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月, 2016的文章

跨動物與植物的賀爾蒙:ABA (abscisic acid)

ABA。圖片來源: wiki 之前曾經有廠商張冠李戴, 把植物的生長素當成了動物的生長激素 ,宣稱吃了含有生長素的植物果實恐怕會性早熟;其實植物的生長素與動物的生長激素相差得非常遠,也沒有任何證據顯示,植物的生長素可以當作動物的生長激素來使用。 不過,植物的六大賀爾蒙:生長素、細胞分裂素、芸苔素、乙烯、吉貝素與離層酸裡面,倒是真有一種是動植物通用的!這種賀爾蒙是離層酸(ABA,abscisic acid)。 離層酸被發現跟動物有關,是2001年在海綿的研究。研究團隊發現,當海水溫度上昇(或機械壓力)時,海綿的陽離子通道會開啟,造成離層酸分泌上昇,接著便活化蛋白質激酶A(PKA),啟動一連串的信息傳導,最後鈣離子上昇。 這個發現,使得科學家們對這個植物賀爾蒙非常感興趣。離層酸在植物裡也主導了一部份的壓力反應(缺水、缺養分、紫外光照射),那麼高等動物是否也會分泌離層酸呢? 答案是肯定的。高等動物,包括人類,都會合成離層酸;但是人類合成離層酸的主要用途,卻不是用來處理壓力反應。離層酸在人體內,由與免疫相關的細胞負責合成:包括顆粒性白血球(granulocytes)、單核球(monocyte)以及巨噬細胞(macrophage),都會合成離層酸。更有意思的是,胰腺的β細胞(pancreatic β-cell)也會合成離層酸喔!而且β細胞要在受到葡萄糖刺激後,才會分泌離層酸呢! 由於β細胞的角色主要就是分泌胰島素(insulin)來調節血糖濃度,因此使得研究團隊覺得非常好奇。是否離層酸也與血糖調節相關呢?如果這樣,那麼口服離層酸是否會有調節血糖的效果? 於是,研究團隊找來富含離層酸的水果,並製作萃取物。為什麼要製作萃取物呢?因為做實驗,一定要有控制組;如果給實驗組吃了富含離層酸的水果、給控制組吃不一樣的水果或不吃水果,那麼控制組的人的心情可能會受到影響,或許就會讓實驗變得不準確。因此,研究團隊拿了杏(apricot)來製作萃取物,提供給參與實驗的對象(老鼠與人)與葡萄糖一起服用。 結果發現,只要口服每公斤體重0.5-1微克(μg)的離層酸,就可以有效降低血糖和胰島素的分泌。而且吃得多的效果好,顯示了離層酸的確有降血糖的效果。 過去也有許多觀察發現離層酸與降血糖之間的關係。研究團隊發現,正常人在進行葡萄糖耐受性試驗時,血清中的離層酸濃度會

歪果仁不吃大豆是為了什麼?

各種不同的大豆。圖片來源: wiki 版主常聽到有人說,歪果仁不吃大豆是因為他們的大豆是「飼料級」大豆。這個立論其實是建立在對於其他民族的風俗民情不了解的錯誤論述。 怎麼說呢?因為 一、大豆發源於中國,歐美直到十八世紀才第一次看到大豆。 二、雖然歐洲與美國也有產豆子(如蠶豆、鷹嘴豆等),但是相對於小麥,豆類比較不容易消化,必需要經過加工。 三、由於豆類容易生長,在歐洲向來有「豆類是窮人吃的東西」的想法,如果還記得伊索寓言裡面的鄉下老鼠與都市老鼠的故事,這個故事到了十六世紀,被托馬斯·懷亞特(Sir Thomas Wyatt)改寫為詩時,他還加入了「鄉下老鼠只能吃大麥與豆子」(Sometime a barley corn, sometime a bean)來強調鄉下老鼠的窮困生活。 Sir Thomas Wyatt. 圖片來源: wiki 相對的,由於中國人很早就開始吃大豆,且在漢朝左右就發展出許多加工技術,如發酵製醬、豆腐等等,因此使得華人社會一直都很看重大豆。 飼料級大豆到底存不存在?筆者只能說,在美國的USDA是沒有這個等級的;吃基改豆或非基改豆,這是個人選擇,但不要因為對其他國家的風俗民情不理解而刻意曲解,這就非常的荒謬了。 參考資料: Ken Albala. Beans: a History. Wikipedia. The Town Mouse and the Country Mouse. Sir Thomas Wyatt (1503-1542 / Kent / England) The Country Mouse And The Town Mouse - Poem by Sir Thomas Wyatt

