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植物可以讓蟲蟲自相殘殺!

植物不會動,所以遇到蟲害的時候,是否只能無奈的被咬呢?

過去許多研究發現,其實植物沒有表面看起來那麼無辜的樣子。有些植物會招來打手消滅不受歡迎的客人,如歐洲品系的玉米以及大芻草(teosinte)在遭受西方玉米根蟲(western corn rootworm,Diabrotica virgifera virgifera)的幼蟲攻擊時,會分泌一種倍半萜((E)-β-caryophyllene)召來西方玉米根蟲幼蟲的天敵:線蟲。

但是,能叫打手的畢竟是少數;大部份的植物都是透過分泌如水楊酸(salicylic acid,SA)、茉莉酸(jasmonic acid,JA)等等,來啟動自己的防禦機制。不過近年來的研究也發現,這些防禦機制並不像過去所認為的那麼簡單。一樣是被咬,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宿主包括二十科的植物)或是紋白蝶(Pieris rapae,專門以十字花科的植物為食草)幼蟲的啃咬,所造成的增加與減少表現的基因,只各有21%與12%的基因是相同的;而一樣被吸取篩管的汁液,桃蚜(Myzus persicae,吸食許多不同科的植物的汁液)與菜蚜(Brevicoryne brassicae,專門吸食十字花科植物的汁液)的吸食所引發的反應,也只各有7%與4%的基因是相同的。

水楊酸與茉莉酸等分子,是否只能啟動防禦機制、讓植物「全面備戰」而已嗎?最近來自美國的研究團隊發現,植物在感應到茉莉酸時,不只是自己會提高戒備,還會讓蟲蟲自相殘殺喔!

叫打手來已經很恐怖了,還會讓蟲蟲們自相殘殺,這根本就是恐怖片!

甜菜夜蛾幼蟲。圖片來源:Wiki

我們來看看到底是怎麼辦到的吧。當事雙方是甜菜夜蛾幼蟲與番茄(S. lycopersicum),研究團隊以10 mM、1 mM、0.1 mM 、0 mM(控制組)的甲基茉莉酸(MeJA)連續處理兩天後,於第二次處理完一小時後將八隻甜菜夜蛾的三齡幼蟲放到番茄葉片上,接著連續八天觀察幼蟲的數量以及體重。

結果發現,噴灑最高量MeJA的組別的幼蟲們,自相殘殺的情形最嚴重;而沒有噴灑MeJA的組別,到後面的實驗階段才出現比較明顯的自相殘殺。

為什麼這些蟲蟲要自相殘殺呢?研究團隊認為,可能是因為植物在啟動防禦機制後造成葉片的營養成分減少。過去的研究發現,甜菜夜蛾幼蟲的確會在吃到低氮含量的葉片的狀況下進行自相殘殺。而研究團隊也發現,使用被 1 mM MeJA處理過的番茄葉片餵食的幼蟲們幾乎沒怎麼長,但自相殘殺組的生長速度與控制組差不多。雖然沒有直接測量被 MeJA處理過的葉片是否養分(尤其是氮含量)較少,這些間接的證據應該也足以支持他們的論點了。

所以植物們可能是在啟動防禦機制時,降低了自己的營養成分,造成蟲蟲們自相殘殺;自相殘殺對植物有什麼好處呢?

讓敵人自相殘殺有幾個優點。

一、當他們忙著互咬,就沒空咬你了;所以可以降低自己的損害。

二、敵人自相殘殺完後,敵人的數目當然也減少了;這樣咬你的人也變少了。

在本篇論文中可以看到,到實驗結束時,還有最多葉片留下的組別,的確就是以 10 mM MeJA處理的組別;其次是 1 mM、而 0.1 mM的又其次。至於沒有用 MeJA來處理的組別,幾乎被吃光了。

當然這些看起來都很美妙,但有一個大問題是:在自然環境中,植物通常是被咬以後才會分泌茉莉酸喔!所以說了半天,難道這只是研究團隊在耍笨、浪費研究經費嗎?

當然不是囉!雖然植物通常不被咬就不會分泌茉莉酸,但先前也有研究發現,植物在受到傷害時,會釋放出VOC(揮發性物質)來通知隔壁的植物。雖然在那篇文章中只是單純的受傷,但茉莉酸也是可揮發性的,在被咬了以後放出茉莉酸,鄰居感應到趕緊提升裝備、同時葉片營養含量減少;等可惡的害蟲到鄰居那裡去作亂後,就因為養分不足而開始互相吞食...誰曰不可?

