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根部木栓層(suberin lamellae,SL)在種子植物演化中的重要性

 

植物根的橫切面,紅色環狀的組織就是內皮組織。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木栓質(suberin)是一種在植物細胞壁中發現的複雜多聚體,主要由脂肪酸和芳香族化合物組成。它是植物體的一個關鍵組成部分,特別是在木栓層(suberin lamellae,SL)和樹皮中非常豐富。

木栓質的主要作用是為植物提供保護和防水功能。它能幫助植物減少水分的損失,防止有害物質的侵入,同時也為植物提供了一定的機械支撐。在植物的根內皮層中,木栓質的存在有助於調節水分和養分的吸收,防止不必要的物質進入植物體內部。

此外,木栓質也參與了植物傷口的愈合過程。當植物的某個部位受到物理損傷時,木栓質會在損傷處形成,有助於封閉傷口,防止微生物入侵和水分過量流失。

但是,所有的植物都有木栓層嗎?最近的研究有了有趣的發現。

在這篇研究裡,研究人員探討了根部木栓層在種子植物演化中的重要性。在石炭紀晚期,氣候變得更冷更乾燥,這時種子植物開始超越蕨類植物,成為地球上的主要植物群。研究發現,木栓層的出現對種子植物的崛起產生了關鍵作用,這些多層超微結構位於植物細胞壁中,對植物營養平衡和防止病原體和有毒物質入侵起著重要作用。

維管束植物的根內皮層結構在不同的植物群中有所不同,特別是在其次生結構——木栓層(suberin lamellae,簡稱SL)。研究團隊觀察了18種維管束植物,包括2種石松類植物、8種蕨類植物、5種裸子植物與2種被子植物。在種子植物中,根內皮層細胞壁在完全分化的根部區域顯示出木栓層。這些木栓層在穿透性電子顯微鏡(TEM)下呈現交替的深淺帶狀結構,並且是細胞壁的次生結構。這種特徵結構在不同種類的種子植物中均有觀察到。相比之下,這些結構在蕨類植物和石松類植物中並不存在。雖然一些蕨類植物(特別是三種溼生蕨類植物:耳蕨、鹿角蕨和鐵線蕨)在用Fluorol Yellow(FY)088染色時表現出了能檢測木栓質和類木栓質化合物的螢光信號,但這些信號呈現粗糙、不連續和斑點狀,與種子植物中清晰、平滑、包圍內皮層細胞的信號顯著不同。這表明這些蕨類植物的根可能無法以與種子植物相同的方式發育出木栓層。另外,在這些蕨類植物和石松類植物中,未觀察到相應的次生細胞壁結構,進一步確認了這些物種缺乏木栓層。

也就是說,木栓層是種子植物獨有的特徵。此外,透過對蕨類植物的檢測發現,雖然它們能夠在根部形成與木栓層類似的結構,但這些結構在生物化學組成和結構上與種子植物的木栓層有顯著差異,並且對植物激素離層酸(ABA)的反應也不同,這進一步證明木栓層是種子植物特有的進化創新。

更重要的是,木栓層的存在顯著提高了種子植物的抗旱能力,這對於在乾旱的石炭紀晚期氣候中生存非常重要。研究發現,缺少功能性木栓層的阿拉伯芥(Arabidopsis thaliana)對旱逆境的耐受性明顯降低。木栓層能有效地防止根部水分的流失,特別是在乾燥土壤條件下。

文章還提到,對木栓層結構的進一步研究可能有助於改良作物的抗旱性,並且對於理解蕨類植物在乾旱環境下的獨立進化適應也具有重要意義。此外,科學家們認為木栓層的形成和調控所涉及的基因可能是通過其他過程中基因的重複和功能分化演化而來的。

總而言之,這篇文章為我們提供了關於種子植物如何透過根部內皮層的進化(也就是木栓層的出現)來適應乾旱環境,這不僅顯示了植物進化的關鍵步驟,也幫助我們進一步瞭解植物生理。

參考文獻:

Su Y, Feng T, Liu CB, Huang H, Wang YL, Fu X, Han ML, Zhang X, Huang X, Wu JC, Song T, Shen H, Yang X, Xu L, Lü S, Chao DY. The evolutionary innovation of root suberin lamellae contributed to the rise of seed plants. Nat Plants. 2023 Nov 6. doi: 10.1038/s41477-023-01555-1.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7932483.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關於蕃薯,你知道你吃的是什麼品種嗎?

