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看到多年前畢業的學生的文章,覺得很有趣,徵得他的同意改寫在此。
什麼事那麼有趣呢?原來,昨晚他們團契聚會的主題是讓稗子和麥子「一齊長」。此梗典故原出新約聖經「
天國好像人撒好種在田裡, 及至人睡覺的時候,有仇敵來,將稗子撒在麥子裡就走了。 到長苗吐穗的時候,稗子也顯出來。 田主的僕人來告訴他說:主啊,你不是撒好種在田裡嗎?從哪裡來的稗子呢? 主人說:這是仇敵做的。僕人說:你要我們去薅出來嗎? 主人說:不必,恐怕薅稗子,連麥子也拔出來。 容這兩樣一齊長,等著收割。當收割的時候,我要對收割的人說,先將稗子薅出來,捆成捆,留著燒;惟有麥子要收在倉裡。」
當時團契的牧師提到,「要讓稗子跟麥子一起長,並不是希望稗子的基因轉成麥子...」時,引起了他的注意,於是回到住處便做了一些功課。結果還蠻有趣的...
稗子這種東西很耗地力營養,因此在世界各處都不受歡迎。但是,在中國長江流域一帶,有人在天候不佳不利糧食植物種植時,拿稗子做為牲畜的糧草,甚至還有釀稗子酒的,據說因為稗子這種植物熱量不輸高粱。
但是根據聖經,稗子是非常糟糕的東西,怎麼中國還有人拿來餵牲畜,甚至還能釀酒?
原來聖經中的「稗子」,其實不是華人世界中的稗(
Echinochloa crus-galli)。當初會翻譯成稗子,應該是因為當時翻譯的人不知道tare/weed是什麼(而 weed 是用來押韻 seed 這個字。筆者按:weed其實指得是雙子葉的雜草,單子葉的雜草一般稱為grass),因此才採用了最接近的物種。
看上面的照片就知道,其實稗子跟麥子(應是小麥,見下圖)長得並不相像。
即使與最早馴化的einkorn(一粒麥,
Triticum monococcum)或emmer(二粒麥,
Triticum dicoccum)相比,也並不相像。
那麼,真正出現在聖經裡面的植物,到底是什麼呢?原來,它是一種俗稱為 darnel (也稱為poison darnel 或cockle)的植物,中文譯作毒麥(
Lolium temulentum)。
跟上面的小麥相比,的確在外型上有些相似。由於它的分布區域,和小麥完全重疊,因此會和小麥競爭空間、水分、養分。而 darnel 會與一種真菌(
Neotyphodium 屬)共生,這種真菌會產生一種有毒的生物鹼,幫助darnel 減少自己被吃草的生物吃光的機會。但是這種生物鹼對人也有毒,食用後會產生暈眩、噁心,嚴重者可致死。
因此, darnel 成為人人除之而後快的植物,因為人們早就知道這種植物有潛在的危險。但也就是因為它們很像(也因此 darnel 在某些地方被稱為 false wheat ),所以在聖經中,被借用來做了比喻。其實仔細看,從形態外觀上,還是可以區分 darnel 和 wheat 的不同。
這個聖經的比喻,讓筆者想到,其實台灣民間也不乏這樣的應用。例如台語的「人若衰,種瓠瓜生絲瓜。」,就是很生動的比喻。這個比喻的由來是因為,瓠瓜(葫蘆瓢,bottle gourd,
Lagenaria siceraria)在幾十年前的台灣,是比較值錢的農作物;相對來說絲瓜(一名菜瓜,Egyptian cucumber,
Luffa aegyptiaca)則比較不值錢。但是種瓠瓜時,有時會有些瓠瓜長不出葫蘆的形狀,長成一條長長的有些像絲瓜的外型(如下圖)。
雖然仔細看還是看得出來瓠瓜與絲瓜的不同(對筆者來說是一望而知),但是就會被一些想要挑便宜貨的人故意硬拗說,「這明明就是絲瓜不是瓠瓜」來殺價。所以才會有這樣一句俗語流傳下來。
雖然一樣是混在麥田裡的雜草,但是
黑麥、燕麥後來成了受歡迎的穀物,而毒麥只能存在於聖經中,還因為翻譯的關係,根本不存在於華人教友社群裡...命啊...!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