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番茄基因的秘密:從野生品種到餐桌的演化探索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到底是水果還是蔬菜,雖然有個美國法院的判決,但我想還是言人人殊。原生於南美洲西部沿岸的高地,據信是由科爾特斯(Hernán Cortés,1485-1547)帶回歐洲,現在已經成了義大利菜餚中不可或缺的成員。很難想像16世紀以前的義大利菜是怎樣的!

在原生地經過一系列培育的番茄,落入歐洲人手中當然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產生出各種各樣的品系。筆者還記得在美國唸書時,曾經看過種子公司的目錄,宣稱他們培育出「超大番茄」,一片就可以鋪滿一片土司。

2020年,美國的研究團隊分析了100個番茄的基因體,建立了所謂的PanSV基因體。這些番茄裡面包括了野生品種如PAS014479 (SP) 和 BGV006775 (SP) (SP代表的是Solanum pimpinellifolium),另外還有許多栽培品系如PI303721、PI169588、EA00990、LYC1410、Floradade、EA00371、M82、Fla.8924 和 Brandywine等。

研究團隊發現了238,490個結構變異(Structural Variations, SVs),所謂的結構變異指的是相較於參考基因組(M82),其他基因組中較大範圍的基因組結構改變。這些改變包括基因或DNA片段的插入、刪除、重複、倒置和易位等。

結構變異與單核苷酸多態性(SNPs)不同,後者是單一核苷酸在基因組中的變化。結構變異的規模一般大於50個核苷酸,並且對基因的表達及功能有顯著的影響。這些變異在植物基因組中尤其重要,因為它們可能導致基因表達的改變,從而影響植物的性狀和適應性。

研究團隊指出,在分析的100個番茄基因組中,約50%的結構變異(SVs)與基因或其調控序列重疊(即轉譯區周圍的±5千鹼基範圍內)。在34,075個基因中,有95%至少在轉譯區的5千鹼基範圍內含有一個SV,其中大多數位於順式調控區域。這些數據顯示,這些區域呈現高度的變異。

研究團隊舉了幾個例子。其中之一是Smoky Volatile Locus,這個位點與番茄的「煙熏」香氣特質有關。在番茄果實成熟期間,一種名為NSGT1的糖基轉移酶被活化,它可以防止煙熏相關揮發性物質的釋放,這是透過將這些物質轉化為不可分解的三糖苷來達成的。當NSGT1發生突變時,會導致煙熏揮發性物質麴醇(guaiacol)的釋放。這表明Smoky Volatile Locus控制著番茄果實在成熟期間特定揮發性物質的生成和釋放,從而影響其香氣特質。

Smoky Volatile Locus 總共有五個haplotypes。這些haplotypes是通過新的MAS2.0組裝體找到的,包括轉譯區變異和結構變異。這五個haplotypes對番茄風味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揮發性化合物麴醇的累積上。研究發現,攜帶突變haplotypes IV和V的番茄品系表現出較低的NSGT1/2表現水平,並且相比於攜帶功能性haplotypes的品系,這些品系累積了更多的麴醇。

Haplotype I可能是祖先型,擁有完整的NSGT1和NSGT2基因。Haplotypes II和III具有完整的NSGT1,其中Haplotype III攜帶兩份NSGT1基因。Haplotype IV有一個7-kbp的重複,包括突變的nsgt2,導致NSGT1失去功能。Haplotype V則有一個大型的23-kbp刪除,移除了NSGT1E8,只留下一個突變的nsgt2副本。

這些haplotypes對番茄的風味影響顯著,特別是在攜帶haplotype V的番茄品種中,麴醇和甲基水楊酸(methyl salicylate)的累積與這一haplotype的刪除有關。這顯示Smoky Volatile Locus中的haplotypes對番茄的香氣特性有顯著影響,特別是與“煙熏”風味相關的化合物的生成和釋放。

