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篩管細胞(sieve tube element)如何去核(enucleation)?

種子植物之所以能長得如此高大,主要的原因是因為他們有維管束(vascular tissue)。維管束的主角是導管(xylem)與篩管(phloem),因為導管源源不絕地將水分由根往莖、葉運送,篩管則將葉片進行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後產生的富餘養分往根部運送,使得植物能夠年復一年地不斷長大,長成數百公尺高的神木。

導管是由死的細胞組成,功能就如我們家裡的水管一樣。水分之所以能夠在導管中「逆天行事」,是因為葉片在進行蒸散作用(transpiration)時,會產生一個拉力;而導管內的水分子與導管壁上的纖維素也會有吸附力。加上水分子之間的內聚力,三力合一就這樣把水分拉上去了。

篩管是由活的細胞組成;篩管的糖份運輸是依靠「來源端」(source)的葉肉細胞(mesophyll)、篩管細胞與導管之間的水濃度差異產生的推力,以及「儲存端」(sink)的篩管細胞、導管以及根部皮質細胞(cortex)之間的水濃度差所產生的拉力,使篩管的運輸由葉片往下走到根部去。

但是篩管的運輸,除了一推一拉之外,還有更複雜的。來源端的水濃度差的產生,是因為篩管細胞以及葉肉細胞上的蔗糖主動運輸所產生的;而儲存端的水濃度差,也是因為篩管細胞以及根部皮質細胞上的蔗糖主動運輸所產生的。也就是說,不論是在來源端或是儲存端,如果沒有蔗糖主動運輸的產生,就不會有「推力」跟「拉力」,也不會有篩管的運輸了。

由於篩管裡面運輸的是有機物質,所以篩管細胞是活的細胞;但是為了要降低養分在運輸過程中的消耗,所以篩管細胞是無核的,就像我們的紅血球一樣。

不過,不管是篩管還是導管,他們一開始都是有核的活細胞。導管到最後要死亡,而篩管要去掉細胞核以及其他的胞器。

最近來自芬蘭赫爾辛基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了控制篩管細胞發育過程裡面,負責去核的基因們(1)。

研究團隊同時也使用掃瞄式電子顯微鏡進行超薄切片,建構了整個去核的過程。他們發現,篩管細胞核先由圓球形變得皺巴巴的,然後再縮小、分解,融入細胞質中。而這整個過程,乃是由一群基因負責控制的。

研究團隊發現了兩個轉錄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NAC45與NAC86,在去核過程發生前才在篩管細胞中開始被表現出來。而且,當兩個基因同時缺損時,植物會因為篩管細胞無法形成,導致突變植物在幼苗時期就死亡。而當研究團隊將NAC45在一般細胞中表現時,則會使得那個細胞開始進行去核作用。

另外,研究團隊也發現了CHER1這個基因與篩管的形成有關(2)。雖然一開始發現CHER1的基因缺損,會造成篩管細胞在根尖(儲存端)無法將運送的分子往根部皮質細胞運送,但是深入研究後卻發現,cher1突變植物的篩管細胞無法形成一條完整連接的篩管。正常的篩管,細胞相接的地方會形成多孔狀的細胞壁(稱為sieve plate),使一顆顆的篩管細胞之間能完美的連接起來;但是cher1突變株的sieve plate卻只有少少的幾個孔洞,而且這些孔洞的構造也不正常,使得篩管的運輸能力大大下降。

篩管的構造。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因為篩管的運輸能力變差,也影響到導管,造成突變株的導管位置不正常,而突變株的根也變短,根毛的發育也不正常。

研究團隊除了發現NAC45與NAC86兩個轉錄因子以及CHER1之外,在NAC45與NAC86的下游還有一群總稱為NEN1-4的基因也跟去核作用有關;不過他們詳細的功能就有待後續了。

參考文獻:
1.Kaori Miyashima Furuta et. al.,2014. Arabidopsis NAC45/86 direct sieve element morphogenesis culminating in enucleation. Science.
2.Jan Dettmer et al. 2014. CHOLINE TRANSPORTER-LIKE1 is required for sieve plate development to mediate long-distance cell-to-cell communication. Nature Communications

留言

  1. 想請問醣類從篩管卸載至sink cell過的過程中真正是使用哪種方式呢?有些書籍說是擴散作用,而Solomon 則是說主動運輸,更有些書寫走plasmodasma,讓我非常搞混,希望能解答 謝謝

    回覆刪除
  2. xylem是木質部,其中有一個元件是導管(vessel),phloem 是韌皮部,其中有一個元件是篩管(sieve tube),我想應該是這樣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關於蕃薯,你知道你吃的是什麼品種嗎?