魔鬼氈(Velcro)的發明

1941年,瑞士籍的電機工程師George de Mestral和他的狗去阿爾卑斯山打獵歸來,一人一狗都沾了不少牛蒡屬植物的種子。 在拔除那些種子時,George開始想是否可以以種子為師,發明一個有用的東西。 他發明了魔鬼氈:一片織物上都是鉤子,另一片織物上都是小圈圈,遇在一起時就會黏住,打開又各自恢復原狀。 他把他的發明取名為Velcro,取自法文的絲絨(velours )與鉤子(crochet)。 第一版的魔鬼氈是棉質的,但是一下子就壞了;於是改用尼龍,當然就耐用的多了。 現在魔鬼氈被廣泛的用在許多衣物上,但是當初George把這個想法跟他人分享時,還曾被打槍過呢!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 國立臺灣博物館。植物的魔法。

樹豆(Cajanus cajan)

樹豆。圖片來源: wiki 樹豆( Cajanus cajan )是臺灣原住民族的重要糧食作物,它是豆科多年生作物,相當耐乾旱,在年雨量650 mm的地區都還可以種植;成株可以長到1-2公尺,所以被稱為樹豆。 樹豆可能是發源於印度,大約在3,500年前馴化。雖然漢民族們對樹豆沒有太多認識,不過樹豆在 南亞 、非洲與拉丁美洲都是非常重要的蛋白質來源。根據郭信厚先生的「臺灣經濟作物圖鑑」裡面的資料,全世界種植最多樹豆的國家是印度,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90%以上。在台灣種植最多的地區在花蓮。 成熟的樹豆 每100公克含有21.7克的蛋白質、62.78克的碳水化合物(纖維為主)、六種維生素B(B 1 、B 2 、B 3 、B 5 、B 6 、B 9 )、八種礦物質(鈣、鐵、鎂、錳、磷、鉀、鈉、鋅),稱得上營養豐富。 樹豆可以直接煮熟了吃,也可以先讓它發芽再煮。發芽後的樹豆,碳水化合物會部分分解,使它變得較容易消化。食用未發芽的樹豆,因碳水化合物難以分解,到腸子裡面以後被微生物發酵產生氣體,使它得到「放屁豆」的俗稱。 未成熟的樹豆。圖片來源: wiki 花蓮縣光復鄉的原名「馬太鞍」是得自於阿美族的「Fata'an」,意思就是樹豆。據說當年阿美族遷居到這裡時,看到這裡樹豆很多,所以就取了這樣的名字。 由於樹豆很容易種、繁殖力很強,成為原住民族生殖崇拜的一部分;阿美族人會將樹豆與山豬骨頭一起熬湯,稱為「 勇士湯 」。不過根據農改場的研究認為,樹豆含有豐富的鋅,對攝護腺與胰臟有幫助。樹豆的豆與根可入藥,有清熱、解毒、利水、益氣的功效。 樹豆排骨湯。圖片來源: 中央社 在鐵米娜葳依的「泰雅賽德克族人食物及其典故(一)」中提到樹豆: 「收割時,人們帶布條鋪在地上,將收割連帶樹柄的豆仔放在布料上面,然後拿起木樁打一打,因此,所有的豆粒聚集在布上,篩一篩再曬乾存放備用。 在鍋子內放水,然後把樹豆放進鍋內煮,約需一小時就煮熟配飯吃。」(p.59) 筆者在網路上查到工研院於2009年開發使用樹豆發酵產生 無臭樹納豆 的技術,傳統以黃豆發酵製作納豆,會有強烈的味道,有些人因此對納豆敬謝不敏;但樹納豆沒有臭味,營養價值不輸給黃豆發酵的納豆,只是不知道是否有推廣呢? 樹豆英文俗名為pigeon pea (鴿豆),名字來自於加勒比

