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古柯」標籤的文章

【原來作物有故事】古柯 背負誤解的印加聖樹

古柯。圖片來源: Wiki 原產於安地斯山脈的古柯,可能是世界上受到最多誤解的植物了。大家提到古柯,一定會想到古柯鹼;依據2017年世界毒品報告,古柯鹼為世界第五大毒品,2015年全世界共有一千七百一十萬人使用古柯鹼,佔總毒品使用人口的6.7%。在美國,光是2015年因古柯鹼過量致死的就有6,784人。在我國,古柯鹼與海洛因、嗎啡、鴉片同列為一級毒品,不論是製造、持有、販賣、吸食,刑罰都是最重的。 在中南美洲種植古柯的區域,主要為玻利維亞、厄瓜多、秘魯、哥倫比亞。為了解決毒品問題,美國與哥倫比亞在1998-1999年展開「哥倫比亞計畫」,在種植古柯的區域噴洒嘉磷塞(商品名:年年春),結果古柯產生了對嘉磷塞有抗性的變種:超級古柯。 古柯鹼這麼可怕,是否真的該消滅古柯呢?事實上,古柯是印加人的聖樹。在印加帝國滅亡之前,嚼古柯葉是貴族、僧侶、軍人以及執行任務的信差的專利。印加人嚼古柯葉的歷史可以回溯到公元前三、四千年;咀嚼古柯葉一般可以加入以藜麥與石灰製作的碳酸鉀,如此一來古柯葉中的成分—包含古柯鹼以及其他芳香族化合物—會釋放得更完全。由於印加帝國有一半的領土位於高海拔區,首都庫斯科更位於海拔3657公尺的高山上;咀嚼古柯葉不僅可協助抵禦高山症,還可以提升專注力、降低食物需求。連2015年方濟各教宗訪問玻利維亞時,都先喝古柯葉泡的茶來預防高山症呢!更不用提印加的僧侶藉由咀嚼古柯來與神靈合而為一,因此在祭典中絕對少不了它。 在1532年十一月印加帝國滅亡後,因為古柯與印加人的宗教儀式有關,天主教會很快在1569年於利馬舉行的主教會議中,決議古柯是有害的,不應該使用。 雖然天主教會要禁古柯,但是由於採礦的需要,古柯不僅沒有被禁絕,反而大量地被西班牙人礦主採用;尤其在位於四千公尺的高山上的波托西銀礦區被發現以後,古柯的使用變得更廣泛。礦主們很快就發現,只要給印加礦工古柯葉,工作效率提升四成到六成,食物的需求量反而下降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加上導入汞齊法,以水銀將銀由礦石中溶出,白銀的產量立刻增加五倍。但水銀與古柯的使用,嚴重的戕害印加人的生命;在1560-1620年間,每年大約有一萬名印加人死亡。 等到1855年蓋德克分離出古柯鹼、1860年尼曼改良萃取過程,歐洲終於可以開始生產古柯鹼了。1884年柯勒發現古柯鹼可使用於眼部麻醉、後來發現古柯鹼還有其...

歷史,需要被真誠的看待

教宗這次的南美洲之旅,在他於九日到達玻利維亞時,他在第二屆人民運動世界大會(World Meeting of Popular Movement)上說: "I say this to you with regret, Many grave sins were committed against the native peoples of America in the name of God. I humbly ask forgiveness, not only for the offenses of the church herself, but also for the crimes committed against the native peoples during the so-called conquest of America."(「我要謙卑的祈求原諒,不只是為了教會本身冒犯的行為,更為了在征服美洲過程中,神職人員曾犯下的過錯」) 在當時,有多少名為「拯救」的殘酷對待發生在中南美洲? 古柯 ,印地安人的聖樹,在當時,一開始西班牙主教們在1569年的會議中宣稱古柯是有害的。但後來在玻利維亞的波托西(Potosi)開採銀礦時,由於波托西位於海拔四千公尺的山上,礦主發現只要給印地安礦工古柯葉,工作量可以提升40-60%,且食物的需求量反而下降。 波托西。圖片來源: wiki 於是,教會的禁令(姑且不論這樣的禁令對當地的文化有多麼不尊重)便被無視了。礦場主人們開始提供印地安礦工古柯葉,作為薪資的一部份。只是,這樣吃的少、工作辛苦的生活,人不可能一直這樣過下去;1560-1620年間,每年大約有一萬名印地安人死在波托西。根據「 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 」一書所說,光是波托西一地,三百年內就耗掉了八百萬條生命。被送到礦坑去開礦熱死的、被礦坑裡的石頭砸死的、用水銀提煉銀礦,汞中毒死的,到那裡去的印地安人,每十個就有七個回不來。 生長在台灣的我們,對於中南美洲在15世紀末到20世紀初的這段歷史,往往都只有美國觀點(白人觀點);但是,筆者之前看過的一句話「沒有人為獅子寫歷史」,歷史都是獵人寫的,我們只看到獵人如何英明神武,卻看不到獅子的眼淚。 南美洲的印地安人,其實也為了當年被奪走的土地感到忿忿不平;而臺灣的原住民們,也不...

古柯葉與古柯鹼

羅馬天主教宗方濟各,在從厄瓜多爾飛往玻利維亞的飛機上,喝了由 古柯葉、洋甘菊和茴香籽沖泡的茶 ,避免抵達全球海拔最高的玻利維亞首都國際機場(海拔超過四千公尺)的時候,出現高山症。 圖片來源: Yahoo奇摩新聞 看到這則新聞的人,可能會想:怎麼會喝古柯呢?其實古柯( Erythroxylum coca var. coca )可能是世界上受到最多誤解的植物了。它原產於安地斯山脈,株高2-3公尺,印加人稱為cuca。可能是印加人不若青藏高原的居民具有 突變的EPAS1基因 ,因此對印加人來說,古柯的作用比紅景天( Rhodiola rosea )還重要。 連當地的駱馬(llama)也嚼食古柯葉。 印加的旅行者/信差,往往以「cocada」為單位來計算一天的路途。「cocada」是一口古柯葉嚼完可以行走的距離(~45分鐘),走一天的路大約是16口。 古柯樹的葉片與未成熟的果實。圖片來源: wiki 古柯樹是印地安人的聖樹(sacred plants)。古柯葉含有鈣、維生素B1,B2與B3。 印加人嚼食古柯葉並不會上癮,還可以消除疲勞、提升專注力;而且他們嚼的是嫩葉,古柯鹼量低而其他生物鹼量多。恰恰相反的,歐美的白人採取成熟的古柯葉,由其中萃取古柯鹼(cocaine),而後吸食、注射,造成上癮。目前在美國,古柯鹼是僅次於大麻最多人使用的毒品;所以大家提到古柯,似乎都覺得是壞東西,但其實它是被誤用了。 在南美,秘魯、厄瓜多以及玻利維亞是古柯樹的主要產地,生產的古柯葉,雖然很多還是運到哥倫比亞去提煉古柯鹼,但是對當地的人來說,古柯葉是不可少的生活必需品呢! 參考文獻: Henry Hobhouse. Seeds of Change : six plants that transformed mankind. Counterpo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