蕃薯( Ipomoea batatas )從臺灣人的主食、轉變為副食、又轉變為飼料,最後在養生的風潮下,再度躍上餐桌,成為美食,可有人關心過,我們吃的蕃薯是什麼品種嗎? 圖片來源: 農委會 上面這張照片裡的蕃薯,中間的TN57與TN66,就是台農57號與台農66號,是臺灣最受歡迎的兩種蕃薯喔! 台農57號在1955年由嘉義農試分所將日治時代培育出的台農27號與南瑞苕種(Nancy hall)雜交育成。它黃皮黃肉,目前還是全臺灣產量最大的蕃薯。口感鬆軟,適合烤、煮食或製作薯條。主要產地在雲林、台南、高雄。適合在四~十月間種植。台農57號還曾經隨著農技團飄洋過海到史瓦濟蘭去,協助他們解決糧食問題呢! 至於台農66號呢,就是所謂的紅心蕃薯啦!台農66號是1975年也是由嘉義農試分所選出,1982年正式命名。它是目前栽植最普遍的食用紅肉番薯。在臺灣,幾乎全年皆可栽種,秋冬作五個月可收穫,春夏作四個月就可以收穫囉! 最右邊的台農73號,就是現在所謂的「芋仔蕃薯」啦!它是在1990年以台農62號(♂)x清水紫心(♀)雜交後,在2002年選拔出優良子代CYY90-C17,並於2007年正式命名。由於肉色為深紫色,所以得到「芋仔蕃薯」的暱稱。本品種富含cyanidin 及peonidin 等花青素,具抗氧化功用。 至於常吃的蕃薯葉,則是以桃園2號與台農71號為主,這兩種葉菜蕃薯都不用撕皮就可以直接煮來吃,而且莖葉不易倒伏,方便農民採收喔! 如果您愛吃的是蕃薯的加工食品,如蕃薯餅、蜜蕃薯、蕃薯酥,其實他們大多也是用台農57號與66號來加工的喔! 參考文獻: 蔡承豪、楊韻平。2004。臺灣蕃薯文化誌。貓頭鷹出版。 行政院農委會。 甘藷主題館 。

怎麼辦到的?變形藤(Boquila trifoliolata)模仿塑膠植物

  左:原來的葉片。右:模仿的葉片。圖片來源: 期刊 之前我們提到過一種奇妙的植物「變形藤」( Boquila trifoliolata ),它原產於南美洲智利中、南部與阿根廷。在2014年就被發現它 為了減少自己被吃 ,發展出奇妙的變形能力:爬到誰身上就長得像誰。 後來在2021年 發現 ,它不只是形狀學得像,連人家身上一大半的細菌都搬過來了。這就奇妙了。 為什麼「變形藤」能夠學得這麼像呢?是寄主植物釋放了揮發性化合物?還是寄主植物跟它進行了基因的交換?還是它真的能「看」? 研究團隊這次用了塑膠植物給它模仿。塑膠植物沒有基因、也不會釋放揮發性化合物,這樣就可以排除前兩個因素了。 結果「變形藤」還是學得維妙維肖,而且,一個月以後,它還學得更像。 難道它真的會「看」嗎?只能說這棵藤本植物真是太奇妙了。 參考文獻: White J, Yamashita F. Boquila trifoliolata mimics leaves of an artificial plastic host plant. Plant Signal Behav. 2022 Dec 31;17(1):1977530. doi: 10.1080/15592324.2021.1977530. Epub 2021 Sep 21. PMID: 34545774; PMCID: PMC8903786.

秘魯傳統與現代:如何耕作(tillage)影響了土壤下的微生物世界

  Chiwa (左)與  barbecho(右)。圖片來源:Sci. Rep. 以前的人認為耕作可以「把土翻鬆」對植物有益,但近年來的研究卻發現,耕作會干擾土壤聚合,所以有了所謂的「免耕耕作」(no-till farming)。但是收穫後都不翻土,任由雜草叢生,也會造成操作上的一些困擾。 或許有限度的翻土,讓操作方便,也不會太擾動土壤,是否比較可行呢?最近在秘魯的研究,提供了一些資訊。 研究團隊探討了秘魯安第斯山脈傳統種植馬鈴薯的耕作系統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響。他們比較了「chiwa」(最小耕作)和「barbecho」(全耕作)兩種傳統耕作系統對土壤細菌多樣性、均勻度、群落組成和功能的影響。 「Chiwa」是一種最小耕作系統(MTS),其中常用「chakitaklla」(圖)。這種前印加時期的工具用於腳來定位,由一根長0.8至2.5米的木頭和一根長75至300毫米的金屬條製成。在這種MTS中,「chakitaklla」被用於草地上,以穿孔處植入馬鈴薯種子,種子被埋在0.1至0.2米的深度,並用相同的土壤覆蓋。三到四週後,種植區域附近的土壤被翻轉或翻面,形成種子塊莖上的土堤。 相對的,「barbecho」則是使用類似犁的由牛來拉的工具,甚至會使用耕耘機。 研究團隊發現,這兩種耕作系統雖然共享許多代謝途徑,但在厭氧途徑和多樣性途徑上存在差異,顯示了土壤管理對維持健康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要性。 他們發現,「chiwa」耕作系統,即最小耕作方法,顯示出比「barbecho」耕作系統,即全耕作方法,更高的微生物多樣性。這說明在較少干擾土壤的情況下,能夠支持更廣泛的微生物群落,這對土壤健康和生態系統功能是非常重要的。 分析顯示「chiwa」耕作系統比「barbecho」耕作系統展現了更多的厭氧途徑。這意味著在較少干擾土壤的情況下,能夠促進特定微生物群落的發展,這些群落在厭氧條件下更為活躍。這一發現強調了傳統最小耕作方法在維持土壤微生物多樣性和功能上的潛在優勢。 研究強調了利用微生物生物指標來評估耕作系統影響的潛力,這些發現為理解傳統耕作系統下秘魯農業土壤的微生物群落及其生態提供了新的見解。 論文中沒有提到哪一種耕作法馬鈴薯產量比較高,這是比較可惜的事。 參考文獻: García-Serquén, A.L., Chumbe-Nolasco, L.D., N