動物豆豆大集合

今年是國際豆類年,我們就來認識一下幾種以動物為名的豆豆吧。 圖片:老葉 cowpea是豇豆,它是包括 Vigna unguiculata  在內的四種豆類的總稱( V. textilis , V. pubescens ,  V. sinensis ); horse bean就是蠶豆(broad bean,學名 Vicia faba ); chickpea我們比較陌生,它是鷹嘴豆( Cicer arietinum ); 而pigeon pea是 樹豆( Cajanus cajan ) ,在台灣是原住民族的重要糧食;花蓮縣光復鄉在原住民語的地名馬太鞍(Fata'an),在阿美族語裡就是「樹豆」的意思。 snake bean是長豇豆( Vigna unguiculata subsp. sesquipedalis )或是非洲的  Bobgunnia madagascariensis 。 不知道還有沒有其它以動物為名的豆呢? 綠豆( Vigna radiata )的俗名是mung bean, 黃豆( Glycine max )是soybean, 菜豆(敏豆, Phaseolus vulgaris )是common bean、pop bean、snap bean,筆者還查到也有人叫它monkey bean,但名稱來源不明確, 扁豆(濱豆、兵豆,學名 Lens culinaris )的俗名是lentils,那是因為它扁圓的形狀很像透鏡(lens),連屬名都乾脆用lens了, 而對遺傳學有重大貢獻的豌豆( Pisum sativum )俗名是garden pea。

秋葵(Abelmoschus esculentus)

秋葵。圖片來源: wiki 在杜蘭大學(Tulane University) 讀書時,大學旁邊的「慈善醫院」(Charity Hospital)的餐廳週一固定有的是紅豆飯(red bean and rice),週五則是秋葵濃湯(Gumbo)。 秋葵濃湯的主要材料是秋葵(okra, Abelmoschus esculentus ),還有海鮮。窮學生買不起什麼海鮮,週五吃到秋葵濃湯就覺得很豐盛了。 最近看書,才知道原來秋葵濃湯是源自於當年被抓到美國的黑奴的家鄉菜,秋葵也是被他們帶到美國的。 秋葵濃湯的名字「Gumbo」其實是班圖語(Bantu)「nkombo」,意思就是秋葵。在路易斯安納州,秋葵以及秋葵濃湯也都被稱為gumbo。 秋葵濃湯後來有了一些不同的變化。依照路易斯安納州的族群,有Cajun gumbo與Creole gumbo。Cajun是源自於加拿大,後來搬到密西西比河灣(bayou)居住的法國人後裔,他們的秋葵濃湯裡面會有小龍蝦(crawfish)以及螃蟹;Creole則是居住在紐奧良的西班牙人、法國移民的後裔以及黑人後裔,他們的秋葵濃湯裡面會有蝦子、臘腸與雞肉。 筆者兩種都吃過呢!當年到路易斯安納州時第一次吃到秋葵,覺得很新鮮;回臺灣以後發現臺灣人竟然也吃起秋葵來,覺得有點小訝異。 在路易斯安納州,週一吃 紅豆飯 ,週五吃秋葵濃湯是他們的傳統。 根據 曹銘宗老師的文章 ,才知道秋葵在台灣成為常見的蔬菜,其實是1990年代以後的事;筆者在1992年出國,所以可以據此再把年代縮小一點。 ---------------------------------------------------------------------------------------------------------------- 秋葵在台灣成為常見的蔬菜,應該是1990年代以後的事。我當記者時常採訪的果菜專家王禮陽,他在1994年出版的「台灣果菜誌」並未提到秋葵。 秋葵在台灣開始受到歡迎,可能受到日本料理的影響,我第一次吃秋葵,就是「野菜天婦羅」及「和風沙拉」,非常嫩滑可口。後來,我在菜市場看到生的秋葵,才了解為什麼英文俗稱秋葵為Lady's fingers(美人指)! 秋葵的原產地有東北非、西非、南亞的爭議,正式的英文名稱

