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Nat. Comm. |
亞洲的水稻大致可以分為兩個亞種:稉稻(japonica)與秈稻(indica)。一般來說,稉稻出現在緯度較高的區域(如日本),而秈稻則分布於緯度較低的區域(如中國南方與東南亞)。至於台灣,則因為受到日本統治50年的關係,大家都比較習慣食用稉稻。
這兩個亞種的水稻,一般來說稉稻比較怕熱;但是稉稻其實也比較耐冷。在攝氏15度時,大部分的稉稻種子還是可以發芽,但是秈稻的種子發芽率就大幅降低。
究竟是為什麼導致這麼大的不同呢?最近中國的研究發現,原來是一個稱為OsUBC12的E2泛素連接酶被轉位子(transposon)在啟動子區域(ATG上游第542個核苷酸)插入造成的結果。
這個轉位子的插入,造成OsUBC12的表現大幅上升。接下來,由於OsUBC12會對OsSnRK1.1進行泛素化,當OsSnRK1.1泛素化之後,就會被送去分解掉。
OsSnRK1.1被分解掉,會發生什麼事呢?原來OsSnRK1.1是一個蛋白質激酶,負責正向調節離層酸(ABA)信號,增強種子對ABA的反應,從而抑制種子的發芽。當OsUBC12的量因為轉位子的插入而增多,使得更多OsSnRK1.1被分解時,就會造成細胞中OsSnRK1.1的減少,於是減弱了ABA訊息傳導,使種子在低溫條件下更容易發芽。
當研究團隊把這個變異導入秈稻以後,秈稻在低溫下的發芽率也大大提升了。
到底這個轉位子是怎麼來的呢?研究團隊分析了許多品系的水稻後發現,這個轉位子插入的變異,可能是來自於秈稻與稉稻之間的雜交育種。
這一發現不僅為理解E2泛素連接酶在植物ABA信號傳遞中的作用提供了新見解,也為改進稉稻在低溫條件下的發芽能力提供了潛在的遺傳資源。這對於水稻的生長發育和生態適應性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尤其是在面對全球氣候變遷,提高作物抗逆性的當下背景下尤為重要。
參考文獻:
Zhang, C., Wang, H., Tian, X. et al. A transposon insertion in the promoter of OsUBC12 enhances cold tolerance during japonica rice germination. Nat Commun 15, 2211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4-46420-7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