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落花生。圖片來源:Wiki |
你愛吃花生糖嗎?香香脆脆的花生混進麥芽糖裡,不管是整顆的還是壓碎的,很少人能抗拒花生糖的誘惑!花生糖應該是台灣最受歡迎的甜食之一,不過俗稱花生、土豆、長生果的落花生並不是台灣原產喔!落花生是豆科一年生植物,在安地斯山以東的地區已栽種超過五千年;目前研究認為落花生可能是在阿根廷北部馴化。最早的落花生栽培大約在7,600年前。
一般認定落花生應該在1492年被哥倫布發現後帶回歐洲、然後傳播到世界各地;不過也有中國學者認為落花生可能是隨著鄭和下西洋被帶回來的。目前世界生產最多落花生的國家是中國,第二名是印度,第三名是奈及利亞。雖然落花生在歐美不是重要的穀物,但在美國從1930年代開始,就是很重要的動物飼料原料。至於東南亞則是由西班牙人先傳入菲律賓,再傳到印尼、越南、馬來西亞等國。
台灣產落花生最大的產地在雲林縣,占全台八成;其次為彰化縣。雲林縣落花生的最大產地是元長鄉,產量占全縣四成。落花生依植株型態有直立型、走莖型與路德型;台灣目前種植的大都屬於直立型。早期最受歡迎的品系為「台南選9號」;1986年以後被「台南11號」取代,直到1998年換新品系「台南14號」上台,約占70%以上;但俗稱「九號仔」的「台南選9號」仍有一定的市占率,而大黑松小倆口的牛軋糖是以「台南11號」製作的喔。台南11號、台南14號、台南16號以及台南選9號的育種、選拔都與台南農業改良場的楊允聰先生有關,可說是台灣落花生研究的重要推手喔!
落花生營養豐富,是很好的維生素B、E、鎂、錳、磷的來源,另外蛋白質含量也很高,占四分之一。不過,美國大約有百分之一的人口對落花生過敏,有些吃到花生甚至會休克!除了過敏之外,落花生也會有被黃麴黴菌污染的風險;因為黃麴毒素為致癌物,因此世界各國檢驗花生的黃麴毒素含量都是常規的食安檢驗,我國只要總黃麴毒素含量超過十億分之15 (15 ppb),就不能食用。
提到落花生,一定不能忘記花生醬。第一個製作出花生醬的人是加拿大的艾得森,他發明用烘焙好的落花生製作花生醬的方法,並在1884年取得專利。接著家樂氏公司的創辦人之一凱洛格醫師在1895年發明了用生的落花生製作花生醬的技術並取得專利,他認為花生醬最適合給沒有牙齒的人做為蛋白質補充品。
由於其它的豆科植物的果實都是在地面上成熟,只有落花生的果實是在地下成熟;因此在台灣落花生被稱為「土豆」,也就是「土裡的豆子」的意思。關於落花生有個傳說:有名的「癩痢頭皇帝」朱元璋小時候被花生的果莢弄傷了頭,聖口一開抱怨造成從此果莢就只能到地下去了。
落花生是怎麼到台灣的呢?根據目前的資料,應該在荷蘭人到台灣之前,落花生就由大陸先傳入澎湖,再傳到台灣了。小時候常見帶殼的鹽水煮落花生或是帶殼的炒落花生,也有去殼後炒熟加鹽的落花生,多半都是用來配飯或下酒吃;據說炒熟的土豆是早期台灣人的經典下酒菜。隨著台灣經濟起飛,「花生糖」這種甜食,從只有過年出現,開始變得越來越普遍。各地有名的花生糖很多,如桃園龍潭的「龍情花生軟糖」、彰化的克昌珍花生匠、金門的「貢糖」等等。為何要取名為「貢糖」呢?有人說是因為曾經呈獻給皇帝,是「貢品」;也有人說因為貢糖的製作要將烘焙過的花生與麥芽糖混合搥打;因為台語的「搥打」是「共」,取諧音轉為「貢」,就變成「貢糖」了。
花生除了食用以外,花生油還可以作為潤滑劑、塗料等等;落花生果實可以吃、可以作為飼料、榨出的油脂可以作工業使用,真的是有多種用途的果實呢!
(本文經編輯後刊載於2017/12/5國語日報科學版)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