芫荽(Coriandrum sativum)原名胡荽

芫荽(cilantro)。圖片來源: wiki 芫荽(coriander, cilantro, 學名 Coriandrum sativum )是繖形科( Apiaceae )植物,在台灣全年皆產,但每年九月到隔年三月是產季;主要產地在彰化。 根據曹銘宗老師的資料,芫荽在漢朝時由張騫引進中國,它本來稱為胡荽,到了五胡十六國時,後趙石勒因覺得「胡」這個字帶有歧視的含意,因此改為「原荽」,後來再改名為「芫荽」。 ---------------------------------------------------------------------------------- 台語有些食物保留了古漢語的名字,這兩天介紹了「菠薐」(菠菜)和「蕹菜」(空心菜),現在要介紹的「芫荽」(iân-sui),即華語所說的香菜,也就是台灣料理、小吃的最佳配角啦! 「芫荽」是香菜的中文學名, 原產於地中海東部,全株皆可食用、藥用。華人最愛其芳香的葉子,切段或切碎後,擺在菜餚上可增色,撒在羹湯上可提味。 「芫荽」原名「胡荽」,根據晉代張華撰寫的《博物志》:「張騫使西域還,得大蒜、番石榴、胡桃、胡蔥、苜蓿、 胡荽。」由此可見,在西元前115年,張騫奉漢武帝命第二次出使西域載譽歸國時,經由絲綢之路,帶回了「胡荽」。 「胡荽」之名從何而來?先來談「胡」,古代中國通稱北方和西方諸民族為「胡」。再來談「荽」,東漢《說文解字》的解釋是:「可以香口」,但「荽」字不見單獨使用。因此,「胡荽」本意就是從西域來的香菜。 「胡荽」之名為什麼變成「芫荽」?並沒有具體可信的說法,但有此一說:中國在五胡十六國時代,後趙的開國君主石勒(在位319年─333年)是胡人,他認為「胡」字是歧視用話,曾下令禁用「胡」字。「胡荽」在那時改名「原荽」,後來再變成「芫荽」。 明《本草綱目》則說「胡荽」又名「香荽」,「冬春采之,香美可食」;但也提到此菜是「道家五葷之一」。佛教有「五葷」(又稱五辛:葱、薤、韮、蒜、興渠)的禁忌,即不吃葱、蒜、韭、蕗蕎類等,但「芫荽」不在此列。 在台灣,從清代到日本時代,「芫荽」還有諧音的「園荽」、「莞荽」、「元荽」、「蒝荽」等寫法,都會有個「荽」字。 但廣東話卻稱「芫荽」為「芫茜」。原來,廣東話的「荽」(seoi)與「衰」發音相同,所以就把「荽」改成「茜」(

五行瓜

圖片來源: Scientific Illustration for the Research Scientists Somersault 18:24 因為地、水、火、風是西方傳說裡的四大元素,外國人看到西瓜(watermelon),想到怎麼沒有earthmelon,firemelon與windmelon;其實佛教經典裡面也講地、水、火、風,不過道教在台灣是比較普遍的民間信仰,而道教講五行,所以我們看到「水瓜」(watermelon),很多人馬上想到五行:金、木、水、火、土。 圖片:老葉 圖片:老葉 筆者找了找,發現「金瓜」就是南瓜(pumpkin, Cucurbita pepo ); 而木瓜(papaya, Carica papaya )本來就有; 至於「水瓜」,西瓜一定是當仁不讓的(watermelon, Citrullus lanatus var. lanatus ),不過另外還有絲瓜(sponge gourd, Luffa aegyptiaca )在潮州一帶稱做水瓜; 至於火瓜倒是真的找不到,只好找降火有名的苦瓜(bitter melon, Momordica charantia )來充數一下; 而「土瓜」則是地瓜(sweet potato, Ipomoea batatas )。 話說絲瓜又名水瓜,筆者也是第一次聽到;不過絲瓜的確一煮就都成了水,所以叫水瓜好像也沒啥不對的? 新年頭舊年尾,跟大家分享一點豆知識。

