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紋夜盜蛾的幼蟲。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
為了要瞭解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東京科學大學(Tokyo University of Science)的研究團隊使用斜紋夜盜蛾(Spodoptera litura)與大豆作為研究材料,試圖找出究竟在植物是什麼分子對這些「激發子」產生反應,並啟動下一步驟。
從過去對擬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煙草與豇豆的研究可知,對這些「激發子」有反應的分子可能是所謂的「類受器激酶」(RLK,receptor-like kinase),因此研究團隊選取了擬南芥的類受器激酶AtCERK1,在大豆的基因體中找尋與其序列類似的基因。
研究團隊一共找到了十五個與AtCERK1相似的基因(相同的程度只有44%)。接著他們把這十五個基因分別轉入擬南芥中,並觀察這些轉殖植物對斜紋夜盜蛾口腔分泌物的反應。
結果研究團隊發現,其中兩個基因對斜紋夜盜蛾口腔分泌物有反應:於是這兩個基因被命名為GmHAK1與GmHAK2。但是當研究團隊測試這兩個基因的細胞外結構域(extracellular domain)是否能與斜紋夜盜蛾口腔分泌物中的一個寡糖Frα發生互動時,卻沒有觀察到任何互動。
雖然這結果有點令人失望,不過斜紋夜盜蛾的口腔分泌物也不是只有Frα一個分子。研究團隊另外還將大豆的GmHAK1與GmHAK2分別以基因沉默技術進行基因敲落(knockdown)。結果發現表現量被降低的GmHAK1與GmHAK2被斜紋夜盜蛾危害的程度比控制組要嚴重的多。
研究團隊在擬南芥中也找到了GmHAK1的同源基因,顯示了類似的傳導路徑在不同種類的植物中都是存在的。未來研究團隊對這兩個大豆基因GmHAK1與GmHAK2還有許多工作需要進行,期待可以經由研究它們,更深入瞭解植物在被毛毛蟲啃咬後到分泌茉莉酸中間,究竟發生了多少事。
參考文獻:
Takuya Uemura, Masakazu Hachisu, Yoshitake Desaki, Ayaka Ito, Ryosuke Hoshino, Yuka Sano, Akira Nozawa, Kadis Mujiono, Ivan Galis, Ayako Yoshida, Keiichirou Nemoto, Shigetoshi Miura, Makoto Nishiyama, Chiharu Nishiyama, Shigeomi Horito, Tatsuya Sawasaki, Gen-ichiro Arimura. Soy and Arabidopsis receptor-like kinases respond to polysaccharide signals from Spodoptera species and mediate herbivore resistance. Communications Biology, 2020; 3 (1) DOI: 10.1038/s42003-020-0959-4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