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吃沙拉(salad)如何預防食物中毒?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華人以前是不吃沙拉的。事實上,直到現在,還是有人認為吃沙拉像「吃草」。但是對歐美人士來說,沙拉是不可或缺的菜餚。

但是,吃生菜有其風險。理論上洗乾淨了應該就是安全可食,但是如果在包裝處理廠不幸被病菌污染,那麼就是災難的開始。每年,總是會看到媒體報導,哪裡又有蔬菜遭到大腸桿菌或沙門氏桿菌污染,造成多少人生病、多少噸的蔬菜下架銷毀等等。

在這些新聞裡面,最常見的就是萵苣了。其他的蔬菜,似乎比較少聽到有這類的狀況。這使得伊利諾大學的研究團隊感到非常好奇,於是他們做了一些實驗。

於是他們把這五種菜(萵苣、羅曼生菜、羽衣甘藍、菠菜、寬葉羽衣甘藍[collard])都污染了致病性大腸桿菌(E. coli O157:H7),然後放在4° C 兩週、20° C 六天、37° C九小時。

為什麼要測試在4°C存放兩週,是為了模擬生菜安全儲存的溫度條件,評估致病性大腸桿菌在此條件下在不同蔬菜表面的存活和生長潛力。

20°C被視為溫度濫用條件,是因為這個溫度範圍高於冷藏溫度但低於熱食安全溫度,這樣的條件易於細菌生長和繁殖,特別是對於食品安全中常見的致病菌,如致病性大腸桿菌。在這項研究中,20°C的設定反映了在食品儲存和處理過程中可能發生的溫度控制不當情況,尤其是在非冷藏條件下的食品安全風險。此溫度條件下的測試旨在模擬和評估在實際應用中可能遇到的溫度濫用情況,以及這種情況對食品安全的影響,從而提供預防和控制食品傳染源的策略和見解。

結果如何呢?

研究團隊發現,在4°C存放兩週後,羅曼生菜、萵苣和羽衣甘藍上的致病性大腸桿菌數量逐漸減少,到第14天時在萵苣、羅曼生菜和羽衣甘藍上變得不可檢測,而在菠菜和寬葉羽衣甘藍上仍能存活。

在20°C條件下,致病性大腸桿菌在所有五種蔬菜上均能存活,並在羅曼生菜、萵苣和寬葉羽衣甘藍表面的前3-4天內稍微增加(0.2-2.04 log CFU/cm²),之後開始減少。

而在37°C下,致病性大腸桿菌在寬葉羽衣甘藍上的增長最為顯著,其次是菠菜、羅曼生菜和萵苣。在九小時的存放期間,羽衣甘藍上的致病性大腸桿菌數量略有下降。

所以,病菌能不能在蔬菜上存活,與蔬菜的表面平滑與否、是否含有蠟質、以及儲存的溫度都有關。如果在儲存的過程中,能夠全程保持4°C,其實病菌並不容易存活。

但是,倉儲以及運送總難免有些不盡如人意的情形,這時候就會出現問題了。

但是,為什麼最常出問題的是萵苣,而不是其他這些菜類呢?因為其他這些菜比較常被煮熟了吃,不像萵苣與羅曼生菜,通常是吃生的。

當然,我們吃生菜沙拉,不會整棵塞到嘴裡,而是切成一段段的。所以,研究團隊也讓細菌感染切開的菜。

結果他們發現,損傷的表面(外圈)上的致病性大腸桿菌濃度每平方厘米高於完整表面(內圈),特別是在羅曼生菜的背面、萵苣、寬葉羽衣甘藍和羽衣甘藍上的差異尤為顯著。他們還發現,致病性大腸桿菌偏好附著在生菜的切割邊緣而非完整葉面,且細菌可能在切割邊緣處穿透。這些發現意味著,生菜等葉菜的切割損傷部位容易成為細菌附著和穿透的途徑,從而增加了食品安全風險。

不過,研究團隊發現,菠菜、羽衣甘藍、寬葉羽衣甘藍的汁液似乎有抗菌的效果。於是他們做了一些測試。

測試的結果發現,菠菜和羽衣甘藍的萃取物在37°C下能夠大幅抑制致病性大腸桿菌的生長,並在24小時內在寬葉羽衣甘藍萃取物中完全無法檢測。寬葉羽衣甘藍和羽衣甘藍萃取物在37°C下也能延遲或部分抑制菌株在TSB和萵苣萃取液中的生長,並且在4°C時顯著降低萵苣上致病性大腸桿菌的數量。

總而言之,不同的儲存溫度對致病性大腸桿菌在葉菜表面的存活和生長有顯著影響,而菠菜、寬葉羽衣甘藍和羽衣甘藍萃取物展現出了抗菌特性。由於細菌很容易在切開的表面生長,所以準備沙拉時,不但要洗乾淨,最好等要吃的時候再切,不要切開放著,這樣才能更有效避免意外的發生。

參考文獻:

Mengyi Dong, Maxwell J. Holle, Michael J. Miller, Pratik Banerjee, Hao Feng. Fates of attached E. coli o157:h7 on intact leaf surfaces revealed leafy green susceptibility. Food Microbiology, 2024; 119: 104432 DOI: 10.1016/j.fm.2023.104432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怎麼辦到的?變形藤(Boquila trifoliolata)模仿塑膠植物

