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nitrogen,元素符號N)為植物的必需元素之一,植物需要氮來合成核酸(nucleic acid)的嘌呤(purine)與嘧啶(pyrimidine)、胺基酸(amino acid)的胺基。在莖葉部分的氮主要是儲存在光合作用的第一個酵素RuBisCo、光系統I(photosystem I)、光系統II(photosystem II)以及葉綠素(chlorophyll)中。
植物主要吸收氮的形式包括了硝酸根(NO3-)與銨(NH4+),另外也可以吸收少量的多肽與胺基酸。有些植物(如豆科)可與微生物共生,由微生物把氮氣轉化為銨給植物運用。吸收後的氮可以儲存、代謝或經由篩管(phloem)運輸到正在發育中的幼葉、根、果實、種子等區域。
由於土壤顆粒為帶負電的矽酸鋁,因此硝酸根很容易從土壤中流失;但對植物來說,氮又是不可或缺的巨量元素(macronutrient),在植物中含量為第四高,所以植物也發展出了非常精巧的系統來感應氮。
目前的研究發現,植物主要利用一個稱為NRT1.1的蛋白質來感應並運輸氮。這個蛋白質有兩種型態:磷酸化狀態的單體與去磷酸化狀態的雙體。磷酸化型態的NRT1.1對硝酸根有高的親和力,為活化態;去磷酸化的NRT1.1對硝酸根的親和力低,為不活化的狀態。(磷酸化於下圖以P表示)
製圖:老葉 |
將NRT1.1磷酸化的蛋白質為CIPK23。這個蛋白質在硝酸根濃度低時會活化,將NRT1.1磷酸化為活化態;另一個蛋白質CIPK8則會將NRT1.1去磷酸化為不活化的型態。當硝酸根濃度高時,CIPK8就會活化,將NRT1.1去磷酸化。
活化後的NRT1.1感應到硝酸根便會使細胞中的鈣離子濃度上升,而這會使得三個蛋白質激酶CPK10, CPK30, CPK32進入細胞核。進入細胞核的這三個激酶可使另一個蛋白質NLP7(Nin-like protein 7)磷酸化。磷酸化後的NLP7便會開始主導一系列的反應,就是我們觀察到的植物對氮的反應。
另外,銨濃度高時也會影響CIPK23的活性。感應到銨的CIPK23接著會將一個稱為AMT1的銨運輸蛋白(ammonium transporter)磷酸化。磷酸化的AMT1失去活性,無法運輸銨。
從以上可以看到,植物利用NRT1.1這套系統來感應硝酸根,藉由磷酸化與去磷酸化NRT1.1來調整自己對硝酸根的親和力。
參考文獻:
Thomas Christian de Bang et. al., 2020. The molecular-physiological functions of mineral macronutrients and their consequences for
deficiency symptoms in plants. New Phytologist. https://doi.org/10.1111/nph.17074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