蕃薯( Ipomoea batatas )從臺灣人的主食、轉變為副食、又轉變為飼料,最後在養生的風潮下,再度躍上餐桌,成為美食,可有人關心過,我們吃的蕃薯是什麼品種嗎? 圖片來源: 農委會 上面這張照片裡的蕃薯,中間的TN57與TN66,就是台農57號與台農66號,是臺灣最受歡迎的兩種蕃薯喔! 台農57號在1955年由嘉義農試分所將日治時代培育出的台農27號與南瑞苕種(Nancy hall)雜交育成。它黃皮黃肉,目前還是全臺灣產量最大的蕃薯。口感鬆軟,適合烤、煮食或製作薯條。主要產地在雲林、台南、高雄。適合在四~十月間種植。台農57號還曾經隨著農技團飄洋過海到史瓦濟蘭去,協助他們解決糧食問題呢! 至於台農66號呢,就是所謂的紅心蕃薯啦!台農66號是1975年也是由嘉義農試分所選出,1982年正式命名。它是目前栽植最普遍的食用紅肉番薯。在臺灣,幾乎全年皆可栽種,秋冬作五個月可收穫,春夏作四個月就可以收穫囉! 最右邊的台農73號,就是現在所謂的「芋仔蕃薯」啦!它是在1990年以台農62號(♂)x清水紫心(♀)雜交後,在2002年選拔出優良子代CYY90-C17,並於2007年正式命名。由於肉色為深紫色,所以得到「芋仔蕃薯」的暱稱。本品種富含cyanidin 及peonidin 等花青素,具抗氧化功用。 至於常吃的蕃薯葉,則是以桃園2號與台農71號為主,這兩種葉菜蕃薯都不用撕皮就可以直接煮來吃,而且莖葉不易倒伏,方便農民採收喔! 如果您愛吃的是蕃薯的加工食品,如蕃薯餅、蜜蕃薯、蕃薯酥,其實他們大多也是用台農57號與66號來加工的喔! 參考文獻: 蔡承豪、楊韻平。2004。臺灣蕃薯文化誌。貓頭鷹出版。 行政院農委會。 甘藷主題館 。

在太空站種蔬菜好像不太安全?

  羅曼生菜,萵苣的一種。圖片來源: 維基百科 美國致力於在太空站種蔬菜已經不是新聞了,之前他們還確認了太空站種出來的蔬菜與地表種出來的一樣營養。 這當然是好事,可是,最近的研究卻發現,在太空站種蔬菜,要非常小心! 發生了什麼事呢?原來,科學家發現,微重力狀況會讓萵苣(lettuce)的氣孔(stomata)更傾向於張開,而這使得萵苣更容易被病菌感染。 研究團隊如何製造微重力狀態呢?他們使用了一種稱為2-D旋轉儀(clinostat)的設備來模擬微重力環境。透過以每分鐘2圈(2 RPM)和每分鐘4圈(4 RPM)的速度旋轉萵苣,可以創造出類似於太空中微重力的條件。 為什麼這樣轉可以模擬微重力環境呢?原來,這種旋轉可以避免植物細胞內的平衡石(statoliths,一種參與重力感應的胞器,含有密度特別高的澱粉顆粒)停留在固定一處,從而模擬了缺乏重力的狀態。 接著,他們觀察植物在微重力狀況下的狀況。他們發現,在沒有病菌的狀況下,每分鐘2圈的速度會讓植物的氣孔開口變小,但每分鐘4圈的速度對氣孔的開閉沒有多大影響。 可是,如果同時有病菌存在時,不論是每分鐘2圈還是4圈,萵苣的氣孔都沒有辦法關得像有重力狀況一樣小。這會造成什麼影響呢? 研究團隊透過使用共聚焦顯微鏡對葉片組織進行堆疊影像分析,來觀察並量化模擬微重力條件下沙門氏菌的入侵深度。他們發現,在每分鐘4轉(4 RPM)條件下,與未旋轉的對照組相比,沙門氏菌的入侵更深,並且在植物內的菌群密度也更高。這意味著模擬微重力條件下的旋轉,不僅促進了沙門氏菌通過氣孔來入侵,也有利於這些病原體在植物組織內的生長和擴散。 這顯然是個壞消息,但是研究團隊並不氣餒,他們想知道,如果提供植物益菌,能不能讓植物提升防禦力呢? 於是他們加入了枯草桿菌(Bacillus subtilis)UD1022。UD1022是一種植物生長促進根圈細菌(PGPR),過去已知,它透過多種機制對植物有益,能促進生長、增強抗逆性、以及作為生物防治劑對抗病原體。研究團隊的觀察發現,UD1022也能夠限制氣孔張開的幅度,從而限制了沙門氏菌等病原體通過氣孔進入植物內部。 然而,研究團隊發現,在模擬微重力條件下,UD1022對氣孔開口的限制作用受到了強烈的抑制。在每分鐘4轉(4 RPM)的條件下,與未旋轉的對照組相比,UD1022處理的植物其氣孔開口寬度

