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綠菌 S. elongatus PCC 7942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
因為地球的一天大約是24小時,所以地球上的生物,除非一直生活在暗無天日的環境中,都具有大約24小時的生物時鐘(circadian rhythm)。雖然生物時鐘運作的機制一直引起許多科學家的興趣,但仍有許多待解的謎題。
藍綠菌(cyanobacteria)的生物時鐘可說是最簡單的了:它只包含了三個蛋白質,KaiA、KaiB與KaiC。其中KaiC是個腺核苷水解酶(ATPase),它即使在試管中也能維持24小時的節律性。
美國德州東南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將KaiC的第402個胺基酸(在野生種中為酪胺酸tyrosine)突變,可以延長或縮短藍綠菌的生物時鐘。一開始研究團隊是以化學致突變劑甲磺酸乙酯(EMS)讓藍綠菌S. elongatus PCC7942產生突變,然後從中尋找生物時鐘縮短或拉長的個體。
結果研究團隊發現了一個KaiC的突變株:Y402C(酪胺酸突變為半胱胺酸),這個突變株的生物時鐘拉長為85小時。接著研究團隊測量了Y402C的腺核苷水解酶節律性,發現這個突變蛋白質需要103小時來完成一個循環。
這讓研究團隊非常好奇,於是接著研究團隊把這個位置(402)以其他19種胺基酸來取代,並測量這些突變蛋白質的腺核苷水解酶節律性與生物時鐘長度。研究團隊發現,大致上來說,佔據這個位置的胺基酸體積愈小,該藍綠菌的生物時鐘長度就愈長。不過具有最長的生物時鐘的突變株並不是Y402G(酪胺酸突變為甘胺酸),而是Y402P(酪胺酸突變為脯胺酸)。研究團隊認為,可能是從酪胺酸突變為甘胺酸造成蛋白質結構不穩定的關係。腺核苷水解酶節律性的研究也發現,胺基酸體積愈小,腺核苷水解酶節律長度就愈長。與酪胺酸最相似的苯丙胺酸,其生物時鐘長度也最接近野生種(24小時)。
雖然KaiC在試管中不需要KaiA與KaiB也有節律性,但在藍綠菌中要展現出生物時鐘,KaiA與KaiB是必不可少的。究竟KaiC是如何藉著改變腺核苷水解酶的活性,來影響它與其他兩個蛋白質的互動,達成調節生物時鐘的目的,是研究團隊接下來的重要課題。
參考文獻:
Kumiko Ito-Miwa et. al.,PNAS August 25, 2020 117 (34) 20926-20931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