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a mays ssp. mexicana 圖片來源:flower database |
你知道我們今天吃的玉米,其實是來自一段千古愛情故事嗎?從墨西哥的古老山谷到我們的餐桌,玉米的旅程是一段迷人的演化歷程。
長久以來,科學家們認為,玉米只是從大芻草的一個亞種——Zea mays ssp. parviglumis——馴化而來。但最新的研究發現,還有另一個角色在背後默默貢獻——Zea mays ssp. mexicana,另一種適應於墨西哥中部高原的大芻草亞種。
透過對超過1000個玉米基因組的研究,包括338個新序列化的傳統品種。研究團隊發現在北美和南美的古代樣本、多樣化的傳統品種,甚至是現代自交系中,普遍存在著與Zea mays ssp. mexicana的混合。研究團隊分析後發現,玉米在馴化後的約4000年,與mexicana發生了交流,這段「浪漫」的結果,讓玉米擁有了更多的基因多樣性。這種混合後的玉米隨後擴散至美洲各地,取代或與原有玉米群體混合。這種次級擴散與玉米飲食成為中美洲地區主食的考古證據大致吻合。
這不僅僅是一場基因的盛宴。這些混合基因在玉米的生長、抗病能力、甚至是籽粒的大小和形狀上,都發揮了關鍵作用。研究團隊估計,現代玉米中有15到25%的基因,來自於mexicana的祖先。
最神奇的是,這段古老的基因交流,可能是玉米成為今天我們所知的主食作物的關鍵。透過這種自然的混合,玉米變得更加能適應各種環境,也讓玉米能被擴散得更遠。
這項研究不僅顯示了玉米豐富的歷史,也讓我們意識到,野生作物親緣種對於作物進化的重要性。它們不僅在過去扮演了重要角色,未來在作物育種上也潛藏著巨大的潛力。
所以,下次當你咬下一口香甜的玉米時,或許可以想想,這不僅僅是一顆玉米,而是一段跨越千年的自然奇蹟。
參考文獻:
Ning Yang et al. ,Two teosintes made modern maize. Science 382, eadg8940 (2023). DOI:10.1126/science.adg8940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