所以,還是一句老話:植物沒有它們表面上看起來的那麼無辜喔!

本文版權為台大科教中心所有,其他單位需經同意始可轉載)

餐考文獻:

Sergio Rasmann et. al., 2005. Recruitment of entomopathogenic nematodes by insect-damaged maize roots. Nature 434, 732-737 (7 April 2005) | doi:10.1038/nature03451

Heidi M. Appel, Howard Fescemyer, Juergen Ehlting, David Weston, Erin Rehrig, Trupti Joshi, Dong Xu, Joerg Bohlmann, Jack Schultz. Transcriptional responses of Arabidopsis thaliana to chewing and sucking insect herbivores.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2014; 5 DOI: 10.3389/fpls.2014.00565

John Orrock et. al., 2017. Induced defences in plants reduce herbivory by increasing cannibalism 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 1, 1205–1207. doi:10.1038/s41559-017-0231-6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關於蕃薯,你知道你吃的是什麼品種嗎?

蕃薯( Ipomoea batatas )從臺灣人的主食、轉變為副食、又轉變為飼料,最後在養生的風潮下,再度躍上餐桌,成為美食,可有人關心過,我們吃的蕃薯是什麼品種嗎? 圖片來源: 農委會 上面這張照片裡的蕃薯,中間的TN57與TN66,就是台農57號與台農66號,是臺灣最受歡迎的兩種蕃薯喔! 台農57號在1955年由嘉義農試分所將日治時代培育出的台農27號與南瑞苕種(Nancy hall)雜交育成。它黃皮黃肉,目前還是全臺灣產量最大的蕃薯。口感鬆軟,適合烤、煮食或製作薯條。主要產地在雲林、台南、高雄。適合在四~十月間種植。台農57號還曾經隨著農技團飄洋過海到史瓦濟蘭去,協助他們解決糧食問題呢! 至於台農66號呢,就是所謂的紅心蕃薯啦!台農66號是1975年也是由嘉義農試分所選出,1982年正式命名。它是目前栽植最普遍的食用紅肉番薯。在臺灣,幾乎全年皆可栽種,秋冬作五個月可收穫,春夏作四個月就可以收穫囉! 最右邊的台農73號,就是現在所謂的「芋仔蕃薯」啦!它是在1990年以台農62號(♂)x清水紫心(♀)雜交後,在2002年選拔出優良子代CYY90-C17,並於2007年正式命名。由於肉色為深紫色,所以得到「芋仔蕃薯」的暱稱。本品種富含cyanidin 及peonidin 等花青素,具抗氧化功用。 至於常吃的蕃薯葉,則是以桃園2號與台農71號為主,這兩種葉菜蕃薯都不用撕皮就可以直接煮來吃,而且莖葉不易倒伏,方便農民採收喔! 如果您愛吃的是蕃薯的加工食品,如蕃薯餅、蜜蕃薯、蕃薯酥,其實他們大多也是用台農57號與66號來加工的喔! 參考文獻: 蔡承豪、楊韻平。2004。臺灣蕃薯文化誌。貓頭鷹出版。 行政院農委會。 甘藷主題館 。

在太空站種蔬菜好像不太安全?

