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要培養同學跨界溝通的能力,這一次的課群中唯一的專業課程:生科系大三「植物生理學」,特地安排期中考與期末考不考試,而是以向修習通識課程的同學(主力為大一、大二)進行口頭報告。 題目由同學自選,選取一到八週主題中同學較感興趣部分做12-15分鐘的口頭報告。 同學已經在10/31繳交報告PPT初稿,老師們也在11/3給同學一些意見,並在當天決定報告順序。 終於,我們到了這一天~ B202教室高朋滿座中! 我們的六組同學一一展開他們的報告~ 「植物與氮」第四組(林容興、劉力華) 大自然中,固氮菌將空氣中的氮轉化為植物可用的氮, 而哈伯的方法卻能取代了固氮菌。 但近年來卻逐漸發現 大量使用氮肥的隱憂,不但傷害土壤、水資源, 影響生態系,更進一步影響人們的健康。 該如何謹慎的使用氮肥是我們當今應深思的課題。 「植物打礦工殭屍」第六組(涂品揚、簡易) 「氮與植物」第三組(高誠皓、林聖閎) 「人造葉子」第二組(黃建翔、葉偉倫), 葉綠素電池是利用水和葉綠素裏的電解質進行氧化分解反應, 產生少量電流足以供應手電筒或Mp3。 人造葉子,是利用太陽能板收集電力, 再進行水解反應以儲備 多出的電能。 太陽能板已經達到很好的效能了,而催化水解的催化劑, 目前是以磷酸鈷CoPi為最適合的材料, 因它有再修復再循環的機制, 可以循環利用。 「雜草末日-除草劑」第五組(肖思怡、陳麒元、魏詳運) 除草劑的應用,雖然是一樣相當方便的發明,輕鬆一噴, 雜草死光光, 但是對於大自然來說, 卻是另一樣人類研發出來毒殺生物的毒藥, 原本不應該使用那麼久; 但照人類的劣根性,發生了事情才會怕, 大概還要好一陣子才會禁止吧。 只是希望別真的讓生活周遭出現超級雜草佔據一切的情形發生就好。 「向植物搗氮」第一組(林佳玟、陳柏倫、吳亭宜) 先將氮簡單介紹給同學知道, 然後將重點著重於 跟生活息息相關的氮肥以及環境的議題, 希望大家能在瞭解氮與生活的關係後更加關心 它所帶來的議題。 通識中心江允智主任講評,提醒同學要注意報告內容 與參與聽眾之間的適切性。 周老師講評,提醒大家要多練習!另外同學的取材有重複, 不同組之間可以先協調報告題目。使用影音檔要注意。 感...
本部落格是慈濟大學「植物生理學」以及「植物與人類社會」課程網站,除了有課程資料以外,還有許多豐富的補充資料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