秘魯傳統與現代:如何耕作(tillage)影響了土壤下的微生物世界

  Chiwa (左)與  barbecho(右)。圖片來源:Sci. Rep. 以前的人認為耕作可以「把土翻鬆」對植物有益,但近年來的研究卻發現,耕作會干擾土壤聚合,所以有了所謂的「免耕耕作」(no-till farming)。但是收穫後都不翻土,任由雜草叢生,也會造成操作上的一些困擾。 或許有限度的翻土,讓操作方便,也不會太擾動土壤,是否比較可行呢?最近在秘魯的研究,提供了一些資訊。 研究團隊探討了秘魯安第斯山脈傳統種植馬鈴薯的耕作系統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響。他們比較了「chiwa」(最小耕作)和「barbecho」(全耕作)兩種傳統耕作系統對土壤細菌多樣性、均勻度、群落組成和功能的影響。 「Chiwa」是一種最小耕作系統(MTS),其中常用「chakitaklla」(圖)。這種前印加時期的工具用於腳來定位,由一根長0.8至2.5米的木頭和一根長75至300毫米的金屬條製成。在這種MTS中,「chakitaklla」被用於草地上,以穿孔處植入馬鈴薯種子,種子被埋在0.1至0.2米的深度,並用相同的土壤覆蓋。三到四週後,種植區域附近的土壤被翻轉或翻面,形成種子塊莖上的土堤。 相對的,「barbecho」則是使用類似犁的由牛來拉的工具,甚至會使用耕耘機。 研究團隊發現,這兩種耕作系統雖然共享許多代謝途徑,但在厭氧途徑和多樣性途徑上存在差異,顯示了土壤管理對維持健康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要性。 他們發現,「chiwa」耕作系統,即最小耕作方法,顯示出比「barbecho」耕作系統,即全耕作方法,更高的微生物多樣性。這說明在較少干擾土壤的情況下,能夠支持更廣泛的微生物群落,這對土壤健康和生態系統功能是非常重要的。 分析顯示「chiwa」耕作系統比「barbecho」耕作系統展現了更多的厭氧途徑。這意味著在較少干擾土壤的情況下,能夠促進特定微生物群落的發展,這些群落在厭氧條件下更為活躍。這一發現強調了傳統最小耕作方法在維持土壤微生物多樣性和功能上的潛在優勢。 研究強調了利用微生物生物指標來評估耕作系統影響的潛力,這些發現為理解傳統耕作系統下秘魯農業土壤的微生物群落及其生態提供了新的見解。 論文中沒有提到哪一種耕作法馬鈴薯產量比較高,這是比較可惜的事。 參考文獻: García-Serquén, A.L., Chumbe-Nolasco, L.D.,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