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Bisco.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
光合作用則是植物將二氧化碳轉為糖類的一組反應。光合作用可分為光反應(light reactions)與碳反應。光反應負責把光能轉換為化學能(ATP,三磷酸腺苷)與電子(NADPH,菸鹼醯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碳反應負責把二氧化碳還原為三碳糖3-磷酸甘油醛(glyceraldehyde 3-phosphate,G3P),過程中需要光反應提供還原二氧化碳所需要的電子與能量。
過去的研究發現,RuBisco有許多「毛病」,毛病之一就是它會把氧氣當作二氧化碳來用,結果就造成RuBP的氧化,產生一個3-PGA與一個兩碳的2-磷酸乙醇酸(2-phosphoglycolate)。2-磷酸乙醇酸細胞無法使用,為了回收它,細胞必須消耗ATP與氧氣,整個過程稱為「光呼吸作用」(photorespiration)。
毛病之二是它的活性並不高。若以C3植物(如水稻、小麥)與C4植物(如高粱、玉米、甘蔗、粟)來比較,C3植物的RuBisco活性低於C4植物,但C4植物的RuBisco對二氧化碳的親和力低於C3植物,且會受到氧氣的抑制--不過因為C4植物的RuBisco位於不會接觸到氧氣的髓鞘細胞(bundle sheath cell),而且C4植物自帶濃縮二氧化碳的機制(蘋果酸去氫酶,malate dehydrogenase),所以一般來說不是問題。
RuBisco是由八個大次單元(large subunit)與八個小次單元(small subunit)所構成的複合體,大次單元負責進行固碳反應(RuBP+CO2 → 2 3-PGA),小次單元的功能目前被認為是負責調控大次單元的活性。由於過去有些研究發現,不同的RuBisco其活性不同,而最大的不同常發生在小次單元;因此最近神戶大學的研究團隊,決定要試試看是否能藉由調整小次單元,來改變RuBisco的活性。
研究團隊發現,當他們在水稻中表現高粱的小次單元基因時,這個同時表現水稻以及水稻/高粱RuBisco的轉殖植物,其光合作用的效率是控制組(單純表現水稻RuBisco)的一倍半。當他們用CRISPR把轉殖植物中的水稻小次單元基因給剔除後,單純表現水稻/高粱RuBisco的轉殖植物,其光合作用的效率是控制組(單純表現水稻RuBisco)的兩倍。
到底這個混血的RuBisco有什麼秘密呢?研究團隊以X光繞射觀察混血與純種的RuBisco,發現混血的RuBisco其催化位址(進行酵素反應的中心)有個稱為RbcS βC的結構,小次單元的第102個胺基酸就位於這個結構中,而在水稻第102個胺基酸是異白胺酸(isoleucine)但在高粱中是白胺酸(leucine)。由於白胺酸比異白胺酸要小一點點,研究團隊認為這可能是為什麼混血RuBisco的活性比純種要高的原因。當然後續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釐清這點,但是如果小次單元上的第102號胺基酸真的是重點的話,未來可以用CRISPR來改良水稻的小次單元,讓水稻--或許甚至包括其他的C3作物--可以藉此進行光合作用效率的改良,以產生產量更高的作物。
參考文獻:
Hiroyoshi Matsumura, Keita Shiomi, Akito Yamamoto, Yuri Taketani, Noriyuki Kobayashi, Takuya Yoshizawa, Shun-ichi Tanaka, Hiroki Yoshikawa, Masaki Endo, Hiroshi Fukayama. Hybrid Rubisco with Complete Replacement of Rice Rubisco Small Subunits by Sorghum Counterparts Confers C4-Plant-like High Catalytic Activity. Molecular Plant, 2020; DOI: 10.1016/j.molp.2020.08.012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