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
耐旱、耐澇、又耐鹼的高粱(Sorghum bicolor),是非洲、中美洲與南亞的重要穀物。原產自非洲北部的高粱,大約於公元二世紀初馴化。兩千年來的選育,目前分為穀物高粱、動物吃的草高粱、製糖漿的甜高粱(在大陸南方稱為甜蘆粟)以及用來作掃帚與刷子的高粱這四大類。在中國與台灣,高粱主要做為飼料與釀酒作物,由高粱釀造而成的白酒相當受歡迎,在台灣以「金門高粱酒」之名風行全台灣。
高粱開花的時候會長出成對的小穗(spikelet),但只有其中一個小穗會長出果實(稱為SS小穗)。不結果的「公的」小穗(稱為male或staminate spikelet)沒有芒(awn)。由於這樣的「公」小穗在其他的禾本科植物(如水稻、小麥)並沒有觀察到,這讓研究團隊感到非常好奇:到底這個小穗的功能是什麼呢?是否能對它進行什麼改造讓高粱的產量提升?這是個很有趣的問題。
最近美國的研究團隊發現,這個「公」小穗會進行光合作用,而且以放射性元素標定時,觀察到「公」小穗的光合作用產物幾乎都運到會結果的SS小穗去。當研究團隊把這個「公」小穗移除後,SS小穗的種子重量下降了9%,也顯示了「公」小穗對種子的產量有一定的影響。同樣的現象,在與高粱同屬於須芒草族(或者說高粱族,Andropogoneae)的遠親植物裡也可觀察到。
所以,雖然「公」小穗不結果,但是它對高粱的產量還是很重要的!
參考文獻:
The Plant Cell. DOI: https://doi.org/10.1105/tpc.20.00424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