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月, 2025的文章

原生質絲如何控制植物細胞間的物質流動?

  圖片取自 Cell期刊 原生質絲(plasmodesmata),或稱為胞間連絲,是植物細胞用來彼此連結、互通聲息的小通道。原生質絲是由細胞膜穿過細胞壁形成的構造,直徑大約介於40-50奈米(nm)之間。 這麼小的洞,物質是如何穿過原生質絲的?過去認為是木聚醣,不過最近有了新的發現喔! 看文章

寄生植物大不同!

  分枝列當。By Javier martin - Own work , Public Domain,  寄生植物,如分枝列當或獨腳金,以吸器附著在宿主身上,對宿主的健康造成重大損害! 要消滅寄生植物,首先當然要瞭解它啦,這就是所謂的「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啊! 最近,有研究團隊研究了,這些寄生植物如何調節自己的吸器數量,發現竟然跟一個賀爾蒙相關,很有趣喔! 看付費文章

如何提高生物農藥的效果:自製奈米顆粒

  苦 楝 樹。By Prabhupuducherry - Own work , CC BY-SA 3.0,  因為農藥造成的環境污染,其目標族群對農藥逐漸養成的抗藥性,以及農藥對於非目標族群的負面影響等因素,使得「生物農藥」出現。 但是,相對安全的生物農藥,卻面臨了效果較遜的問題,要怎麼辦呢? 最近有研究團隊開發了新配方,還不錯喔! 看文章

尋找大豆抗蟲基因

  受線蟲感染的大豆根部。圖片取自 維基百科 簡稱SCN的大豆胞囊線蟲是大豆在美國最可怕的害蟲之一,可造成大豆收穫下降40%,每年在美國造成大約13億美金的農損。 農夫多半依賴抗性品系來降低損失,但是這些抗性品系都是同一個來源,因此開發新的抗性品系非常重要! 最近的研究找到了新的抗性品系喔! 看文章

維生素B6對植物也很重要

  維生素B6的一種型態。圖片來源: 維基百科 維生素B6對我們很重要。它參與至少140個生物反應,包括胺基酸的合成。 雖然植物可以自己合成維生素B6,但是在某些情況下,還是會發生維生素B6不足的情形。 最近的研究發現,維生素B6在植物中除了參與代謝反應,對植物的免疫力也非常重要喔! 看付費文章

穇子的儲存研究

穇子。圖片取自 維基百科 看過穇子這種奇妙的作物嗎?因為它的穗的奇妙形狀,所以穇子又名龍爪粟,鴨爪粟,雞爪粟,雲南稗,雁爪稗等等。 別看穇子看起來怪好笑的,它耐旱、對土壤肥份又不挑剔,所以在乾旱與半乾旱的地區,對居民很重要。 最近有個研究,想了解穇子到底怎麼這麼厲害! 看文章

茶樹會聊天嗎?

  圖片作者:ChatGPT 植物在受到壓力時會釋放揮發性化合物,然後其他的植物接收到以後,就會提高警戒。當然,要不要說植物這樣做是在「警告」鄰居,那就看個人啦。 最近有個關於茶樹的研究發現,茶樹在寒流來的時候,會釋放信息; 而其他的茶樹在收到信息後,不僅會進行「作戰準備」,也會放出信息。 這是否意味著,他們會聊天呢? 看文章

如何讓水稻不怕冷?

  圖片作者:ChatGPT 水稻是對低溫極為敏感的作物。在穗分化至抽穗階段時如果氣溫驟降,就會產生寒害。稉稻比秈稻更耐寒,這使得稉稻可以適應高緯度與高海拔地區的環境。 最近有個研究,透過篩選抽穗階段耐寒的基因,找到了稉稻的耐寒基因喔! 看文章

如何讓C4植物增產?

  圖片作者:ChatGPT 看到這個題目,有些讀者應該會想:嗄?C4植物本來產量就比較高了,為什麼還要增產呢? 事實上,雖然C4植物本來產量就比較高,但是根據最近的研究發現,隨著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其實C4植物也還可以再「ㄠ」一下喔! 看文章

如何幫助植物傷口癒合?

