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
馴化(domestication)簡而言之就是將動物或植物帶回家飼養/種植,並且能夠代代繁衍的過程。動植物的馴化對於人類歷史有非常重要與深遠的影響,因此在人類歷史上瞭解動植物何時被馴化,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
過去 15 年來,關於植物和動物馴化過程的研究,因為以下的原因,有了大量發展:
1. 跨學科研究的增加:馴化研究領域吸引了來自人類學、考古學、生物學、遺傳學、生態學和第四紀科學等多個學科的學者。這種跨學科的合作增加了我們對馴化過程複雜性的理解,並促進了新理論和方法的發展。
2. 科技進步:DNA 分析技術的進步特別重要,因為它允許科學家對古代遺物和樣本進行基因分析,發現了植物和動物的馴化歷史和遺傳變化。此外,遙感和地理信息系統(GIS)技術的應用也改善了我們對古代農業和馴化事件地理分佈的理解。
3. 新證據的發現:在全球不同地區進行的考古發掘帶來了新的證據,顯示植物和動物的馴化是一個緩慢且複雜的過程,並且在不同地區以不同的速度和方式發生。這些新發現挑戰了之前關於馴化過程的一些傳統觀點。
4. 全球化和文化交流的角度:各地的科學家開始關注植物和動物如何在過去數千年間跨大陸擴散,以及這些過程如何影響全球生物多樣性和農業。這種對於早期食物全球化的興趣推動了對馴化過程多地區和全球性質的深入研究。
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關於植物和動物馴化與傳播的過程的文獻在過去 15 年的大量發展,並深化了我們對這一重要歷史過程的理解。
但是,雖然這兩個過程(馴化與傳播)經常在不同的理論框架內被考慮,但我們的解釋中缺少一個概念性的橋樑,將這些長期過程與多區域、全球性散佈的馴化性質聯繫起來。
在這篇論文中,提到兩種不同的理論框架:一種與演化生物學相關,在更新世至全新世過渡期間的環境變化中具有重要性;另一種與青銅時代的全球化和農業在人新世中的作用有關。
第一種觀點指出,在更新世至全新世過渡期間的環境變化對生物演化和馴化有著重要的影響。這段時間,大約在一萬一千年前,標誌著從最後一次冰河時代向更溫暖和更穩定的氣候過渡,對地球的生態系統和生物群落產生了顯著變化。
此時期的環境變化促使多種生物,包括植物和動物,適應新的生態條件。例如,溫度的上升和冰川的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和棲息地的改變。這些變化迫使生物尋找新的生存策略,包括遷徙到新的地區、變化飲食習慣或發展新的生理特徵以適應不同的環境壓力。
對於植物來說,氣候變暖和降雨模式的變化可能影響了它們的生長季節和生殖時間,從而影響它們的生殖成功率和分布範圍。這也是人類開始馴化某些植物的關鍵時期,因為這些環境變化提供了新的農業機會和挑戰,促使人類開始控制和管理植物生長,以保證食物供應的穩定性。
因此,更新世至全新世過渡期間的環境變化是理解早期人類社會如何開始從事農業活動,以及如何進行植物和動物馴化的重要背景。這種環境和文化的互動形成了後來人類文明的基礎,並對我們今天的食品系統和生態健康持續產生影響。
第二種觀點主要是指青銅時代如何透過農業創新和文化交流,加速了全球化的過程,並為人新世中農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歷史背景。
青銅時代(約從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200年)是人類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技術和文化變革時期。這一時期,人類社會開始大規模使用青銅(銅和錫的合金),這不僅改進了工具和武器的製造,也促進了長途貿易和文化交流。這些交流增強了不同地區之間的聯繫,包括知識、商品、植物種子、動物品種以及農業技術的互相傳播。
人新世是指最近一次地質時代,從工業革命開始,特別是大約1950年代以後,人類活動對地球生態系統產生了顯著的全球影響。在這個脈絡下,農業活動—特別是由於人口增長和技術進步導致的農業擴張—成為了形塑地球地表和影響全球生物多樣性的關鍵因素。
在青銅時代,隨著農業技術的改進和農作物的傳播,農業開始在全球範圍內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例如,灌溉技術的發展、作物品種的選擇和改良,以及農業生產方式的革新,這些都是青銅時代農業全球化的一部分,這不僅支持了人口增長,也推動了城市化和早期國家的形成。
這兩個概念彼此交織,共同描述了一個重要的歷史階段,其中青銅時代的技術和文化創新,以及農業的演進,共同推動了早期的全球化進程,並為後來的人新世時期的人類活動奠定了基礎。在人新世,隨著科技的進步和全球化的加速,農業活動對生態系統的影響變得更加顯著和廣泛,這也反映了青銅時代早期模式的擴展和深化。
馴化不僅是人類歷史上一個關鍵事件,也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它影響了我們的食物來源和地球的生態健康,並且對當今的食品安全和氣候變化問題有深遠的影響。
最後,雖然很多研究都會說某個動物或植物大約在多少年前馴化,但其實馴化應被視為一個持續的過程,而不僅僅是一個事件,並且涉及了全球範圍內的文化和生態交流。植物和動物的馴化特徵在不同大陸間的轉移,在遺傳和性狀特徵(如控制開花時間、依賴人類生長輔助的依賴性以及選擇糧食尺寸以適應烹飪目的)的修改中發揮了綿密的交互作用,同時也反映了一種複雜的全球網絡。
參考文獻:
Liu X, Jones M. Needs for a conceptual bridge between biological domestication and early food globalization.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24 Apr 16;121(16):e2219055121. doi: 10.1073/pnas.2219055121. Epub 2024 Mar 27. PMID: 38536744.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