第二個例子是fw3.2 ,是一個與番茄果實重量相關的QTL(量性狀座位),其特點來自於一個細胞色素P450基因的串聯重複。這種重複導致了果實重量的顯著增加,這是番茄馴化過程中的一個主要特徵。這個QTL下的基因發生的突變可能是結構變異(SVs)或單核苷酸多態性(SNPs)。

fw3.2的串聯重複導致細胞色素P450基因SlKLUH表達量增加約2倍,這導致了更大的果實。原先認為與此QTL相關的是SlKLUH基因啟動子中的一個SNP,該SNP可能導致SlKLUH表達量增加2到3倍,但這個SNP的作用尚不明確。最新的研究發現,fw3.2座位處有大約50-kbp的串聯重複,包括兩個完全相同的SlKLUH拷貝(稱為fw3.2dup),這解釋了番茄果實重量增加的原因。

第三個例子是「Jointless Breeding」,這是在番茄栽培中的一種無節果梗(jointless fruit pedicel)的特性,這是一個重要的番茄採收性狀。這個特性允許果實從其他花部分完全分離,這是由於轉位子的插入導致的。這種特性由來自野生和馴化番茄品種的不同突變產生。簡單來說,這種特性使得在採收番茄時,果實能夠輕易地從植株上分離,從而提高採收效率和減少損傷。

研究團隊發現,無節果梗(jointless)的番茄品種,需要四個位於三個MADS-Box基因中的結構變異(SVs)。這些基因中的變異被選擇用來克服由兩個MADS-box基因突變引起的產量上的負向上位性互作。這些結構變異中的一個,j2TE突變,會導致具有便於採收的無節果梗。在攜帶隱性結構變異ej2w的背景下引入j2TE,會導致花序過度分枝。

此研究為理解番茄的結構變異在基因型到表現型關係中的角色提供了新見解,並證明了這些變異在作物改良中的廣泛重要性和實用性。

參考文獻:

Alonge M, Wang X, Benoit M, Soyk S, Pereira L, Zhang L, Suresh H, Ramakrishnan S, Maumus F, Ciren D, Levy Y, Harel TH, Shalev-Schlosser G, Amsellem Z, Razifard H, Caicedo AL, Tieman DM, Klee H, Kirsche M, Aganezov S, Ranallo-Benavidez TR, Lemmon ZH, Kim J, Robitaille G, Kramer M, Goodwin S, McCombie WR, Hutton S, Van Eck J, Gillis J, Eshed Y, Sedlazeck FJ, van der Knaap E, Schatz MC, Lippman ZB. Major Impacts of Widespread Structural Variation on Gene Expression and Crop Improvement in Tomato. Cell. 2020 Jul 9;182(1):145-161.e23. doi: 10.1016/j.cell.2020.05.021. Epub 2020 Jun 17. PMID: 32553272; PMCID: PMC7354227.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怎麼辦到的?變形藤(Boquila trifoliolata)模仿塑膠植物

  左:原來的葉片。右:模仿的葉片。圖片來源: 期刊 之前我們提到過一種奇妙的植物「變形藤」( Boquila trifoliolata ),它原產於南美洲智利中、南部與阿根廷。在2014年就被發現它 為了減少自己被吃 ,發展出奇妙的變形能力:爬到誰身上就長得像誰。 後來在2021年 發現 ,它不只是形狀學得像,連人家身上一大半的細菌都搬過來了。這就奇妙了。 為什麼「變形藤」能夠學得這麼像呢?是寄主植物釋放了揮發性化合物?還是寄主植物跟它進行了基因的交換?還是它真的能「看」? 研究團隊這次用了塑膠植物給它模仿。塑膠植物沒有基因、也不會釋放揮發性化合物,這樣就可以排除前兩個因素了。 結果「變形藤」還是學得維妙維肖,而且,一個月以後,它還學得更像。 難道它真的會「看」嗎?只能說這棵藤本植物真是太奇妙了。 參考文獻: White J, Yamashita F. Boquila trifoliolata mimics leaves of an artificial plastic host plant. Plant Signal Behav. 2022 Dec 31;17(1):1977530. doi: 10.1080/15592324.2021.1977530. Epub 2021 Sep 21. PMID: 34545774; PMCID: PMC8903786.

植物界的變色龍Boquila trifoliolata如何模仿?

