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
植物種子發芽後,受到光與重力的影響,莖與葉往上生長,根則往下生長。這究竟是怎麼辦到的?這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光如何影響植物的生長(稱為趨光性phototropism),早已經有許多論文發表;而趨地性(gravitropism)的研究也有不少。
最近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的一篇論文,研究了關於LAZY4這個基因如何透過與不同的基因合作,在植物的不同部位調節植物器官的趨地性。
LAZY這個基因家族最早在水稻中發現。過去的研究發現,水稻缺少LAZY1這個基因會導致莖部出現倒伏,而缺少LAZY2到LAZY4則會增強缺少LAZY1的性狀,顯示它們可能都與趨地性有關。後續的研究發現,LAZY4會正向調控植物的趨地性。
在這篇論文中,研究團隊發現LAZY4在植物的地上部分主要與「光敏素互動因子」(PIFs,phytochrome interacting factors)互動,而在地下部分(根)則與「伸長的胚軸5」(HY5,elongated hypocotyl5)互動。不論是PIFs或HY5,它們與LAZY4的互動都會使得LAZY4的表現量上升。
在地上部分,因為光會使PIFs分解,造成讓LAZY4表現量上升的因素消失,所以LAZY4的表現量就維持在低檔,於是地上部分的趨地性就不表現。當研究團隊在地上部分高量表現LAZY4時,植物地上部分的負趨地性就消失,但澱粉粒(amyloplast)的形成並不受影響。
而在根,因為光會刺激HY5的累積,造成LAZY4表現量上升,於是根的正趨地性就出現了。
總而言之,同樣的一個基因(LAZY4)在不同的器官表現,但因為在不同的器官與其互動的基因不同,造就了不同的結果。
參考文獻: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