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有位長輩,有一次我們要他講故事,他很神秘的說,我來講一個很久以前的故事。
因為他沒有講故事給大家聽過,於是大家就凝神靜氣準備要聽了。沒想到他說:「古早古早,蕃薯吃到飽。」然後就停下來了。
接下來呢?沒有了。大家好失望,可是我卻一直記得這兩句。畢竟也常聽媽媽說,小時候吃蕃薯稀飯的往事。台灣在二戰前後物資缺乏,一般人家吃不起白飯,都必需要在飯裡面加入蕃薯(Ipomoea batatas,sweet potato),環境稍好的可以飯跟蕃薯一比一,環境不好的就是蕃薯多而飯少了。
蕃薯原產於中南美,是多年生藤本植物。大約在五千年前便已馴化,並經由中南美傳至玻里尼西亞(Polynesia)、庫克群島(Cook Islands)。傳到中國是發生在1593年(萬曆二十一年),由福建長樂人陳振龍將蕃薯由呂宋島帶回至福建省,並在福建巡撫金學增的鼓勵下大量栽種(1)。
傳到台灣以後,因為蕃薯在此地全年都可以生長,成為台灣人的恩物。台灣人甚至自稱是蕃薯,固然原因之一是因為島的形狀,但更多的原因應該是蕃薯陪伴台灣人度過二戰前後的艱苦歲月吧!就像筆者一開始說的,當時在很多家庭,蕃薯與其說是副食,不如說是主食。
最近紐西蘭的奧塔哥大學(University of Otago)的研究團隊發現,跟以前的台灣人一樣以蕃薯為主食的,還有古代的復活節島(Easter Island,Rapa Nui)的人。
原來,對於以前復活節島上的人的主食到底是什麼,過去一直有種說法,認為他們吃棕櫚樹(Paschalococos disperta)的樹心與果實。這種棕櫚樹根據留在島上的遺跡顯示,樹幹的直徑可以到二公尺。會有這個說法主要是因為,這種棕櫚樹的近親--智利酒棕櫚(Jubaea chilensis)是一種全身都是寶的植物:樹幹的汁液可以用來釀酒、煮成蜜糖或製成糖粉,果實含有油脂,非常美味;樹葉可以覆蓋屋頂、製籃子、草蓆或船帆,樹幹可以做船等等(2)。既然它的近親在智利是如此的受到重用,想當然爾在復活節島上的棕櫚應該也是一樣。
不過有些科學家還是有所懷疑。為什麼呢?因為,這種棕櫚樹,大約在十六世紀初已經因為濫伐而絕種;如果它是島民的主食,島民如何能放任它被濫伐到一株也不剩呢?
最近奧塔哥大學以及愛達荷州立大學(Idaho State University)合作的這項研究,推翻了復活節島的居民以棕櫚為主食的說法。研究團隊由27名發現於島上不同地區的居民的牙結石(dental calculus)中分析成分,找到了蕃薯的澱粉顆粒(3)。
在牙結石中,除了蕃薯的澱粉顆粒之外,研究團隊也找到了棕櫚樹的植矽體(phytoliths)。當然,會有人說,這代表了復活節島的居民以棕櫚為主食的可能性;不過,只有植矽體而沒有澱粉顆粒,是很奇怪的事。
不過,當研究團隊把蕃薯種植在跟復活節島類似的土壤裡之後,為何會有植矽體而沒有澱粉顆粒就真相大白了;原來蕃薯在生長中,它的外皮會把土壤裡的植矽體顆粒給包進去。
吃過蕃薯的人都知道,蕃薯的皮很薄,如果先削皮再烹調,外皮上的物質很容易經由手抹到裡面;如果整個烹調,在食用的過程中,手還是會把外皮上的物質抹到裡面去。所以,以蕃薯為主食的人,大概很難不間接吃到外皮上的物質。
對於如何研究古人吃什麼,過去筆者曾看到經由同位素鑑定古人的骨頭跟牙齒、檢驗古人的便便或是翻古人的垃圾堆等方式,這是第一次看到研究古人的牙結石。當然,古人不知道要刷牙(可以參考「伊莉莎白女王的黑牙齒」),所以留下來的牙結石應該更可以反映出他們吃什麼。
不過,可不要為了幫未來的考古學家留點資料而不清潔牙齒喔!那樣或許會提早成為「一望無牙」的「無齒之徒」啊!