  圖片作者:ChatGPT 植物會需要幫忙癒合傷口?為什麼要幫忙植物癒合傷口? 雖然植物再生能力很強,但通常僅限於頂端分生組織;其他部分則不一定有那麼厲害。 但是,有傷口不癒合,可能會導致病菌入侵,影響植物的健康與產量。 最近有研究團隊發現,有方法可以幫忙植物癒合傷口喔! 秘密就在「椰果」裡! 看文章

植物如何鋅鋅向榮?

  缺鋅的植物。圖片取自 UC IPM 鋅(Zn)是植物生長必需的微量元素,雖然植物需要得不多,但仍是少不了。 植物有許多基因負責鋅的吸收與運輸,最近有個研究針對了其中的ZIP家族作了深入的分析。 結果發現:缺少鋅竟然還會影響到其他養分的平衡!這真的太驚人了! 看文章

太酸了啦!為什麼太多生長素有反效果?

  生長素。圖片取自 維基百科 我們知道,當植物細胞感應到生長素後,細胞壁空間會因為質子幫浦活化而變酸,於是造成胞壁擴張蛋白活化,細胞就開始生長。 但是,為什麼過量的生長素反而會讓植物不長呢? 最近的研究發現,原來植物需要「剛剛好」的酸唷! 看文章

白花蠅子草的「超級雄風」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很多「壯陽秘方」都是以形補形的無稽之談,不過今天我們要介紹一個有「巨大陽性」染色體的植物:白花蠅子草。 這草的Y染色體有多大呢?大概是一般植物的10-50倍大! 這麼大的Y染色體,該不會有什麼神奇功效吧?且待我道來... 看文章

天然的三倍體向日葵!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生物的染色體倍數,若不是單倍就是雙倍;即使出現天然的多倍體也是2的倍數。 天然產生的三倍體極少,主要是因為三倍體在減數分裂時會發生困難,造成不育; 但是,最近科學家發現有一個品系的向日葵,會產生天然的三倍體! 怎麼回事呢? 看文章

植物找水的能力

  馬雅的玉米神,正從玉米穗中現身。圖片: 維基百科 「一氧化二氫」是所有生物必需的養分。雖然太多也有害處,但是大部分的時候,生物比較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不夠。 但是植物沒有辦法靠運動來改變自己生活環境;所以,植物只能關氣孔或主動的把根朝著有水的地方生長。 最近有科學家研究玉米找水的能力跟哪些基因有關,結果還蠻有趣的! 看文章

ACC與乙烯對植物的根有相反的功效

ACC。圖片來源: 維基百科  因為可溶於水、容易定量,加上只剩下一個步驟就可以轉化為乙烯,研究乙烯(ethylene)如何影響植物生長發育的人,很常用ACC來取代乙烯。 但是,在2020年的一個研究發現:ACC也有自己的活性! 糟糕啦,以後該怎麼研究乙烯呢? 看文章

迷路的泡泡與失敗的分家大戲

  功能冗餘,有時是保命的良方!圖片作者:ChatGPT 植物因為有細胞壁,造成植物有複雜的細胞分裂。在染色體平均分配以後,植物細胞卻還要先形成成膜體、在產生細胞板,最後才形成細胞壁! 形成細胞壁的過程中,需要把高基氏體產生的小泡泡帶到成膜體上,細胞板才能形成; 最近的研究發現,要帶小泡泡過去,竟然要「四個」蛋白質來做! 這是怎麼回事呢?來看看! 看付費文章

根毛長不長,需要李組長?

  番茄的根毛。圖片取自 維基百科 植物的根毛是由根的表皮細胞突起形成的單細胞構造,幫助植物吸收土壤中的水分與養分。根毛比頭髮還細的,但是對植物卻非常重要! 最近有研究團隊發現,溫度會影響根毛生長,但是,到底溫度怎麼影響根毛的生長呢?他們做了好多實驗,發現案情一點也不單純喔! 看付費文章

樹木如何演化出火災適應?

