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磁力魔法:CEST技術讓隱形代謝現形 9月 30, 2024 圖片作者:ChatGPT 聽過給動物照MRI,好像沒聽過給植物照MRI? 植物因為結構的原因,照MRI不太容易得到好的影像。不過,最近新開發的CEST技術,可以克服這個問題! 看文章 閱讀完整內容
植物也有「長子繼承」嗎? 9月 29, 2024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聽過「鳳梨頭,西瓜尾」嗎?根據義美的研究,鳳梨頭比較甜,是因為那裡的花最早開,累積了比較多養分。 其他的植物,有沒有類似的現象呢?有喔! 看文章 閱讀完整內容
春江水暖菌先知:藍綠菌如何知寒暑 9月 28, 2024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高等植物可以藉著偵測日照長度的變化來了解季節更替,那單細胞植物呢? 最近的研究發現,連藍綠菌都有這個能力喔! 看文章 閱讀完整內容
要如何不「無可奈何花落去」? 9月 27, 2024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雖說花開花謝是正常現象,但種花的農夫們總想著可以讓花開得久一點。最近的研究發現了一個化合物,可以延緩花的凋謝喔! 看文章 閱讀完整內容
農耕行為對人類基因的影響 9月 26, 2024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人類開始種田以後,食物就從高度多樣性轉為以澱粉為主食了。歷經了上萬年的澱粉為主的飲食方式,對我們的基因是否會產生影響呢? 看文章 閱讀完整內容
葉脈書籤也不容易 9月 25, 2024 葉脈。圖片來源: 維基百科 美麗的葉脈書籤很少人不喜歡的,但是葉脈的形成卻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 最近科學家發現了一個新的突變株,對葉脈的發育會產生影響喔! 看文章 閱讀完整內容
花兒往何處去?解開番茄低光照落蕾的機制 9月 24, 2024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植物在光照不足的時候,會產生所謂的「落蕾」的現象,就是花苞還沒長大成熟就掉落。 落蕾影響產量,所以當然要努力減少。最近的研究,發現了番茄落蕾的機制喔! 看文章 閱讀完整內容
想入啡啡:解開嗎啡的止痛機制 9月 22, 2024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據說從罌粟中提煉出來的嗎啡是最強的止痛劑,但是它的成癮性也很強。 想要開發出止痛效果比得上嗎啡,但是又不會有成癮性的止痛藥,可能需要先了解一下嗎啡的止痛機制。 什麼?我們還不知道?我們過去只知道了一個大概,直到最近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看文章 閱讀完整內容
幫植物「驗屍」:誰來拜訪過這株植物? 9月 21, 2024 圖片來源:期刊 標本館裡的植物,除了幫助我們學習、留做紀錄,還能有什麼用途呢? 最近的研究發現,我們還能驗這些標本上的「環境DNA」,看看多年前當這株植物還活著的時候,曾與多少生物發生過互動喔! 看文章 閱讀完整內容
揭開向日葵的「葵花寶點」 9月 20, 2024 圖片來源: 維基百科 你是否曾觀察向日葵花田裡的向日葵呢? 有沒有發現,它們是左一朵、右一朵,並沒有整整齊齊排一列喔!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看文章 閱讀完整內容
「姊妹」情深:植物的跨科合作 9月 19, 2024 圖片作者:ChatGPT 知道馬雅人的「三姊妹」種植法嗎? 過去以為,它們只是有人提供攀爬的構造、有人幫忙遮住土壤...但是最近的研究發現,它們還會合作喔! 看文章 閱讀完整內容
巧「殼」力:更永續的巧克力 9月 18, 2024 可可的果實。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你知道製造巧克力,只用了一點點的可可果實(種子與一部分果肉)嗎? 為了讓巧克力更永續,科學家運用了巧克力的其他部分,一起來製作巧克力喔! 看文章 閱讀完整內容
「禾」你想的不一樣:改造基因讓水稻更耐除草劑 9月 17, 2024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隨著抗除草劑的雜草愈來愈多,科學家們除了開發新的除草劑,另一個方法就是讓原有的除草劑的使用範圍擴大。 最近的研究發現,透過改造水稻的基因,可以讓β-三酮類除草劑(β-triketone herbicides)能夠用在水稻上! 看文章 閱讀完整內容
讓植物為曙光做好準備的CFH1 9月 16, 2024 圖片作者:ChatGPT 對植物來說,晝夜節律與光傳導應該是息息相關的,但是能夠橫跨兩邊的基因,到目前發現得好像不多? 不過,最近有研究團隊用了特殊的方法,發現了一個兩邊通吃的基因喔! 看文章 閱讀完整內容
科學家發現水稻「稉」久長青的秘訣 9月 15, 2024 圖片取自 期刊 一年生植物一開花,就啟動衰老程式;但是衰老進行得太快,也會影響產量。 最近的研究,科學家發現了可以延遲衰老的基因喔! 看文章 閱讀完整內容
哪裡的植物需要更多關注? 9月 09, 2024 圖片來源: 期刊 植物是我們重要的資源。不論是糧食、衣物、藥物、家具,都可以看到植物的貢獻。 但是,世界上還有些地區的植物資源我們還不清楚,可是,隨著人類的開發,這些地區的植物資源,會不會在還沒研究就消失了呢? 所以,有研究團隊進行了調查! 看文章 閱讀完整內容
香蕉枯萎病原TR4致病力解謎 9月 08, 2024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我們現在吃的香蕉會是華蕉而不是大米七,其實都是尖孢鐮刀菌惹的禍。 現在它又捲土重來了!新種(稱為TR4)連華蕉都拿它沒辦法! 到底為什麼新種那麼厲害呢? 看文章 閱讀完整內容
麵包小麥的D基因真是一言難盡! 9月 06, 2024 圖片來源: 維基百科 麵包小麥是「異源六倍體」,有三套植物的基因組成它的基因體:A、B、D。 最近有科學家研究它的D基因體,才發現真的超複雜! 看文章 閱讀完整內容
格陵蘭(Greenland)曾經完全無冰喔! 9月 05, 2024 格陵蘭。圖片來源: 維基百科 大部分位於北極圈內的格陵蘭,也並不是總是冰雪封凍的;科學家研究發現,格陵蘭曾經完全無冰,上面還生活了不少動植物呢! 看文章 閱讀完整內容
稻癭矮縮(RGDV)病毒是個好房客 9月 04, 2024 葉蟬。圖片取自 網路 。 稻癭矮縮病毒(RGDV)以葉蟬為媒介感染水稻。最近的研究發現,這隻病毒對它的「媒人」很親切喔! 看文章 閱讀完整內容
從野生番茄尋找耐鹽基因 9月 02, 2024 野生番茄。圖片取自 網路 想要培育新品系,有時會因為栽培品系當初就是來自於少數幾個品系,造成所謂的瓶頸效應。這時候,就必須引進新的基因。新的基因最好的來源,就是野生種。 最近,科學家研究了265個野生品系番茄的基因,找出耐鹽的基因! 看文章 閱讀完整內容
植物也懂得超前部署 9月 01, 2024 道格拉斯茼蒿。圖片取自 維基百科 動物的研究發現,媽媽懷孕時如果遇到飢荒,生下的小孩將來比較容易得糖尿病。 植物會不會也有類似的機制?最近的研究發現,會喔! 看文章 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