  羅曼生菜,萵苣的一種。圖片來源: 維基百科 美國致力於在太空站種蔬菜已經不是新聞了,之前他們還確認了太空站種出來的蔬菜與地表種出來的一樣營養。 這當然是好事,可是,最近的研究卻發現,在太空站種蔬菜,要非常小心! 發生了什麼事呢?原來,科學家發現,微重力狀況會讓萵苣(lettuce)的氣孔(stomata)更傾向於張開,而這使得萵苣更容易被病菌感染。 研究團隊如何製造微重力狀態呢?他們使用了一種稱為2-D旋轉儀(clinostat)的設備來模擬微重力環境。透過以每分鐘2圈(2 RPM)和每分鐘4圈(4 RPM)的速度旋轉萵苣,可以創造出類似於太空中微重力的條件。 為什麼這樣轉可以模擬微重力環境呢?原來,這種旋轉可以避免植物細胞內的平衡石(statoliths,一種參與重力感應的胞器,含有密度特別高的澱粉顆粒)停留在固定一處,從而模擬了缺乏重力的狀態。 接著,他們觀察植物在微重力狀況下的狀況。他們發現,在沒有病菌的狀況下,每分鐘2圈的速度會讓植物的氣孔開口變小,但每分鐘4圈的速度對氣孔的開閉沒有多大影響。 可是,如果同時有病菌存在時,不論是每分鐘2圈還是4圈,萵苣的氣孔都沒有辦法關得像有重力狀況一樣小。這會造成什麼影響呢? 研究團隊透過使用共聚焦顯微鏡對葉片組織進行堆疊影像分析,來觀察並量化模擬微重力條件下沙門氏菌的入侵深度。他們發現,在每分鐘4轉(4 RPM)條件下,與未旋轉的對照組相比,沙門氏菌的入侵更深,並且在植物內的菌群密度也更高。這意味著模擬微重力條件下的旋轉,不僅促進了沙門氏菌通過氣孔來入侵,也有利於這些病原體在植物組織內的生長和擴散。 這顯然是個壞消息,但是研究團隊並不氣餒,他們想知道,如果提供植物益菌,能不能讓植物提升防禦力呢? 於是他們加入了枯草桿菌(Bacillus subtilis)UD1022。UD1022是一種植物生長促進根圈細菌(PGPR),過去已知,它透過多種機制對植物有益,能促進生長、增強抗逆性、以及作為生物防治劑對抗病原體。研究團隊的觀察發現,UD1022也能夠限制氣孔張開的幅度,從而限制了沙門氏菌等病原體通過氣孔進入植物內部。 然而,研究團隊發現,在模擬微重力條件下,UD1022對氣孔開口的限制作用受到了強烈的抑制。在每分鐘4轉(4 RPM)的條件下,與未旋轉的對照組相比,UD1022處理的植物其氣孔開口寬度

秘魯傳統與現代:如何耕作(tillage)影響了土壤下的微生物世界

  Chiwa (左)與  barbecho(右)。圖片來源:Sci. Rep. 以前的人認為耕作可以「把土翻鬆」對植物有益,但近年來的研究卻發現,耕作會干擾土壤聚合,所以有了所謂的「免耕耕作」(no-till farming)。但是收穫後都不翻土,任由雜草叢生,也會造成操作上的一些困擾。 或許有限度的翻土,讓操作方便,也不會太擾動土壤,是否比較可行呢?最近在秘魯的研究,提供了一些資訊。 研究團隊探討了秘魯安第斯山脈傳統種植馬鈴薯的耕作系統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響。他們比較了「chiwa」(最小耕作)和「barbecho」(全耕作)兩種傳統耕作系統對土壤細菌多樣性、均勻度、群落組成和功能的影響。 「Chiwa」是一種最小耕作系統(MTS),其中常用「chakitaklla」(圖)。這種前印加時期的工具用於腳來定位,由一根長0.8至2.5米的木頭和一根長75至300毫米的金屬條製成。在這種MTS中,「chakitaklla」被用於草地上,以穿孔處植入馬鈴薯種子,種子被埋在0.1至0.2米的深度,並用相同的土壤覆蓋。三到四週後,種植區域附近的土壤被翻轉或翻面,形成種子塊莖上的土堤。 相對的,「barbecho」則是使用類似犁的由牛來拉的工具,甚至會使用耕耘機。 研究團隊發現,這兩種耕作系統雖然共享許多代謝途徑,但在厭氧途徑和多樣性途徑上存在差異,顯示了土壤管理對維持健康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要性。 他們發現,「chiwa」耕作系統,即最小耕作方法,顯示出比「barbecho」耕作系統,即全耕作方法,更高的微生物多樣性。這說明在較少干擾土壤的情況下,能夠支持更廣泛的微生物群落,這對土壤健康和生態系統功能是非常重要的。 分析顯示「chiwa」耕作系統比「barbecho」耕作系統展現了更多的厭氧途徑。這意味著在較少干擾土壤的情況下,能夠促進特定微生物群落的發展,這些群落在厭氧條件下更為活躍。這一發現強調了傳統最小耕作方法在維持土壤微生物多樣性和功能上的潛在優勢。 研究強調了利用微生物生物指標來評估耕作系統影響的潛力,這些發現為理解傳統耕作系統下秘魯農業土壤的微生物群落及其生態提供了新的見解。 論文中沒有提到哪一種耕作法馬鈴薯產量比較高,這是比較可惜的事。 參考文獻: García-Serquén, A.L., Chumbe-Nolasco, L.D.,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