  圖片來源: 維基百科 信不信植物界也有變色龍?原產於南美洲智利中、南部與阿根廷的藤本植物 Boquila trifoliolata 在攀爬到其他樹上時,葉片的形狀會從原本的長鈍橢圓形三出複葉改變為宿主植物的形狀;甚至當它從一種植物攀爬到另一種植物時,葉片的型態也會跟著改變。 過去的研究發現, Boquila trifoliolata 之所以做這樣的改變,可能是因為 可以讓它避免被吃 。但是到底「變色龍藤」是怎麼「看」到它攀爬上去的植物長什麼樣子呢? 最近發表在Scientific Report上的研究發現,「變色龍藤」可能是從「宿主」的菌群(microbiota)得到資料。研究團隊收集了「變色龍藤」模仿「宿主」的葉片上的菌群(BR)、沒有模仿「宿主」的葉片上的菌群(BT),以及「宿主」的菌群(RS)。結果發現,沒有模仿「宿主」的葉片上的菌群(BT)與「宿主」的菌群(RS)之間只有共享了79個獨特的OTU(操作分類單元,可能代表細菌的屬或種),但模仿「宿主」的葉片上的菌群(BR)與「宿主」的菌群(RS)之間卻共享了255個獨特的OTU!更有趣的是,沒有模仿「宿主」的葉片上的菌群(BT)與模仿「宿主」的葉片上的菌群(BR)間也只共享了33個OTU。 這個結果顯示了,「變色龍藤」能模仿「宿主」的型態,與它們之間共享的菌群高度相關。但是究竟「變色龍藤」是如何從這些菌群得到資料?這就有待進一步的研究了。 參考文獻: Gianoli, E., González-Teuber, M., Vilo, C. et al. Endophytic bacterial communities are associated with leaf mimicry in the vine Boquila trifoliolata. Sci Rep 11, 22673 (2021). https://doi.org/10.1038/s41598-021-02229-8

關於蕃薯,你知道你吃的是什麼品種嗎?

蕃薯( Ipomoea batatas )從臺灣人的主食、轉變為副食、又轉變為飼料,最後在養生的風潮下,再度躍上餐桌,成為美食,可有人關心過,我們吃的蕃薯是什麼品種嗎? 圖片來源: 農委會 上面這張照片裡的蕃薯,中間的TN57與TN66,就是台農57號與台農66號,是臺灣最受歡迎的兩種蕃薯喔! 台農57號在1955年由嘉義農試分所將日治時代培育出的台農27號與南瑞苕種(Nancy hall)雜交育成。它黃皮黃肉,目前還是全臺灣產量最大的蕃薯。口感鬆軟,適合烤、煮食或製作薯條。主要產地在雲林、台南、高雄。適合在四~十月間種植。台農57號還曾經隨著農技團飄洋過海到史瓦濟蘭去,協助他們解決糧食問題呢! 至於台農66號呢,就是所謂的紅心蕃薯啦!台農66號是1975年也是由嘉義農試分所選出,1982年正式命名。它是目前栽植最普遍的食用紅肉番薯。在臺灣,幾乎全年皆可栽種,秋冬作五個月可收穫,春夏作四個月就可以收穫囉! 最右邊的台農73號,就是現在所謂的「芋仔蕃薯」啦!它是在1990年以台農62號(♂)x清水紫心(♀)雜交後,在2002年選拔出優良子代CYY90-C17,並於2007年正式命名。由於肉色為深紫色,所以得到「芋仔蕃薯」的暱稱。本品種富含cyanidin 及peonidin 等花青素,具抗氧化功用。 至於常吃的蕃薯葉,則是以桃園2號與台農71號為主,這兩種葉菜蕃薯都不用撕皮就可以直接煮來吃,而且莖葉不易倒伏,方便農民採收喔! 如果您愛吃的是蕃薯的加工食品,如蕃薯餅、蜜蕃薯、蕃薯酥,其實他們大多也是用台農57號與66號來加工的喔! 參考文獻: 蔡承豪、楊韻平。2004。臺灣蕃薯文化誌。貓頭鷹出版。 行政院農委會。 甘藷主題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