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圖片來源:Current Biology |
有些植物會進行睡眠運動:晚上葉片閉合、白天葉片開啟。這樣的行為目前知道是因為葉片基部的葉枕(pulvinus)的細胞裡的光敏素(phytochrome)感應到紅光,造成氫離子、鉀離子的流動所造成的。葉枕在葉片基部的上面與下面都有,當上面的葉枕因為感應到紅光而造成氫離子流出,導致鉀離子通道開啟而使得鉀離子流入,水分跟著流入葉枕的細胞,葉枕就膨脹,於是葉片就打開了(葉片下面的葉枕再同一時間會發生相反的事情)。
植物到底在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睡眠運動的?這個問題能不能從化石證據去回答呢?最近中國與瑞典的研究有了有趣的發現。 他們發現在兩種巨翅目(Gigantopterids)植物的化石葉片上,出現了對稱的咬痕。
在現生的植物中,類似的咬痕也會出現在植物的葉片上,而這樣的咬痕代表了昆蟲在葉片閉合的時候啃咬植物的葉片。由於這兩種巨翅目植物的化石可以回溯到兩億五千兩百萬年前,這也就意味著在那個時候,植物已經出現睡眠運動這種行為了。
參考文獻: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