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植物嫁接新發現:跨越物種的神奇PAT1基因

 

挪威杉。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嫁接(grafing)這種技術已經有大約兩千年的歷史,但是到底成功的關鍵是什麼,過去只知道同科的植物嫁接成活率高,但其中的機制並不是很明瞭。

2020年的研究發現了一個β-1,4-葡聚醣酶對嫁接成活很重要。2021年更進一步成功地完成了單子葉植物的嫁接。最近發表在《自然植物》(Nature Plants)上的研究,發現了一個跨物種的重要因子PAT1。

在這篇研究中,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微嫁接」(micrografting)的技術。微嫁接通常涉及到非常小的植物組織或幼嫩的植物部分,比如種子苗的頂端或年輕的枝條。由於涉及的組織非常細小,這種技術要求高度精確的操作,通常需要在顯微鏡下進行。

聽起來感覺對農民不大友善,但是根據研究團隊,微嫁接可用於不同種類的植物,包括那些傳統嫁接方法難以操作的品種。而且嫁接部位的癒合更快,成活率也相對較高,特別是在使用年輕組織進行嫁接時更是如此。

研究團隊以挪威杉為實驗材料,透過對嫁接前後挪威杉的RNA定序,研究者分析了嫁接過程中基因表達的差異。他們鑑定了在嫁接過程中活化的基因,特別是與維管束發育和細胞分裂相關的基因。他們還進行了外源激素處理實驗,分析了這些激素對基因表達的影響,特別是與細胞壁相關的基因。

為了進一步探索嫁接過程中的轉錄調控,研究者鑑定了差異表達的轉錄因子,並進行了加權相關網絡分析(WGCNA),來找到在嫁接過程中活化的關鍵轉錄因子。結果他們發現了PAT1基因家族,並且在阿拉伯芥中進行了高度表達和突變株分析,以探索這些基因在嫁接癒合過程中的功能。

研究團隊在進行松柏科植物間的微嫁接後,觀察到不同物種間嫁接(稱為異種嫁接)和相同物種間嫁接(稱為同種嫁接)的高存活率。這些存活率根據基因型不同而變化,介於70%至100%之間。

將嫁接的植物移至土壤中進行長期觀察後,同種嫁接的植物存活率仍然很高(90%至100%),但異種嫁接的組合,特別是不同屬之間的嫁接組合,顯示出較低的存活率。例如,挪威杉嫁接到瑞典松和北美黑松的存活率分別只有3.6%和1.8%,但當挪威杉用作砧木時,與瑞典松或北美黑松的接穗組合的存活率分別提高到19.6%和30.1%。

儘管某些異種嫁接組合的植株在嫁接接合部位出現膨大,且生長高度有所不同,但一般而論,成功嫁接的植物都生長良好。此外,某些嫁接組合的植物在外觀上與未嫁接的植物相似。

嫁接過程中活化的主要基因包括與生長素和細胞壁相關的基因、與細胞分裂和維管束發育相關的基因以及PAT1基因家族。與生長素和細胞壁相關的基因有漆酶(laccase)、果膠甲基酯酶(pectin methyl esterase)、β-1,4-葡聚糖酶(beta-1-4-glucanase,這在2020年的研究中也被發現)和果膠裂解酶(pectate/pectin lyase)等;與細胞分裂和維管束發育相關的基因包括了幹細胞分裂和分化相關的基因,這對於嫁接接合部的癒合和維管束的重新連接非常重要;PAT1基因家族(PHYTOCHROME A SIGNAL TRANSDUCTION 1PAT1) 基因則是這篇論文的最大發現,研究團隊發現PAT1在挪威杉和阿拉伯芥的嫁接過程中擔任核心調節作用,且這個基因家族在嫁接過程中的上調是共同的。

在挪威杉的嫁接過程中,研究團隊發現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反應的基因被激活。他們對2週大的挪威杉幼苗進行了外源生長素(IAA)和細胞分裂素(BAP)處理,隨後進行RNA定序分析。他們發現數千個基因對這些激素有反應,其中生長素誘導的基因數量略多於細胞分裂素誘導的基因。

在這些對外源激素有反應的基因中,研究團隊發現許多與細胞壁相關的基因,如漆酶、果膠甲基酯酶、β-1,4-葡聚糖酶和果膠裂解酶,在外源生長素處理和嫁接後都表現出差異性表達。特別是,生長素處理和嫁接過程中漆酶和果膠甲基酯酶的表達有顯著的重疊。

