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來藻屬的烏龜藻(Thalassia testudinum)。圖片來源:Wiki |
不過,上面提到的這些,都是陸生植物;水生植物呢?過去我們對水生植物如何完成終身大事,總是停留在它們都要依賴水將花粉帶到雌蕊那裡去的印象--也就是說,水生植物(藻類)
都是「水媒花」。
這個印象大致上也是正確的。過去的觀察發現,對於沈在水底的藻類來說,從花的構造也可以看到以水為授粉媒介所產生的變化。例如雌蕊的柱頭形成觸手狀的結構,雄蕊產生大量的花粉,花粉可能是絲狀或圓形帶有黏液等等,這些都是為了在水裡能夠更容易完成終身大事所做的演化。
生長於加勒比海與亞熱帶大西洋西部的烏龜藻(Thalassia testudinum),為泰來藻屬,是雌雄異株的水生植物。烏龜藻長得矮小不起眼,大概只有1-2公分高,雄花晚上開花,只開1-2小時;開花時,每朵雄花會產生十六萬顆帶有黏液的花粉。雌花則是白天開花,在72小時內都可以授粉。
若從帶有黏液的花粉看來,烏龜藻似乎也是水媒花囉?原本科學家們也是這麼想的,但是在2012年的一項研究中,研究團隊觀察到有蠻多甲殼類與多毛綱(polychaetes)的小生物,會在晚上雄花盛放的時候來接觸烏龜藻的雄花。雖然這些小傢伙們會游泳,但牠們也會隨著海流漂來漂去。有沒有可能牠們會幫烏龜藻授粉呢?
要證明這些甲殼類與多毛綱的小生物們是烏龜藻的授粉者,研究團隊要能夠證明:(1)牠們會接觸雄花與雌花;(2)牠們真的會攜帶花粉;(3)牠們會把花粉從雄花帶到雌花;(4)有受精事件發生。
研究團隊觀察發現,這些小生物們真的會去接觸雄花與雌花--而且牠們還會採食雄花(可能是採食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黏液)。接觸雄花後的甲殼類與多毛綱生物,在牠們的觸角、口器、腹部以及體節等部位都可以找到花粉黏在身上。
要怎麼證明這些小生物們真的會把花粉帶到雌花上呢?這有一點難度,不過研究團隊在海水缸裡面觀察,有這些小生物存在與沒有的烏龜藻,雌蕊上的花粉數目在15分鐘內是否有變化。結果發現,沒有這些小生物的海水缸裡的烏龜藻,雌花上面黏著的花粉數目沒有變化;但有這些小傢伙存在的海水缸裡,有些雌花上黏著的花粉顆粒變多了,有些則變少了。由於海水缸裡面沒有水流,所以花粉數目的變化(尤其是變少)一定是牠們搞的鬼。
是否有成功的受精呢?研究團隊觀察發現,有小生物的組別,它們的雌花上都可以觀察到花粉有花粉管的形成;而沒有小生物的組別,只有少量的雌花上的花粉有花粉管。雖然沒有直接看到果實的形成,但花粉管的形成較多,也意味著受精的成功率應該會比較高。
雖然這個研究無法摒除水在烏龜藻上擔任授粉者的功能,不過甲殼類與多毛綱生物在如烏龜藻這類的水生植物的終身大事上,很可能也有著不可抹滅的重要角色。而烏龜藻的花粉所產生的黏液,除了方便黏附在雌蕊的柱頭上以外,是否也是海底小生物的重要食物來源呢?許多陸生植物都會產生花粉與花蜜來吸引授粉者採食,而授粉者在採食花粉、花蜜之餘,也協助植物完成終身大事。或許烏龜藻與這些海中小生物之間,也存在著這樣的關係呢!
(本文版權為台大科教中心所有,其他單位需經同意始可轉載)
參考文獻:
Brigitta I. van Tussenbroek et. al. Experimental evidence of pollination in marine flowers by invertebrate fauna. Nature Communications 7, Article number: 12980 (2016) doi:10.1038/ncomms12980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