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
馴化(domestication)是一個演化過程,指的是透過人類的選擇和培育,使得野生物種在形態學、生理學或行為上產生改變,從而更適合於人類的居住環境或需求。在植物科學中,作物馴化特指透過農業活動,將野生植物種選擇性地培養和繁殖,逐漸形成具有特定利益特性的作物品系的過程。
馴化過程中,人類會根據需求選擇具有特定特性的植物,例如果實大小、種子無毒性、生長周期或耐旱能力等。經過多代的選擇和繁殖,這些特性在植物群體中逐漸固定下來,最終形成與其野生祖先有明顯差異的馴化品種。
馴化不僅改變了植物的外觀和生理特性,也對其遺傳結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馴化過程中的人工選擇導致了遺傳多樣性的改變,經常會降低馴化品種與其野生親緣群體之間的遺傳多樣性。然而,人類對遺傳多樣性的影響不僅限於負面,馴化過程也會產生新的遺傳變異和組合,這為作物改良和適應新環境提供了可能。
總而言之,馴化是一個涉及人類主導選擇和基因型改變的複雜過程,它不僅塑造了我們的農業作物,也影響了人類的文化和社會結構。
最近的一篇論文討論了作物馴化的過程,特別著重於馴化現象、基因結構、以及馴化的生態學背景。
從某個層次上,馴化可以被視為一種特殊的共生關係,人類控制作物的繁殖或生長,以獲得資源或服務。這一過程透過人類的選擇,形成了作物人工演化的強有力模型。
在全新世時期,如水稻、玉米和小麥等作物的馴化和散播改變了人類社會和政治組織,成為人類社會賴以維生的關鍵機制。
這篇論文回顧了作物馴化研究的主要主題,並確定了三個基本領域的新問題:馴化性狀和症候群、作物演化的基因結構、以及馴化的生態學。
所謂的「馴化症候群」,主要是基於對穀類作物如水稻和玉米的研究,近期的工作顯示,不同的馴化歷史可能產生不同的馴化性狀。
早期的研究,限於技術常常只能找到單一大效應基因座,但新的證據支持許多關鍵特徵如破裂性和植物結構有多基因的基礎。對於人為環境中適應性的研究也影響了馴化作物的生態特徵,如資源獲取率和與其他生物如根部菌根真菌和授粉者的互動。
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馴化過程的基因結構比預想的要複雜,許多馴化性狀背後都是複雜的多基因突變,需要高解析度的全基因組關聯研究或在野生基因背景下的觀察來揭露這些結構。隨著古基因學的發展,針對古代DNA的研究和新的方法學進展在解析作物馴化的演化遺傳學中可能特別有用。不過許多遺址的穀物常常都已經碳化了,意味著古植物基因學的研究未來可能需要一些好運氣。
過去的馴化研究主要集中於對人類明顯有利的性狀特徵,但在人為環境中對特徵的選擇,特別是在長期馴化期間,相對較少。理解馴化的生態學背景將對於開發資源高效的作物和實施永續的土地管理和耕作實踐至關重要。
總而言之,這篇論文深入探討了作物馴化的多個方面,強調了基因結構的複雜性以及生態學背景在理解馴化過程中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Ornob Alam, Michael D Purugganan, Domestic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crops: variable syndromes, complex genetic architectures, and ecological entanglements, The Plant Cell, 2024;, koae013, https://doi.org/10.1093/plcell/koae013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