在嫁接過程中活化了一些特定的轉錄因子。研究團隊透過加權相關網絡分析(WGCNA)對這些轉錄因子進行了分析,發現在嫁接組織中特別是接穗和砧木中,而非未嫁接植物中的一些轉錄因子表現出差異性。這些轉錄因子的活化反映了嫁接過程中的複雜分子調控。這些轉錄因子包括PaPAT1-likePaWIP4-likePaMYB4-likePaLRP1-likePaMYB123-like。其中PaPAT1-like基因在挪威杉和阿拉伯芥(Arabidopsis thaliana)的嫁接過程中都被強烈上調。

當研究團隊以阿拉伯芥進行PAT1基因的高度表達和缺失突變實驗時,發現PAT1高度表達(AtPAT1OE)的阿拉伯芥在葉柄的傷口處表現出增加的癒傷組織(callus)形成,而pat1及其相關突變體(如pat1pat1scl5pat1scl5scl21)則在癒傷組織形成方面顯示出顯著的損害,嫁接附著率也顯著地降低。使用CFDA介質的韌皮部再連接試驗表明,PAT1過表達(PAT1OE)的系列在韌皮部再連接方面沒有顯著變化,但PAT1相關的單、雙和三重突變體在韌皮部再連接方面顯示出從中等到強烈的抑制。

研究團隊還選殖了挪威杉中的PaPAT1-like基因,並在阿拉伯芥中進行了高度表達實驗。發現PaPAT1-like高度表達(PaPAT1-likeOE)的阿拉伯芥在切割的葉柄處表現出增加的癒傷組織面積。

總而言之,這項研究為植物嫁接的分子機制提供了更多寶貴的見解,特別是PAT1基因家族的作用。它還為林業和園藝提供了實際應用,增強了我們在植物嫁接方面的理解和能力。

參考文獻:

Feng, M., Zhang, A., Nguyen, V. et al. A conserved graft formation process in Norway spruce and Arabidopsis identifies the PAT gene family as central regulators of wound healing. Nat. Plants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477-023-01568-w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關於蕃薯,你知道你吃的是什麼品種嗎?

蕃薯( Ipomoea batatas )從臺灣人的主食、轉變為副食、又轉變為飼料,最後在養生的風潮下,再度躍上餐桌,成為美食,可有人關心過,我們吃的蕃薯是什麼品種嗎? 圖片來源: 農委會 上面這張照片裡的蕃薯,中間的TN57與TN66,就是台農57號與台農66號,是臺灣最受歡迎的兩種蕃薯喔! 台農57號在1955年由嘉義農試分所將日治時代培育出的台農27號與南瑞苕種(Nancy hall)雜交育成。它黃皮黃肉,目前還是全臺灣產量最大的蕃薯。口感鬆軟,適合烤、煮食或製作薯條。主要產地在雲林、台南、高雄。適合在四~十月間種植。台農57號還曾經隨著農技團飄洋過海到史瓦濟蘭去,協助他們解決糧食問題呢! 至於台農66號呢,就是所謂的紅心蕃薯啦!台農66號是1975年也是由嘉義農試分所選出,1982年正式命名。它是目前栽植最普遍的食用紅肉番薯。在臺灣,幾乎全年皆可栽種,秋冬作五個月可收穫,春夏作四個月就可以收穫囉! 最右邊的台農73號,就是現在所謂的「芋仔蕃薯」啦!它是在1990年以台農62號(♂)x清水紫心(♀)雜交後,在2002年選拔出優良子代CYY90-C17,並於2007年正式命名。由於肉色為深紫色,所以得到「芋仔蕃薯」的暱稱。本品種富含cyanidin 及peonidin 等花青素,具抗氧化功用。 至於常吃的蕃薯葉,則是以桃園2號與台農71號為主,這兩種葉菜蕃薯都不用撕皮就可以直接煮來吃,而且莖葉不易倒伏,方便農民採收喔! 如果您愛吃的是蕃薯的加工食品,如蕃薯餅、蜜蕃薯、蕃薯酥,其實他們大多也是用台農57號與66號來加工的喔! 參考文獻: 蔡承豪、楊韻平。2004。臺灣蕃薯文化誌。貓頭鷹出版。 行政院農委會。 甘藷主題館 。

在太空站種蔬菜好像不太安全?

