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
研究團隊使用電子舌來偵測咖啡的苦味分子。他們發現,對苦味作出貢獻的分子包括了咖啡因(當然!)、來自阿拉比卡豆的莫桑比克甙(mozambioside)、孟加拉烯醇(bengalensol,莫桑比克甙加熱後產生的化合物)、咖啡醇(cafestol)與kahweol(一種雙萜類)。
人類總共有25種苦味受體,但只有兩種對咖啡的苦味(TAS2R46 與 TAS2R43)作出反應。這兩個苦味受體對莫桑比克甙或孟加拉烯醇更敏感:需要30或300倍的咖啡因,才能讓這兩個苦味受體產生一樣強烈的反應。
而莫桑比克甙與kahweol會互相競爭與TAS2R43結合。有趣的是,因為kahweol所引發的苦味反應比莫桑比克甙要弱,所以它們之間的相互競爭可能意味著kahweol可以讓咖啡變得比較不苦。TAS2R43也存在於胃,過去的研究發現咖啡因與它結合後會引發胃酸分泌,這次發現莫桑比克甙與孟加拉烯醇也會和它結合,或許也意味著喝咖啡會導致胃酸分泌也與這兩個化合物有關。有些人的TAS2R43有突變,這或許也是為何不同的人對咖啡相當不同反應的原因。
參考文獻:
Tatjana Lang, Roman Lang, Antonella Di Pizio, Verena Karolin Mittermeier, Verena Schlagbauer, Thomas Hofmann, Maik Behrens. Numerous Compounds Orchestrate Coffee’s Bitternes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20; 68 (24): 6692 DOI: 10.1021/acs.jafc.0c01373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