空心菜(Ipomoea aquatica)為何叫蕹菜

蕹菜( Ipomoea aquatica ,英文名稱為water spinach),又稱空心菜、無心菜、應菜、壅菜、藤菜、葛菜、甕菜及通菜,為一年生草本植物,莖蔓性,中空,節上能生不定根;葉長心臟形,葉柄很長;夏秋季開白色或淡紫色喇叭狀花;種子淡褐或黑色;蕹菜性喜溫暖濕潤,生長勢強,最大特點是耐澇耐炎熱。在15℃—40℃條件下均能生長,耐連作。對土壤要求不嚴,適應性廣,無論旱地水田,溝邊地角都可栽植。(以上資料來自 維基百科 )  空心菜的花。圖片來源: wiki 空心菜一直都是版主最愛的蔬菜之一,脆脆而中空的莖吃起來很爽口;不過讀者們可能不知道, 臺灣空心菜的重鎮在嘉義的布袋與朴子 。 空心菜為何叫做「蕹菜」呢?根據曹銘宗老師考證,可能是因為它可以裝在甕裡面種植,所以被稱為「蕹菜」。至於空心菜究竟是源自於東南亞的哪一個國家,就有待繼續考證了。 曹老師原文刊載如下: ------------------------------------------------------------------------------ 因為莖中空而俗稱「空心菜」的半水生蔬菜,中文學名是「蕹菜」(ㄩㄥ ㄘㄞˋ),因為中國明清文獻大都寫作「蕹菜」,而台灣的台語和客語也沿用古字稱之「蕹菜」(台語音èng-tshài)。 有一句台語俚諺說:「食無三把蕹菜,就欲上西天」,就是說才剛吃素就想到佛教的西方極樂世界,比喻說還早的很呢!由此可見,「蕹菜」在台灣是非常普遍的蔬菜,但「蕹」這個字從何而來?又是什麼意思呢? 「蕹菜」屬蔓生性一年生或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性喜濕熱,水陸兩棲,原產於東南亞,很早就傳到東亞。自明清以來的中國史籍及台灣方志,都說:「蕹菜本生東夷古倫國,番舶以甕盛之歸,故又名甕菜。」 「東夷古倫國」是什麼國?很奇怪,古今文獻一大抄,但沒有人說此國在哪裡?根據中研院台史所翁佳音的研判,由於「東夷」一般指台灣以北到日本,所以此一「東夷」可能寫錯,應該是指東南亞才對,這符合「蕹菜」原產地在東南亞,但東南亞的「古倫國」就不知道是哪一國了。 我們先找到了「蕹菜」來自東南亞,那麼「蕹」字從何而來?在《說文解字》、《康熙字典》都有「蕹」這個字,但無法解釋與「蕹菜」的關係。 上述文獻提到「蕹菜」是裝在甕子裡,用船從東南亞運來,所以又稱之「甕菜」。這也就是說,「