森林火災。圖片來源: 維基百科  樹不會跑,所以火災來的也只能無可奈何地被燒... 但是樹並不會就讓「青史盡成灰」,它們可是會想辦法讓自己「浴火重生」的! 有些樹會長出厚皮、有些樹會等火滅了以後再灑下種子、有些樹會想辦法讓自己保留發芽的能力... 到底它們是怎麼做到的? 來看看 !

「地檳榔」?Pinang Tanah?

  圖片取自 期刊 在地下結果不稀奇,還有在地下開花的植物! 而且,這種植物就在婆羅洲,當地人還當零食吃呢! 不過,這種零食植物,卻一直沒有被植物學家記錄下來,直到2023年... 看文章

為何有些植物的葉片會「無風自動」?

  顫楊。圖片取自 維基百科 為什麼明明沒有風,但是有些植物的葉子就是會晃來晃去的? 在能夠「無風自動」的植物中,最有名的可能就是顫楊了。 顫楊之所以容易無風自動是有原因的,不過,為什麼植物需要有這種能力呢? 看文章

植物的心機真的很多嗎?

  圖片作者:ChatGPT 過去許多研究發現,植物在受到攻擊時,會發出揮發性化合物來警告鄰居,然後鄰居就可以提高防禦。感覺植物真的是非常和平又愛好互助的生物喔? 但是,植物真的有這麼大愛嗎? 最近的一個理論研究發現,可能不是這麼一回事喔! 不過,這個理論研究,卻被幾家不同的科普網站給過度解釋,連嬛嬛都出場啦! 我們也來看看吧! 看文章

正牌的地瓜與吃瓜群眾在非洲

  「地瓜」的花以及食蟻獸吃剩的瓜皮。圖片取自 期刊 台灣的地瓜不是瓜,但是還真的有地瓜呢! 非洲有一種瓜,雌花在授粉之後就會往地下鑽,最後在地下成熟... 這樣的瓜,種子要如何傳播呢?誰是它的「吃瓜群眾」呢? 看文章

低甲烷排放水稻來了!

水田會產生甲烷。圖片取自 維基百科  提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有多少人知道,種田也會排放溫室氣體嗎?而且,還是甲烷喔! 水田會排放甲烷,說來真是尷尬,但是人不能不吃飯,所以很多專家對這件事都是「選擇性沉默」。 不過,最近有個好消息!低甲烷排放的水稻終於出現了!而且是「非基」的喔! 看文章

原來吉貝素(GA)也與抗逆境有關!

  得了Bakanae的水稻。圖片來源: 維基百科 吉貝素(GA,gibberellic acid)是很重要的植物激素,對種子發芽、節間延長都很重要。 有趣的是,當初的發現是因為被真菌感染的水稻會罹患「水稻惡苗病」,而真菌會產生GA。 不過,最近的研究發現了GA的新技能:幫助植物抗逆境! 這實在太神奇了!來看看吧! 看文章

南美洲的莫霍斯文化(Moxos)以玉米為主食

  莫霍斯文化位置。圖片取自 維基百科 莫霍斯文化(Moxos)是指居住在玻利維亞亞馬遜的 Llanos de Moxos 地區的一群人。他們建造土丘(lomas),在土丘上生活。這些人可能不是單一種族,也沒有國家制度,甚至說的不是同一種語言。 早期以為他們不是農業民族,後來發現他們有發達的農業;最近更發現,這些人也是「呷番麥」的喔! 看文章

其實C4植物也怕熱

  圖片取自 期刊 因為C4植物比C3植物在高溫下仍能維持較高的產量,所以近年來有些科學家致力於將我們的主要作物(C3植物)改造為C4植物。 但是,我們對C4植物在高溫下的生理學,瞭解得夠透徹了嗎? 最近的研究發現,其實C4植物也怕熱! 看文章

蜘蛛絲蛋白可幫助植物抗旱?!

  圖片作者:ChatGPT 做科學研究,並不是總是會有很棒的結果的。 最難過的,莫過於辛苦了好久,最後沒有什麼結果,真難過! 不過,有時候也會有「柳暗花明」的時候。 這一篇論文,就是「柳暗花明」的最佳實例! 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