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Foxtail millet)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
黍(Proso millet)。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
小米(Foxtail millet,Setaria italica,上圖)與黍(Proso millet,Panicum miliaceum,下圖)是中國在秦(221–206 BC)、漢(206 BC – 220 AD) 的主食;它們具有許多優點,包括生長期短,可以很快收穫;以及因為是C4代謝,所以對肥料的需求、對水的需求相對較低。
對肥料的需求不高,使得小米可以在黃土高原生長(黃土並不肥沃)。
中國發源於北方,北方的氣候並不適合種大米(rice,Oryza sativa,a.k.a.稻子)。
漢朝時開始有小麥出現,但是主要是做為跟小米、黍、大豆輪作的農作物。當時的中國已發展出精緻的三年輪作系統,由夏季種黍開始,接著是同一年的冬季種小麥,第二年春天收穫小麥後種下大豆,然後到第三年夏天種小米。如此循環三年,同時將土地分成三份,第一年夏天第一塊地種黍、第二塊地種小米、第三塊地種大豆....這樣田地的養分會因為有大豆加入輪作而不至於缺氮,而每年都可以有小米、黍、大豆、小麥可吃。
歐洲直到一千年後才發展出輪作,但是複雜的程度則遠遠不及漢朝。
漢朝時,開始有大米可吃,不過吃大米可能是貴族的專利。 因為有小麥,所以漢朝時開始有「麵」出現。
資料來源:
T.R. Sinclair,C.J. Sinclair. 2010. Bread, Beer and the Seeds of Change:Agriculture's Imprint on World History. ISBN:9781845937058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