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在較少人採擷(左)與較多人採擷(右)區域的梭砂貝母。 圖片來源:衛報 |
梭砂貝母(Fritillaria delavayi)為百合科貝母屬下的一種植物,其乾燥鱗莖為川貝的一種,被稱為「爐貝」,具有潤肺止咳的功效。它生長於中國的橫斷山脈,葉片的顏色從綠色到灰褐色,第五年開始每年會開出一朵綠色的花。
川貝是常用中藥之一,大約在兩千年前中國人就知道川貝的藥效,有名的「川貝枇杷膏」裡面就有它。也因此川貝(包括川貝母、暗紫貝母、甘肅貝母、梭砂貝母)在過去上千年來,一直不斷地被人類採擷。
最近由中國昆明植物研究所與英國艾希特大學(University of Exeter)組成的研究團隊發現,因為不斷地為人所採擷,生長於橫斷山脈的梭砂貝母已經演化出了防採策略:在較多人採擷的區域,梭砂貝母的葉片呈現灰褐色,讓自己盡可能地融入周圍的環境,以避免被採擷;在較少人採擷的區域,梭砂貝母的葉片則呈現亮綠色。越多人採擷的區域,梭砂貝母的葉片顏色就越接近灰褐色。
當然,說植物「演化出」XX策略或OO策略其實是不正確的說法,應該說梭砂貝母的葉片本來就有各種不同的色調,但人為的採擷使得葉片色調不融入環境的梭砂貝母容易被採擷,餘下的便是我們看到的葉片色調可融入環境的梭砂貝母了;而一代代地人擇下來,當然在人類採擷旺盛的區域,我們就只會看到具有灰褐色葉片的梭砂貝母了。
參考文獻:
Yang Niu, Martin Stevens, Hang Sun. Commercial Harvesting Has Driven the Evolution of Camouflage in an Alpine Plant. Current Biology, 2020; DOI: 10.1016/j.cub.2020.10.078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