蜜蜂也酗咖啡

咖啡因。圖片來源: wiki 有些人每天早上若忘了喝一杯咖啡,整天不但會精神不濟,聞到咖啡香時就會不自主的深呼吸(嗯~)。 其實咖啡因帶有苦味,很多植物都會製造咖啡因來降低自己的適口性,以避免被草食動物啃咬。但很特別的是,許多植物(大約55%)的花蜜中帶有低量(大約25ppm)的咖啡因。究竟咖啡因在花蜜裡出現是做什麼呢? 過去的研究已經知道,蜜蜂們對蔗糖水的蔗糖濃度是很敏感的。在這次的實驗中,科學家們將蔗糖水加入與自然界花蜜中一樣濃度的咖啡因,發現當蜜蜂們嚐到咖啡因以後,造訪同一個區域的頻率會從每三個小時18.5次增加到23.5次,而且同一隻蜜蜂造訪的次數也增加了。回巢後,喝了咖啡的蜜蜂有88%會向伙伴們報告關於花蜜出現的消息,但沒有喝咖啡的蜜蜂只有67%把食物的消息布達出來;而且喝了咖啡的蜜蜂布達的賣力程度,幾乎是沒喝咖啡的蜜蜂的三倍 (咖啡買一送一!) 。 即使科學家們將加了咖啡因的蔗糖水溶液中蔗糖的濃度降低到原來的80%,蜜蜂們依然熱愛著這些花蜜。甚至,因此使得產蜜減少了將近一成五(14.5%)也不在乎呢! 除了咖啡因以外,同屬於生物鹼的尼古丁(nicotine),也會造成花蜜的味道比較不好吃。比較不好吃的花蜜,會讓採蜜的昆蟲一朵換過一朵,如此一來可以提高授粉的成功率。雖然曾有研究發現,吃了 含尼古丁的糖水 的大黃蜂,對抗寄生蟲的能力比較好,但是該研究並沒有證明大黃蜂自己會去「採藥」,其他的實驗倒是證明了蜜蜂比較不愛有尼古丁的食物。 在植物中,柑橘屬( Citrus )、咖啡屬( Coffea )以及山茶屬( Camellia )都會生產咖啡因,主要應該是讓葉子帶有苦味,防止被草食動物吃掉;意外的也有少量出現在花蜜中,而更意外的是,蜜蜂會對咖啡因上癮?但若以尼古丁的角度來看,雖然吸引更多蜜蜂過去是好處,但同一隻蜜蜂重複在同一朵花採蜜,似乎反而不利於花粉的散播...? ( 本文 版權為台大科教中心所有,其他單位需經同意始可轉載) 參考文獻: Couvillon et al., Caffeinated Forage Tricks Honeybees into Increasing Foraging and Recruitment Behaviors, Current Biology (2015), http://d

菠菜(spinach)的起源

菠菜。圖片來源: wiki 菠菜( Spinacia oleracea ),又名菠薐、鸚鵡菜、紅根菜及飛龍菜,是莧科(Amaranthaceae)植物。 提到菠菜總不免想到大力水手,但是曹銘宗老師考證發現,源自中亞的菠菜很可能是在唐朝時從尼泊爾傳入中國的。 原文如下: --------------------------------------------------------------------------------- 在台灣,年夜飯要吃的「長年菜」,一般都是芥菜(刈菜),以其葉片又長又大象徴長壽。聽說南部的「長年菜」卻是菠菜,連紅根帶綠葉一起煮,在此請南部朋友證實一下。(筆者按:已證實) 菠菜的台語稱之「菠薐仔」(pue-lîng-á)、「菠薐仔菜」,「菠薐」二字保留了古漢語對這種外來蔬菜的音譯名稱。 菠菜原產於中亞、西亞,傳入中國之後,歷來的中文名稱有波棱、菠棱、頗陵、菠薐、波斯草、赤根菜等。根據唐代詩人劉禹錫弟子韋絢撰寫的《劉公嘉話錄》中說:「菜之菠稜,本西國中有僧將其子來」。另據宋代王溥撰寫的《唐會要》中說:「貞觀二十一年……泥婆羅國獻波稜菜」。以此來看,菠菜是在西元647年(唐太宗貞觀二十一年)從尼泊爾傳入中國。 另外,宋代嚴有翼撰寫的《藝苑雌黃》中說:「蔬品有頗陵者,昔人自頗陵國將其子來,因以為名。今俗乃從艸而為菠薐。」今天有人研究當年中亞、西亞的國家,卻無法確認「頗陵國」所在。 但從日本文獻可以找到「頗陵國」可能的解釋。菠菜從中國傳到日本,日文借用漢字「菠薐」稱之「菠薐草」(ホウレンソウ,hōrensō)。日本文獻說,菠菜的尼泊爾文發音palunggo或palinga,中文音譯「菠薐」,發音boleng。以此來看,palunggo或palinga的音接近「頗陵國」,所以「頗陵國」就是尼泊爾文的菠菜,而不是國家的名字。 在此可以做個結論:大約七世紀,菠菜從中亞或西亞原產地,可能就是當時的波斯(今伊朗),經由絲綢之路傳到中國。菠菜的波斯語發音aspanakh,與尼泊爾文發音palunggo或palinga,以及與英文spinach,都有語源關係。 在中國,菠菜還有一個有趣的名字,屬於閩南語分支的潮州話,稱菠菜為「飛龍菜」,就是把「菠薐」的音寫成「飛龍」(bue-lóng)。 在台灣,菠菜由漢人移民引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