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
聽過「馴化症候群」(domestication syndrome)這個詞嗎?馴化症候群是指人類馴化野生植物和動物過程中,共同出現的一系列形態學和生理學特徵的變化,這些變化使得馴化種與其野生親緣種有了明顯的差異。
在植物馴化中,這些變化可能包括種子大小的增加、種子休眠性的減少、種子外殼的變薄或減少保護化合物的含量等。
當然,這些過程都牽涉到基因的改變。最有名的應該就是種子失去了「落果」(abscession)的能力了,如水稻的SH4基因、小麥的Q基因、高粱的SH1基因等。失去了落果的能力,讓農夫收集種子更方便,當然也增加了打穀的需求。
那麼,其他方面的基因表現是否也受到影響呢?最近有一個研究,就是想要瞭解馴化對豌豆種子外殼中基因表現、蛋白質和代謝物組成的影響,特別是在細胞壁結合代謝物和保護化合物含量方面的變化,這些都是馴化症候群的典型特徵。
研究團隊比較了來自不同基因型的豌豆,包括野生型和馴化型(栽培型)豌豆。以下是被比較的基因型:
野生豌豆:包括Pisum elatius (JI64, JI261, JI1794)。這些代表了豌豆的野生親緣種,它們保留了許多野生特性,如種子休眠性和硬實的種子外殼。
馴化豌豆基因型:包括Pisum sativum (栽培型豌豆)中的JI92地方品種和cv. Cameor。這些是已經被馴化並廣泛用於農業生產的豌豆品種,它們展示了馴化過程中種子特性的顯著變化,如減少的種子休眠性和更薄的種子外殼。
而Pisum abyssinicum (PI358617, 簡稱PA)則作為一個獨特的基因型被納入比較,代表了豌豆馴化過程中的一個中間階段或者一個不同的馴化途徑。
這篇研究透過比較這些野生和馴化豌豆基因型在種子發育過程中的基因表現、蛋白質組成和代謝物組成,揭示了馴化過程對豌豆種子外殼特性的影響。
研究團隊發現,馴化的豌豆種子外殼出現了顯著的變化,尤其在細胞壁結合代謝物和保護化合物的含量方面。這些變化直接反映了人類選擇和馴化過程對種子特性的影響。
與野生豌豆相比,馴化豌豆種子外殼中細胞壁結合的代謝物,特別是與植物防禦反應相關的化合物(如某些類酚化合物),含量有所減少。這可能導致馴化豌豆種子外殼的物理防禦能力下降,使種子更容易受到病原體和害蟲的侵害。
另外在馴化過程中,種子外殼中的保護化合物,如抗氧化劑和特定的次級代謝物(例如酚類和類黃酮),含量也發生變化。這些化合物對於種子的存活和保護至關重要,影響種子的抗病能力和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
還有,馴化過程中種子外殼的結構和化學成分的改變,可能影響其透水性,進而影響種子的休眠性和萌發時機。馴化豌豆種子往往展示出較低的休眠性,這與外殼透水性的增加和/或休眠相關代謝物的減少有關。
最後,馴化豌豆種子外殼的蛋白質和代謝物組成也發生了變化,傾向於支持參與光合作用和蛋白質代謝的蛋白質,可能對提高種子的營養價值有益。然而,這種改變可能以犧牲種子防禦能力為代價。
這些變化總體上反映了馴化過程中人類對於豌豆種子特性的選擇壓力,造成了種子的農業特性的改善,如提高產量、改善食用品質和降低種子的休眠性,從而適應農耕需求。然而,這也可能導致馴化豌豆對環境壓力的抵抗能力下降,需要人工管理和保護來補償這些損失。
總而言之,透過育種我們選育出了「產量合乎需求但嬌生慣養」的豌豆!
參考文獻:
Klčová, B., Balarynová, J., Trněný, O., Krejčí, P., Cechová, M.Z., Leonova, T., Gorbach, D., Frolova, N., Kysil, E., Orlova, A., Ihling, С., Frolov, A., Bednář, P. and Smýkal, P. (2024), Domestication has altered gene expression and secondary metabolites in pea seed coat. Plant J. https://doi.org/10.1111/tpj.16734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