  左:原來的葉片。右:模仿的葉片。圖片來源: 期刊 之前我們提到過一種奇妙的植物「變形藤」( Boquila trifoliolata ),它原產於南美洲智利中、南部與阿根廷。在2014年就被發現它 為了減少自己被吃 ,發展出奇妙的變形能力:爬到誰身上就長得像誰。 後來在2021年 發現 ,它不只是形狀學得像,連人家身上一大半的細菌都搬過來了。這就奇妙了。 為什麼「變形藤」能夠學得這麼像呢?是寄主植物釋放了揮發性化合物?還是寄主植物跟它進行了基因的交換?還是它真的能「看」? 研究團隊這次用了塑膠植物給它模仿。塑膠植物沒有基因、也不會釋放揮發性化合物,這樣就可以排除前兩個因素了。 結果「變形藤」還是學得維妙維肖,而且,一個月以後,它還學得更像。 難道它真的會「看」嗎?只能說這棵藤本植物真是太奇妙了。 參考文獻: White J, Yamashita F. Boquila trifoliolata mimics leaves of an artificial plastic host plant. Plant Signal Behav. 2022 Dec 31;17(1):1977530. doi: 10.1080/15592324.2021.1977530. Epub 2021 Sep 21. PMID: 34545774; PMCID: PMC8903786.

植物界的變色龍Boquila trifoliolata如何模仿?

  圖片來源: 維基百科 信不信植物界也有變色龍?原產於南美洲智利中、南部與阿根廷的藤本植物 Boquila trifoliolata 在攀爬到其他樹上時,葉片的形狀會從原本的長鈍橢圓形三出複葉改變為宿主植物的形狀;甚至當它從一種植物攀爬到另一種植物時,葉片的型態也會跟著改變。 過去的研究發現, Boquila trifoliolata 之所以做這樣的改變,可能是因為 可以讓它避免被吃 。但是到底「變色龍藤」是怎麼「看」到它攀爬上去的植物長什麼樣子呢? 最近發表在Scientific Report上的研究發現,「變色龍藤」可能是從「宿主」的菌群(microbiota)得到資料。研究團隊收集了「變色龍藤」模仿「宿主」的葉片上的菌群(BR)、沒有模仿「宿主」的葉片上的菌群(BT),以及「宿主」的菌群(RS)。結果發現,沒有模仿「宿主」的葉片上的菌群(BT)與「宿主」的菌群(RS)之間只有共享了79個獨特的OTU(操作分類單元,可能代表細菌的屬或種),但模仿「宿主」的葉片上的菌群(BR)與「宿主」的菌群(RS)之間卻共享了255個獨特的OTU!更有趣的是,沒有模仿「宿主」的葉片上的菌群(BT)與模仿「宿主」的葉片上的菌群(BR)間也只共享了33個OTU。 這個結果顯示了,「變色龍藤」能模仿「宿主」的型態,與它們之間共享的菌群高度相關。但是究竟「變色龍藤」是如何從這些菌群得到資料?這就有待進一步的研究了。 參考文獻: Gianoli, E., González-Teuber, M., Vilo, C. et al. Endophytic bacterial communities are associated with leaf mimicry in the vine Boquila trifoliolata. Sci Rep 11, 22673 (2021). https://doi.org/10.1038/s41598-021-02229-8

關於蕃薯,你知道你吃的是什麼品種嗎?

蕃薯( Ipomoea batatas )從臺灣人的主食、轉變為副食、又轉變為飼料,最後在養生的風潮下,再度躍上餐桌,成為美食,可有人關心過,我們吃的蕃薯是什麼品種嗎? 圖片來源: 農委會 上面這張照片裡的蕃薯,中間的TN57與TN66,就是台農57號與台農66號,是臺灣最受歡迎的兩種蕃薯喔! 台農57號在1955年由嘉義農試分所將日治時代培育出的台農27號與南瑞苕種(Nancy hall)雜交育成。它黃皮黃肉,目前還是全臺灣產量最大的蕃薯。口感鬆軟,適合烤、煮食或製作薯條。主要產地在雲林、台南、高雄。適合在四~十月間種植。台農57號還曾經隨著農技團飄洋過海到史瓦濟蘭去,協助他們解決糧食問題呢! 至於台農66號呢,就是所謂的紅心蕃薯啦!台農66號是1975年也是由嘉義農試分所選出,1982年正式命名。它是目前栽植最普遍的食用紅肉番薯。在臺灣,幾乎全年皆可栽種,秋冬作五個月可收穫,春夏作四個月就可以收穫囉! 最右邊的台農73號,就是現在所謂的「芋仔蕃薯」啦!它是在1990年以台農62號(♂)x清水紫心(♀)雜交後,在2002年選拔出優良子代CYY90-C17,並於2007年正式命名。由於肉色為深紫色,所以得到「芋仔蕃薯」的暱稱。本品種富含cyanidin 及peonidin 等花青素,具抗氧化功用。 至於常吃的蕃薯葉,則是以桃園2號與台農71號為主,這兩種葉菜蕃薯都不用撕皮就可以直接煮來吃,而且莖葉不易倒伏,方便農民採收喔! 如果您愛吃的是蕃薯的加工食品,如蕃薯餅、蜜蕃薯、蕃薯酥,其實他們大多也是用台農57號與66號來加工的喔! 參考文獻: 蔡承豪、楊韻平。2004。臺灣蕃薯文化誌。貓頭鷹出版。 行政院農委會。 甘藷主題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