是一種寄生植物,完全不含葉綠素;它會產生肉質的果實與非常細小的種子。多小呢?跟灰塵一樣小。 研究團隊在北海道札幌的森林中架設了數位相機,紀錄下所有在結果季節(7 月下旬至 8 月上旬)與水晶蘭有互動的生物。他們在276.75小時的監測中共拍攝了9291張照片。 研究團隊發現,突灶螽( Diestrammena japanica )以及灶馬( D. brunneri )是胃口最好的,大部分(50%)的種子都被牠們吃掉。另外, Eparchus yezoensis 與 A. harmandi 也吃得不少。而鼠婦( Porcellio scaber )通常是成群的來吃。除此之外,還有加勒比狂螞蟻( Nylanderia avipes )也很喜歡水晶蘭的果實。 然後,研究團隊進行了餵食實驗。他們把50顆種子與水晶蘭的果肉混合,製成「飼料」。每隻蟲提供10顆飼料,如果蟲沒有在12小時內吃完,就會「強迫餵食」(!)。然後,每6小時收集一次蟲子的便便直到餐後48小時,並計算便便裡有多少完整的種子。 結果發現,突灶螽與灶馬便便裡面大部分(83.8 ± 5.7%)的種子都是完整的,而鼠婦的便便裡面完整的種子相對比較少(31.2 ± 12.5%)。 顯微鏡下的觀察發現,水晶蘭的種皮相對比其他靠風力傳播的同屬植物要厚,這可能是為了適應「內攜傳播」所產生的變化。 在這些蟲蟲裡面,鼠婦只有1-2公分長。所以,在所有能夠進行「內攜傳播」的動物中,鼠婦是目前所知最小的! 參考文獻: Suetsugu, K., Kimura-Yokoyama, O., & Kitamur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