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發源於地中海區域的花椰菜(cauliflower, Brassica oleracea L. var. botrytis )是甘藍家族中唯二專門產生可吃的花的蔬菜(另一個是青花菜)。雖然對台灣人來說,可能比較熟悉的就是花椰菜而不是青花菜(broccoli),但是在歷史上,青花菜是老大哥,花椰菜是小老弟。甘藍家族大約在公元前六世紀被希臘人馴化,青花菜在羅馬帝國時期已經出現;而花椰菜的出現,還要再等個幾百年。 雖然花椰菜可能是青花菜的白化種,但是兩種菜的採收時機並不相同。花椰菜要在花苞與花梗尚未分化之前就採下,而青花菜則是取食它的花莖與花蕾球,所以要等到花苞出現才能採收喔!仔細用放大鏡來看,就可以看到青花菜有很完整的花苞構造,但是花椰菜並沒有。也因為這樣,英文都是用「curd」這個字來形容花椰菜的「花球」。 由於大家在挑選花椰菜時,總是會挑選花球構造緊密的,所以能長出緊密花球的品系,當然就是農夫的心頭好。最近有一個大規模的花椰菜基因研究就發現,原來決定花椰菜的花球形狀的基因,不是一個、也不是兩個、而是三個。 中國的研究團隊,建立了一個包括971個不同花椰菜及其近親種的全面性基因體變異圖譜。他們使用了69,275個分子標誌(SNPs)來建構花椰菜及其近親種的最大概似(ML)樹,從而探討了不同花椰菜亞種之間的演化關係。 研究團隊發現,對於花球形成,有三個MADS-box基因( CAULIFLOWER1 、 CAL2 和 FRUITFULL )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對花球的形成有正向的影響。其中 CAULIFLOWER1 ( CAL1 ) 和 CAL2 與阿拉伯芥(Arabidopsis)的 APETALA1 ( AP1 ) 有相似的功能:調控花序的形成。在花椰菜中, CAL1 和 CAL2 被認為是促使花序形成花球而不是正常花朵的關鍵因素。它們影響花序分生組織(inflorescence meristem),導致其形成緊湊的、未開花的花球結構。而 FUL2 在阿拉伯芥中控制花序分生組織的停止生長和壽命。在花椰菜中, FUL2 的作用類似,它調控花序分生組織的發育,從而影響花球的形成和成熟。研究團隊發現, FUL2 的表現產生變異時,可能會進一步影響花球的密度和大小,這對花椰菜的品質和產量具有直接影響。 除了這三個基因,研...
本部落格是慈濟大學「植物生理學」以及「植物與人類社會」課程網站,除了有課程資料以外,還有許多豐富的補充資料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