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甲基化。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
眾所周知,育種(breeding)是將兩個不同的品系的同種生物雜交後,經過選擇找出具備兩者優點的新品系。
聽起來好像不難,但是中間牽涉到很多眉眉角角。以植物為例:首先要知道這個植物的花什麼時候開。有些植物(如水稻)是一大早開花,很快花粉就失去活性,所以要幫水稻雜交一定要早起。而有些植物則是雌雄花在不同的時間點開花(例如南瓜是雄花先開),所以如果運氣不好,可能兩株南瓜連一朵可以授粉的雌花都找不到。更不要說有些植物有所謂的「自交不親和」,如果你想要雜交的兩個品系剛好是同一類型的,那麼就不會成功了。
好不容易完成雜交,接下來的工作就是交給植物了。什麼樣的工作呢?
要產生我們想要的、具備兩者優點的新品系,需要雜交第一代的植物在產生雜交第二代時,父母本的基因發生「互換」。學過減數分裂就知道,在生物產生配子(生殖細胞)時,同源染色體(也就是來自父母的、攜帶同樣的基因的染色體)會發生聯會,而這時候就會有機會染色體之間發生互換。
發生互換以後,才能達成所謂的「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的境界。但是,科學家發現,不是染色體的任何一個區域發生互換的機率都是相等的。在染色體上的有些區域,特別容易發生互換,被稱為所謂的「熱點」。當然,也有特別不容易發生互換的區域,但是好像就沒有特別的名稱(「冷點」?!)。
到底為什麼會有「熱點」呢?哥倫比亞的科學家們研究了水稻發現[1],水稻互換的熱點與所謂的「CHH」序列有關。
什麼是「CHH」序列呢?CHH序列指的是DNA中的特定核苷酸序列,其中「H」代表除了G(鳥嘌呤)以外的任何核苷酸(A、T或C)。所以,CHH序列包括CAA、CAT、CAC、CTA、CTT、CTC、CCA、CCT和CCC等多種可能的組合。
研究團隊對於這樣的現象感到好奇,想知道水稻的這個現象能不能進一步擴展到其他的植物;於是他們看了阿拉伯芥、番茄、高粱、玉米[2]。他們收集了這些植物的DNA,分析了甲基化的序列,然後用機器學習模型去找出規律。
結果顯示,在某些植物物種中CHH上下文的甲基化與重組率之間存在正相關,CG和CHG甲基化上下文則顯示出與重組率的負相關。甲基化數據在預測高粱和番茄的重組中特別有效,平均決定係數分別為0.65±0.11和0.76±0.05,這確認了單子葉和雙子葉物種中甲基组的重要性。
雖然研究團隊發現甲基化數據在預測高粱和番茄的染色體重組率方面特別有效,但是對阿拉伯芥和玉米的預測效果卻並不那麼理想。這可能意味著不同植物物種之間在其DNA甲基化與染色體重組率的關聯性上存在差異。
這種差異可能是因為不同植物物種的基因組大小、組成和復雜度存在顯著差異,這可能影響甲基化模式與重組率之間的關聯性。另外,不同物種中CG、CHG和CHH甲基化的分佈和頻率可能有所不同,這可能反映了物種特異性的基因調控和表觀遺傳機制,從而影響重組過程。還有,不同植物物種的遺傳背景和演化歷史可能對它們的甲基化模式和重組行為產生影響,這可能解釋為什麼相同的甲基化指標在不同物種中的預測效果會有所不同。
總而言之,雖然甲基化數據在預測某些植物物種的染色體重組率方面顯示出了特別的有效性,但這種關聯性並不適用於所有物種,這強調了在不同植物物種中探索DNA甲基化與重組率之間關係時需要考慮物種特異性差異的重要性。進一步的研究可能會幫助我們釐清影響這些差異的機制,從而提供更深入的理解和潛在的育種策略。
參考文獻:
[1] Peñuela, M.; Gallo-Franco, J.J.; Finke, J.; Rocha, C.; Gkanogiannis, A.; Ghneim-Herrera, T.; Lorieux, M. Methylation in the CHH Context Allows to Predict Recombination in Rice. Int. J. Mol. Sci. 2022, 23, 12505. https://doi.org/10.3390/ijms232012505
[2] Peñuela, M., Finke, J. & Rocha, C. Methylomes as key features for predicting recombination in some plant species. Plant Mol Biol 114, 25 (2024). https://doi.org/10.1007/s11103-023-01396-8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