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PNAS |
玉米(Zea mays)於9,000年前在墨西哥西南部開始馴化。過去的研究也已經知道,玉米的祖先是大芻草(teosinte)。
過去科學家們認為,玉米是在中美洲完成馴化後,才向南美洲傳播的;但最近美國與英國的研究團隊在洪都拉斯的發現,推翻了這個認知。
在洪都拉斯的El Gigante rock shelter有橫跨一萬一千年的植物殘骸。科學家們嘗試著定序其中三十個樣品,但只有三個樣品適合被定序。這三個樣品大約都是兩千多年前的樣品。
分析序列的結果發現,玉米在中美洲開始馴化後兩千年開始傳播到南美洲,後來中美洲的「新」品系又被人類攜帶到南美洲,並與南美洲當地的品系雜交;雜交後的玉米有些又被帶回中美洲。
這個發現顯示了,作物的馴化是一種動態的變化,隨著人類的移動,共生物種(commensal species)被帶到新的地點繁殖,也與當地原有的作物品系發生雜交,再產生新的品系;而後當人類再度遷移時,新品系的作物又再度被帶到下一個地點...
參考文獻:
Logan Kistler et al. Archaeological Central American maize genomes suggest ancient gene flow from South America. PNAS, published online December 14, 2020; doi: 10.1073/pnas.2015560117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