參考文獻:
1. 番薯。維基百科。
2. Jared Diamond. 大崩壞。時報文化。
3. Monica Tromp, John V. Dudgeon. 2015. Differentiating dietary and non-dietary microfossils extracted from human dental calculus: the importance of sweet potato to ancient diet on Rapa Nui.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54:54–63
因為他沒有講故事給大家聽過,於是大家就凝神靜氣準備要聽了。沒想到他說:「古早古早,蕃薯吃到飽。」然後就停下來了。
接下來呢?沒有了。大家好失望,可是我卻一直記得這兩句。畢竟也常聽媽媽說,小時候吃蕃薯稀飯的往事。台灣在二戰前後物資缺乏,一般人家吃不起白飯,都必需要在飯裡面加入蕃薯(Ipomoea batatas,sweet potato),環境稍好的可以飯跟蕃薯一比一,環境不好的就是蕃薯多而飯少了。
蕃薯。圖片來源:wiki |
傳到台灣以後,因為蕃薯在此地全年都可以生長,成為台灣人的恩物。台灣人甚至自稱是蕃薯,固然原因之一是因為島的形狀,但更多的原因應該是蕃薯陪伴台灣人度過二戰前後的艱苦歲月吧!就像筆者一開始說的,當時在很多家庭,蕃薯與其說是副食,不如說是主食。
最近紐西蘭的奧塔哥大學(University of Otago)的研究團隊發現,跟以前的台灣人一樣以蕃薯為主食的,還有古代的復活節島(Easter Island,Rapa Nui)的人。
原來,對於以前復活節島上的人的主食到底是什麼,過去一直有種說法,認為他們吃棕櫚樹(Paschalococos disperta)的樹心與果實。這種棕櫚樹根據留在島上的遺跡顯示,樹幹的直徑可以到二公尺。會有這個說法主要是因為,這種棕櫚樹的近親--智利酒棕櫚(Jubaea chilensis)是一種全身都是寶的植物:樹幹的汁液可以用來釀酒、煮成蜜糖或製成糖粉,果實含有油脂,非常美味;樹葉可以覆蓋屋頂、製籃子、草蓆或船帆,樹幹可以做船等等(2)。既然它的近親在智利是如此的受到重用,想當然爾在復活節島上的棕櫚應該也是一樣。
不過有些科學家還是有所懷疑。為什麼呢?因為,這種棕櫚樹,大約在十六世紀初已經因為濫伐而絕種;如果它是島民的主食,島民如何能放任它被濫伐到一株也不剩呢?
最近奧塔哥大學以及愛達荷州立大學(Idaho State University)合作的這項研究,推翻了復活節島的居民以棕櫚為主食的說法。研究團隊由27名發現於島上不同地區的居民的牙結石(dental calculus)中分析成分,找到了蕃薯的澱粉顆粒(3)。
在牙結石中,除了蕃薯的澱粉顆粒之外,研究團隊也找到了棕櫚樹的植矽體(phytoliths)。當然,會有人說,這代表了復活節島的居民以棕櫚為主食的可能性;不過,只有植矽體而沒有澱粉顆粒,是很奇怪的事。
不過,當研究團隊把蕃薯種植在跟復活節島類似的土壤裡之後,為何會有植矽體而沒有澱粉顆粒就真相大白了;原來蕃薯在生長中,它的外皮會把土壤裡的植矽體顆粒給包進去。
吃過蕃薯的人都知道,蕃薯的皮很薄,如果先削皮再烹調,外皮上的物質很容易經由手抹到裡面;如果整個烹調,在食用的過程中,手還是會把外皮上的物質抹到裡面去。所以,以蕃薯為主食的人,大概很難不間接吃到外皮上的物質。
對於如何研究古人吃什麼,過去筆者曾看到經由同位素鑑定古人的骨頭跟牙齒、檢驗古人的便便或是翻古人的垃圾堆等方式,這是第一次看到研究古人的牙結石。當然,古人不知道要刷牙(可以參考「伊莉莎白女王的黑牙齒」),所以留下來的牙結石應該更可以反映出他們吃什麼。
牙結石(非當事人)。圖片來源:wiki |
參考文獻:
1. 番薯。維基百科。
2. Jared Diamond. 大崩壞。時報文化。
3. Monica Tromp, John V. Dudgeon. 2015. Differentiating dietary and non-dietary microfossils extracted from human dental calculus: the importance of sweet potato to ancient diet on Rapa Nui.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54:54–63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