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
不論你喜歡或不喜歡,有一大類的基改作物是抗除草劑的。這些基改作物的營養價值並沒有增加,純粹只是讓農民除草很方便而已。消費者不見得喜歡它們,但是農民對它們當然是相當喜愛的。
但是,從抗除草劑的作物問世以後,一直都有專家擔心,會有所謂的「超級雜草」(superweed)的出現。他們認為,當這些抗除草劑的基改作物逃逸到野外後,可能就會跟野外的祖先作物發生雜交,接著就會把抗除草劑的基因傳遞給野外的祖先。
這些年來,超級雜草也的確出現了,但好像都不是因為逃出來的基改作物造成的;於是就有科學家感到好奇,想知道到底那些逃出去的基改作物發生了什麼事?
最近發表的研究,就是在2021年做的調查。研究團隊在2021年六月到七月間,於美國的北達科他州的主要公路上劃定了623個2x50公尺的樣區,每個樣區之間相隔8.05公里。他們在每個樣區收集了油菜樣本,測試其含有的轉殖基因。
另外,研究團隊還在一些偏遠地區進行了採樣,包括河邊棲息地以及保護區(如Sheyenne國家草原和Upper Souris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以做為比較。
結果,他們在這些樣點中有42%發現了油菜(2010年45%的樣點有油菜),其中76%表現出至少一種轉殖基因:67%含有PAT基因(phosphinothricin acetyltransferase),即對草銨磷(glufosinate)有抗性、8%帶有CP4 EPSPS(5-enolpyruvylshikimate-3-phosphate synthase)基因,即對嘉磷塞(glyphosate,年年春)有抗性。
與2010年相比,2021年的調查帶有PAT基因的基改作物顯著增加(2010年只有49%)。相對的,帶有CP4 EPSPS基因的基改作物顯著減少(2010年有51%)。不過,所有樣區的植物量都有減少(2021年收集到9884株,2010年收集到18960株)。
研究團隊發現,在主要道路的交叉路口的基改作物數量特別高,應該是因為運輸的時候掉落的緣故。
有意思的是,研究團隊發現野生非基改油菜的比例略微增加,從2010年的19.9%到2021年的24.2%。
到底為什麼野生非基改油菜的比例會提高呢?
研究團隊認為,可能有些基改油菜在自然環境中,因為沒有選擇壓力(除草劑),於是就失去了它們的轉殖基因。
筆者認為還有另一個可能性就是,基改油菜或許在自然環境下,無法與在地的歷史種群競爭,造成它們慢慢地在野外消失,於是就變少了。
參考文獻:
Travers SE, Bishop DB, Sagers CL (2024) Persistence of genetically engineered canola populations in the U.S. and the adventitious presence of transgenes in the environment. PLoS ONE 19(5): e0295489.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295489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