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作者:ChatGPT |
讀過克羅斯比(Alfred W. Crosby)的《哥倫布大交換》(The Columbian Exchange)嗎?在這本書裡面,克羅斯比精彩地描述了歐洲人在發現「新」大陸以後,如何地把歐洲的物種(如:小麥、葡萄)帶到美洲,又如何地把美洲的物種(如:辣椒、玉米、馬鈴薯、番薯)帶到歐洲。但克羅斯比其實描述的,正是所謂的「生物同質化」現象。
生物同質化(Biotic homogenization)是指不同地理地區的生物群落因人類活動的影響而變得越來越相似的現象。這包括了物種引入(如非本土物種的引入)、物種滅絕(本地物種的消失)以及人為造成的棲地改變。當物種在全球範圍內傳播,而本地物種由於棲地破壞、氣候變化等因素而消失時,各地的生物多樣性會降低,導致生物群落之間的差異性減少。這種趨勢是全球生物多樣性減少的一個關鍵指標,並對生態系統的功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當然,誰出門不會帶點家鄉的「土產」呢?就算只是從台灣去美國十幾天,也免不了會有人在行李箱裡面塞個幾包泡麵。更何況幾百年、幾千年前的人們,當他們抱著「埋骨異鄉」的想法提著「一卡皮箱」出門時,誰不會帶一點家鄉農作物的種子一起去呢?尤其是,當某些農作物的產品有非凡的意義(比如說聖餐所需的葡萄酒)時,當然一定會帶走了。
所以,也就難怪人到哪裡,哪裡就變得愈來愈像他的家鄉。但是,生物同質化對生態來說是不好的,這也就讓許多科學家關心起這件事來。
最近歐洲的研究,以一個不太尋常的視角來研究這件事。過去的研究通常依賴於已發表的本土、非本土、滅絕或絕種物種清單來界定生物多樣性的基準,但這些清單限制了設定基準的時間框架,並且排除了未記錄物種的引入或絕種。
這個研究使用了「化石數據」。透過分析遙遠大洋洲的15個化石花粉記錄,研究團隊嘗試著量化了島嶼植物相在時間上的分類相似性,提供了更長時間尺度上植物相似性趨勢和人類定居及活動的觀察。與過去使用的方法(清單)比較,化石數據更能夠延長這些時間尺度,捕捉以前未記錄的引入或絕種。
研究團隊研究了南太平洋島嶼植物群落的同質化現象,這一現象始於人類抵達該地區。研究團隊使用了15個位於大洋洲生物地理領域的13個島嶼上的化石花粉記錄,涵蓋了過去5000年的植被變化。這些記錄顯示,在過去5000年間,這些島嶼的植物群落同質化程度有所增加。當兩個島嶼在同一時間間隔內被人類定居時,它們的植物相似度比一個島嶼未被定居時要高。高海拔地區,人類活動較少,顯示出較低的植物同質化程度。
研究的結論顯示,雖然生物同質化常被認為是當代問題,但人類對島嶼的殖民和隨後的影響可能是早期驅動這一趨勢的關鍵因素。未來植物相似性的趨勢將取決於持續的人為生態系統修改、非本土引入的速度以及物種滅絕和絕種的速度。這項研究強調了將長期標準化的古生態學記錄與現代生態學觀察整合起來的重要性,以充分理解並有效管理現代島嶼生態系統。
研究團隊強調,生物同質化是全球生物多樣性受威脅的重要因素,因為不同地區的物種組成越來越相似,導致區域間多樣性的整體下降。島嶼因其獨特的生物群落而特別容易受到人為活動的影響,例如物種引入、棲地損失和氣候變化。遙遠的大洋洲許多植物物種的狀態令人擔憂,儘管問題的規模仍不清楚,因為只有約3%的物種已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評估。
參考文獻:
Strandberg, N.A., Steinbauer, M.J., Walentowitz, A. et al. Floristic homogenization of South Pacific islands commenced with human arrival. Nat Ecol Evol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559-023-02306-3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