  羅曼生菜,萵苣的一種。圖片來源: 維基百科 美國致力於在太空站種蔬菜已經不是新聞了,之前他們還確認了太空站種出來的蔬菜與地表種出來的一樣營養。 這當然是好事,可是,最近的研究卻發現,在太空站種蔬菜,要非常小心! 發生了什麼事呢?原來,科學家發現,微重力狀況會讓萵苣(lettuce)的氣孔(stomata)更傾向於張開,而這使得萵苣更容易被病菌感染。 研究團隊如何製造微重力狀態呢?他們使用了一種稱為2-D旋轉儀(clinostat)的設備來模擬微重力環境。透過以每分鐘2圈(2 RPM)和每分鐘4圈(4 RPM)的速度旋轉萵苣,可以創造出類似於太空中微重力的條件。 為什麼這樣轉可以模擬微重力環境呢?原來,這種旋轉可以避免植物細胞內的平衡石(statoliths,一種參與重力感應的胞器,含有密度特別高的澱粉顆粒)停留在固定一處,從而模擬了缺乏重力的狀態。 接著,他們觀察植物在微重力狀況下的狀況。他們發現,在沒有病菌的狀況下,每分鐘2圈的速度會讓植物的氣孔開口變小,但每分鐘4圈的速度對氣孔的開閉沒有多大影響。 可是,如果同時有病菌存在時,不論是每分鐘2圈還是4圈,萵苣的氣孔都沒有辦法關得像有重力狀況一樣小。這會造成什麼影響呢? 研究團隊透過使用共聚焦顯微鏡對葉片組織進行堆疊影像分析,來觀察並量化模擬微重力條件下沙門氏菌的入侵深度。他們發現,在每分鐘4轉(4 RPM)條件下,與未旋轉的對照組相比,沙門氏菌的入侵更深,並且在植物內的菌群密度也更高。這意味著模擬微重力條件下的旋轉,不僅促進了沙門氏菌通過氣孔來入侵,也有利於這些病原體在植物組織內的生長和擴散。 這顯然是個壞消息,但是研究團隊並不氣餒,他們想知道,如果提供植物益菌,能不能讓植物提升防禦力呢? 於是他們加入了枯草桿菌(Bacillus subtilis)UD1022。UD1022是一種植物生長促進根圈細菌(PGPR),過去已知,它透過多種機制對植物有益,能促進生長、增強抗逆性、以及作為生物防治劑對抗病原體。研究團隊的觀察發現,UD1022也能夠限制氣孔張開的幅度,從而限制了沙門氏菌等病原體通過氣孔進入植物內部。 然而,研究團隊發現,在模擬微重力條件下,UD1022對氣孔開口的限制作用受到了強烈的抑制。在每分鐘4轉(4 RPM)的條件下,與未旋轉的對照組相比,UD1022處理的植物其氣孔開口寬度

秘魯傳統與現代:如何耕作(tillage)影響了土壤下的微生物世界

  Chiwa (左)與  barbecho(右)。圖片來源:Sci. Rep. 以前的人認為耕作可以「把土翻鬆」對植物有益,但近年來的研究卻發現,耕作會干擾土壤聚合,所以有了所謂的「免耕耕作」(no-till farming)。但是收穫後都不翻土,任由雜草叢生,也會造成操作上的一些困擾。 或許有限度的翻土,讓操作方便,也不會太擾動土壤,是否比較可行呢?最近在秘魯的研究,提供了一些資訊。 研究團隊探討了秘魯安第斯山脈傳統種植馬鈴薯的耕作系統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響。他們比較了「chiwa」(最小耕作)和「barbecho」(全耕作)兩種傳統耕作系統對土壤細菌多樣性、均勻度、群落組成和功能的影響。 「Chiwa」是一種最小耕作系統(MTS),其中常用「chakitaklla」(圖)。這種前印加時期的工具用於腳來定位,由一根長0.8至2.5米的木頭和一根長75至300毫米的金屬條製成。在這種MTS中,「chakitaklla」被用於草地上,以穿孔處植入馬鈴薯種子,種子被埋在0.1至0.2米的深度,並用相同的土壤覆蓋。三到四週後,種植區域附近的土壤被翻轉或翻面,形成種子塊莖上的土堤。 相對的,「barbecho」則是使用類似犁的由牛來拉的工具,甚至會使用耕耘機。 研究團隊發現,這兩種耕作系統雖然共享許多代謝途徑,但在厭氧途徑和多樣性途徑上存在差異,顯示了土壤管理對維持健康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要性。 他們發現,「chiwa」耕作系統,即最小耕作方法,顯示出比「barbecho」耕作系統,即全耕作方法,更高的微生物多樣性。這說明在較少干擾土壤的情況下,能夠支持更廣泛的微生物群落,這對土壤健康和生態系統功能是非常重要的。 分析顯示「chiwa」耕作系統比「barbecho」耕作系統展現了更多的厭氧途徑。這意味著在較少干擾土壤的情況下,能夠促進特定微生物群落的發展,這些群落在厭氧條件下更為活躍。這一發現強調了傳統最小耕作方法在維持土壤微生物多樣性和功能上的潛在優勢。 研究強調了利用微生物生物指標來評估耕作系統影響的潛力,這些發現為理解傳統耕作系統下秘魯農業土壤的微生物群落及其生態提供了新的見解。 論文中沒有提到哪一種耕作法馬鈴薯產量比較高,這是比較可惜的事。 參考文獻: García-Serquén, A.L., Chumbe-Nolasco, L.D.,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